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

2014-04-17 12:22李曉璇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人性化高校學生管理制度

李曉璇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惠州 516057)

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

李曉璇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惠州 516057)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傳統管理模式問題凸顯,新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本文從這個問題出發,簡單介紹了高校學生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指出高校推行人性化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的一一做了如何推行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對策分析。

高校;學生管理;人性化

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相關概念

(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涵義。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它源于企業管理領域,主張從人的角度出發,在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在工作上的積極性、創造性和熱情,其最大的優點是一改以往傳統的命令式的管理理念,轉而從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潛力的角度出發,使得管理和工作效益均能夠達到最大化。

(二)實施人性化管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中,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采取的是“家長式”、“制度化”的管理方式,“80”后、“90”后逐漸成為的大學校園內的主體,面對新時代的大學生傳統的管理方式弊端凸顯,“80、90”后主張自我、個性,且“80、90”后多為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較弱,“80、90”后受到學?!凹议L式”、“制度高壓式”的管理,常常會出現叛逆心理,常常使得高校學生們出現生活和心理問題。因此,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拉近了當代大學生們和學生管理者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更多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活,促進了高校校園的和諧發展。

二、高校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和經驗

在我國目前的高校中,輔導員是學生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管理者,但是由于輔導員的工資和各方面待遇較低,大多數遠低于同校教師的工資待遇,因此,大部分有著高學歷、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均不愿從事大學輔導員的崗位。也可以說,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中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人員學歷、能力均相對教師較低,即使有適合的、管理能力較強的人才愿意從事輔導員工作,但其擔任該崗位的時間都不持久,多數在當幾年輔導員之后便申請調離該崗位,而接任輔導員的又往往是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工作經驗少、年紀較輕,教育學或管理專業出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大多數高校對于直接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隊伍來說,存在著管理隊伍不穩定、管理水平落后、管理經驗少、年紀輕等現象。而滿足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僅需要管理者們有著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專業的相關知識,還要求管理者們具有多年的學生管理經驗,能夠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迅速的找到融進學生生活的切入點,然后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管理,這些對當代高校管理者素質的要求都是年紀輕、經驗少、管理水平低等的輔導員隊伍所不能夠實現的,這便不利于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實施人性化管理。

(二)人性化管理的推進遭遇傳統制度的障礙

人性化管理是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的管理理念,但在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中,傳統的強制式的管理制度仍在實施,因此,人性化管理的推行往往遭遇到高校傳統管理制度的束縛和限制,不能得以很好的推進。具體表現在,如今大部分高校雖然提倡關心學生、理解學生、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服務,但是這些提倡只停留在口頭上,實際執行的很少,尤其是很多高校仍在延用實行的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傳統的管理制度使得高校中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而不是“服務”和“被服務”的形式。在處于“被管理”的狀態中,學生們的行為處處受到限制和管制,不能夠充分發揮特長和個性。同時,由于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主張張揚個性,敢于對抗傳統思想,因此,在長期傳統管理制度的控制下,很多學生們同學校管理者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矛盾,使得學生們越來越抵觸學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甚至出現偏激行為,更談不上同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們進行心理溝通。而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推廣,其關鍵的環節便是走進學生心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高校傳統的管理制度使得學生同管理者們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隱性矛盾使得學生們不愿對管理者敞開心扉,對學生思想心理不了解的管理者們便無法推行人性化管理。

此外,傳統管理制度中存在著很多過于粗暴、過于硬性的條款,這些條款看似嚴格要求學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過于殘酷的處理了某些學生行為,如考試作弊取消學位證書、曠課累積多少節勸退等,這些制度在嚴格束縛學生違規違紀行為的同時,也給予違紀學生過于殘酷的打擊,在一些存在僥幸心理實施考試作弊或由于某些原因導致長期曠課的學生們看來,這種打擊讓他們脆弱的心理無法承受,周圍同學和老師的目光更是讓他們難看,由此導致學生們走向極端的事件不在少數。在對待這些嚴重違規違紀的學生行為上,人性化管理方式主張若沒有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或嚴重影響,高校管理制度中應多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更加人性化諒解學生,鼓勵和支持他們改過自新,重新獲得學生和老師們的愛戴,這也便導致了人性化理念同傳統制度之間的矛盾。

(三)學生管理的法制觀念及“以生為主”的意識淡薄

在目前我國高校中,學生在“管”的傳統制度下活動,其各種行為都受著學校傳統管理模式的約束,這種約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們生活在安全、穩定、秩序井然的大環境里,但是某些較為不當的管理也侵犯了學生個人的隱私和人身自由,與高校一直主張的“以生為本”的觀念相悖,具體例如大部分高校會不定期的到學生宿舍搜查大功率電器,在搜查的過程中會讓學生們打開個人衣柜私自翻找,甚至有的高校嚴禁學生帶飯到宿舍,因此在用餐時間宿舍樓門口會有宿管科人員監督學生進入宿舍,為了排除學生有帶飯進去宿舍的情況,宿管科人員往往會檢查學生隨著帶著的較大的背包或看起來慢慢的手提包,這些強行要求檢查學生個人物品的管理行為都嚴重侵害了學生們的個人權益,雖然這些管理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們的人身安全,但也引起了學生對管理人員的反感和抵觸,加大了當代大學生們本有的叛逆心理,因此類強行檢查事件引起學生同管理人員發生爭吵的事件屢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外,這些強制性管理的傳統行為不但是違法的,而且違背了目前高校主張的“以生為主”、“為生服務”的思想理念,在高校管理者希望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他們沒有去了解學生們的真正需求,沒有去了解學生們違規的真正原因,為什么學生會使用大功率用電器,為什么學生想自己帶飯或在宿舍做飯,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如果高校學生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找到導致學生屢次違規的原因并從原因出發,解決和改善導致學生違規的這些原因,并通過政治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違規的危害性,那么這種從學生心理需求出發的人性化行為便將不去受到學生們的抵觸。據高校的相關調查表明,認為高校管理者們嚴重侵犯了學生合法權益的占19.2%,比較嚴重的占26.8%,不嚴重的占54%[1],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們大多數是從權利的角度去對待學生,而沒有從“以生為主”的服務角度去看待學生管理工作,他們只是注重個人的管理權力,而沒有尊重學生的個人權力,這便使得高校中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得不到推行。

三、推行高校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工作者素質,確立“以生為本”、“為生服務”的管理理念

1998年召開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在其宣言中就指出:在當今日新月異的世界,高等教育顯然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視角和新模式。[2]宣言發布十幾年以來,我國眾多高校都在研究“以生為本”的管理模式,提倡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為學生服務,同時,許多高校尤其是眾多民辦高校紛紛打出了把“以生為本”作為辦學宗旨的招生口號,但是就近幾年在高校內進行的學生調查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只是把“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停留在了口號上,而沒有真正改變內部管理者們的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要徹底改變高校傳統的管理模式,推行人性化管理,便要首先從改變學生管理者們的思想觀念出發,確保他們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確保他們在管理過程中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確保他們樹立“管理育人”的價值理念,切實的為學生服務,建立一系列符合高校學生發展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寓教育、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人性化學生管理模式。

此外,高校還應該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待遇,吸引一批有著專業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知識的高學歷人才擔任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管理工作者(如輔導員)工作達到一定的年限者應主動提高其級別,并亦可提高其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方面,在提高級別方面我國很多高校都有此規定,但卻很少得到落實,使得許多有經驗的基層學生管理工作者大量流失。

(二)用關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提倡管理者喚醒管理對象的自我意識和能動性,進行主動化的活動,在對高校進行人性化管理中也應是如此,高校學生管理者們應該拋棄權力意識和強制性約束的思想,轉而在管理中喚醒學生們自我的主體意識,用關愛而不是制度去走近學生,融入學生,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和心理,讓學生們在接受制度約束的過程中自動的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客觀的了解,從而在不斷自我反省和改正的基礎上自覺的遵守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同時,關愛學生,將心比心的用真誠去打動學生,不僅能夠從思想上引導學生遵守規章制度,還能夠使得學生積極配合管理者的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主動的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去,從而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加體現學生意識,更加人性化。

(三)高校應建立柔性管理機制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實施的傳統式管理制度,其內容不需要全部拋棄,但是其中過于武斷、過于強制化的內容應進行改革,轉而建立一套從學生們需要出發的、較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即一套較為柔性的管理機制。柔性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出發點和目的均是學生的根本利益、需求和發展,符合學生們的個性和自我意識,與傳統的剛性管理制度不同的是,柔性管理制度在對學生們嚴格要求的同時加入了人性化的成分,如在處理學生嚴重違規時,用給予改正的機會代替果斷且嚴厲的處罰;在對待一些以往用強制性手段處理的問題上,用關懷、溝通及學生參與管理的方式盡量減少因強制管理致使學生們產生的抵觸心理。實現這種柔性管理機制,不僅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們改變“權力”觀念,以生為本,采取引導、鞭策的方式同學生們進行溝通,讓學生們自我反省、自我約束,還要求高校加強對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及情感教育,讓學生們在政治思想教育中認識到自我規范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的違規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危害,并在情感教育中學會熱愛自己的校園、自己的老師及同學,喚醒他們的精神力量,從而逐漸消除學生內心對學校管理的抵觸和叛逆性格,自覺的配合高校管理工作,實現自我價值和校園的和諧。

[1]劉同君,夏民.權利保障:大學生管理法治化之必然[J].中國高等教育,2003(24):29.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58.

Humanized management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anagement

Li Xiao-xuan

(Huizhou Economics and Polytechnic College, Huizhou Guangdong,516057,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ighlights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roblem,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necessity of humanity college student work managemen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finally analyzes the measure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humanization

G647

A

1000-9795(2014)05-0141-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2

李曉璇(1984-),女,廣東揭陽人,從事高校學生管理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歡
人性化高校學生管理制度
探討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論如何提升博物館人性化公共服務質量
人性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評析
涉軍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探討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體驗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扶不扶”的人性化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