?

如何做好“小鍋菜”——《京江晚報》的專副刊轉型探索

2014-04-11 01:55張翀煜
中國記者 2014年2期
關鍵詞:副刊晚報鎮江

□ 文/張翀煜

(作者是《京江晚報》總編輯)

新形勢下做專副刊,更加需要不斷研判讀者需求,與時偕行與時俱進。既要讓報紙體現出溫暖、細膩的一面,更好地融入尋常百姓生活;又要能不斷創新,勇于擔當,積極傳遞正能量,讓更多人感覺幸福。

研判讀者需求,精準分眾傳播

要好好研究不同讀者的需求?!盁o關系,不傳播”是手機時代新特點,社會生活部落化、小團體化,人們的注意力分散,并且形成相對封閉的小圈子,意見領袖脫穎而出。根據這些特點,今天做專副刊必須拋棄“大鍋飯”,改做“小鍋菜”,盡可能地細分讀者,嘗試精準分眾傳播。

《京江晚報》2013年新推五大周刊,就是為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其中,《她/他周刊》是一張全新的時尚青春的生活類周刊,可以說是開了鎮江報業的先例。這張生活周刊,力求最新最潮,最有趣,最感人。八個版,從校園,從街頭,到海外,全部內容來自本地,來自鎮江人。品尚版,關注鎮江最潮的新事物;“街拍”欄目開鎮江先河,街拍鎮江潮男靚女,報名踴躍;微微鎮江,刷出鎮江最新的微博新聞;天涯,海外鎮江人用鎮江眼看世界;心事版,全部是我們周圍的真實故事,用采訪的方式,找尋鎮江人平時不與人言說的內心世界。

加大關照沉默多數,積極傳遞正能量

新媒體使沉默的大多數有了話語能力,因此,對沉默多數的需求關照,應該成為報紙專副刊的生命線。報紙競爭走向兩端,盡可能地往下延伸,盡可能地提高視角。比如,《京江晚報》《慢周刊》就在封面版特地推出“老鎮江老手藝”欄目,將目光投向平時不為人所知的手藝人。

另外,對于地方晚報而言,中老年讀者群占多數,但是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今天的老年讀者,上得了網,玩得了微信,他們不再是印象中的縮在家中信息不靈交際不廣的老人了,那么編輯就要考慮到這種變化?!毒┙韴蟆返摹躲y潮周刊》就設置了一些“潮”欄目:“走進這里就年輕”“老少碰碰樂”“來弄潮”“街心花園”“社區老人”“關注居家養老”等多個緊貼時代的欄目,報紙采寫過的一些潮老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阿姨伯伯的“好聲音”》《九場個人演唱會,老人圓了歌星夢》,有生活味,也有時代氣息,宣揚的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養老方式。

用類新聞話題輔攻,盡量留住讀者

今天,網絡社交使得半熟社會成為影響重點,微博成為社會關系的新結點,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完整表達意見,關注、被關注,構成非認識、非交集的社會關系,信息過剩凸顯選擇分析與解釋稀缺,今天的報紙,解釋權成為競爭焦點。

那么,順應這種需求,今天的專副刊,沒有特色的大雜燴版面應該盡量減少或者剔除,“類新聞”的解釋性報道和版面應該增加。比如《揚子晚報》的《生命周刊》,每期一個整版的解釋性專題稿件,多側面、多角度地就一個健康話題全面闡釋。如“空鼻癥,有時會讓人‘生不如死’”“乳腺癌為何青睞漂亮少婦粉白老太”等話題,讓讀者很愛看,久而久之,勢必會鎖定一部分有需求的讀者。再比如《京江晚報》《她周刊》的“微微鎮江”版面,會用一個整版來關注火車鎮江南站和鎮江南廣場因為名稱的問題把乘客繞暈的話題。無形之中,爭取了一部分平時只愛看新聞的讀者。

適應新需求,注重互動與體驗

新媒體的發展,頻度越來越快,用戶群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注重體驗優先。所以今天做專副刊,不能僅僅滿足于提供給讀者幾個版面,還要積極與讀者互動,借助新媒體,聯動吸引讀者留住讀者。

《京江晚報》《慢周刊》與鎮江新聞國旅聯手推出“京晚旅游讀者團”活動,每次由記者編輯隨團,并開設版面“漫游”,實時報道“團員們”旅游過程中的趣事,同時每天通過全媒體實況播報,深深地吸引了“團員們”未出行的家人,這樣就形成了多向互動,深受讀者喜愛。

在今天這樣的自媒體時代,或者說選擇性閱讀時代,報紙的專副刊如何搭上讀者的脈,如何守住讀者,如何開創性地與手機爭奪讀者,這都需要我們虛心,善于改進,善于變化,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猜你喜歡
副刊晚報鎮江
賽珍珠:我在鎮江有個家
我的鎮江尋根之旅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報新聞
報紙副刊,還有新空間嗎
守正與出新——羊城晚報副刊的轉型之路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鎮江學前教育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
如何正確認識黨報副刊的作用
鎮江是這樣調價的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員單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