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在咫尺的全息手機?

2014-04-17 06:40楊洋
科學24小時 2014年11期
關鍵詞:光波肉眼全息

楊洋

近在咫尺的全息手機?

楊洋

人類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經視覺獲得的。因此,人類通過視覺所得到的感受往往最為直接,而我們為了提升視覺感受也費盡心血……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人們與曾經相比,似乎更加關注視覺感受:電視從2D走向了3D,電影從3D走向了4D,甚至5D體驗館也層出不窮?!盀檠劬μ峁└玫姆铡币呀洸粌H僅是一句口號了。

而在前段時間,一部國產手機引發了廣大網友對另一種視覺顯示技術的熱議,它就是中國億思達公司研發的“Takee全息手機”。據介紹,這是全球首款全息手機,采用計算全息顯示技術,使用戶能從各個角度感受到如同真實環境一般的全息屏幕效果。不過,關于它究竟能否真正讓人體驗到全息顯示,廠家和專家卻各執一詞。

高大上的全息技術

廠家是如何在手機上實現“全息”技術的呢?

當我們在觀看手機時,手機的一個鏡頭會迅速捕捉眼球的動態數據,并將數據反饋到眼球追蹤數據處理系統,而系統則會根據反饋數據,鎖定眼球所處的空間位置,這一步是實現全息技術的重要一點。當我們觀看手機呈現的全息影像時,根據眼球追蹤處理系統的數據,手機會迅速生成眼球所在位置的完整影像,再通過特殊的指向性顯示屏幕將左右眼的立體圖像精準投射到肉眼視網膜中,從而使肉眼獲得和實際環境完全相同的視覺效果。這就是Takee手機首創并采用的“計算全息顯示”技術——一種針對手持終端的全息顯示技術,大家似乎更愿意稱它為“Smart全息”。

看完這簡短的介紹,大家是否和楊老師一樣,都想深入了解一下這款神奇的手機呢?不過,當眾多手機專家對Takee進行專業評測后,他們發現,這款手機并沒有達到“全息”效果,而手機也經常會顯示“由于環境原因,攝像機無法呈現全息效果”之類的字眼。那么,這樣一款看似高大上的手機,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全息手機”呢?它是否真的如廠家介紹一樣,那么神奇?

我們暫且不管它是不是“全息手機”,先來了解一下“全息”的概念。

全息,指自然界中一切物體發出或散射出光波的全部信息(包括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而利用光波的干涉記錄和衍射來重現物體光波全部信息的技術,就形成了新興的全息術。其原理于1947年由匈牙利籍的英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加博爾發現,他也因此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全息顯示是對原物體光波振幅和相位信息的重現,猶如觀看到真實物體或場景的漫反射光場,它能夠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三維信息,因此該技術也被公認為是實現理想三維顯示的終極途徑。

然而專家們卻指出,全球的全息技術都處于實驗室基礎研究階段,產業化尚未啟動,中國當然也不例外,所謂的以個人全息或Smart全息技術為核心的“全息手機”并不存在。也許在十幾年后,全球3D技術才會從助視3D、裸眼3D,走向更高級的階段——全息3D。那么,所謂的“全息手機”究竟處于哪一種3D技術階段呢?

最熟悉的陌生人——3D技術

從電影行業開始,我們就不斷接受“3D”的洗禮。對于這個詞匯,人們更多的是享受這類技術,卻并未真正了解過它的原理。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即三維圖形。人類之所以能感受到立體感,是由于肉眼觀察物體是橫向的,并且觀察角度略有差異,圖像經視并排,兩眼之間會有6cm左右的間隔,經神經中樞的融合反射及視覺心理反應便會產生三維立體感。目前主流的3D技術多為眼鏡式(又稱助視)3D,其中又可以細分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而另一種3D技術則是裸眼3D,它利用人眼具有視差的特性,使人們在不使用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即可獲得具有空間感、深度感的逼真立體形象。而裸眼式3D又可分為光屏障式、柱狀透鏡技術和指向光源三種。

根據3D顯示的原理,除了利用肉眼的視差特性產生立體感外,另一種則是在空間顯示真實的3D立體影像,如基于全息影像技術的立體成像。全息影像是真正的三維立體影像,不需要佩戴立體眼鏡或其他任何的輔助設備,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觀看到立體影像。

看到這里,我們應該明白,全息和裸眼3D在技術層面上有著本質的區別。不過,經肉眼識別后,這兩種技術所產生的效果又非常類似。也就是說,全息和裸眼3D都能實現立體的視覺效果,但我們絕不能把裸眼3D籠統地劃歸到全息的范疇中。反觀“全息手機”,從技術層面來看,“通過對雙眼的追蹤分析,將畫面投射到用戶眼中,從而呈現立體的視覺感受”,就嚴格意義上講,它并不屬于“全息影像”的成像技術,而更像是另一種變相裸眼3D顯示技術。

謠言止于智者,相信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大家對什么是全息、什么是3D會有自己的判斷。但無論如何,新興科技總會推動社會的發展。楊老師相信,作為國內自主創新的產品之一,Takee手機必將在手機市場上掀起一場大風暴。

猜你喜歡
光波肉眼全息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魔鏡”在身邊
3C 273挑戰肉眼可見的最遠天體
納米材料應用淺析
全息,何以為全息
全息影像造就“立體新聞”——全息影像技術在傳媒領域中的應用
星星們的小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