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聲音感覺的主導與主體關系的處理

2014-04-17 12:22沈美光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喉嚨聲樂錯誤

沈美光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 福建福州 350001)

建立聲音感覺的主導與主體關系的處理

沈美光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 福建福州 350001)

在聲樂教學中,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往往被忽略,以至于產生各種偏見和誤導,毀壞學生的嗓音。建立聲音感覺一定要以學生的主體感覺為中心,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感覺強加于學生,而忽視學生的感覺。主導感覺只是一種引導,教師的作用只能是幫助學生消除錯誤的主體感覺,建立正確的主體感覺。

聲樂教學;主導感覺;主體感覺;關系處理

建立正確的聲音感覺,是聲樂教學當中一個的基本任務,只有在完成了這個任務以后,我們才能夠進行其它的技能訓練。事實上,每個人對聲音的敏感度是千差萬別的。這對我們的聲樂教學影響很大。教師如何經由自己的感覺去建立學生正確的聲音感覺,往往成為一大難題。因此怎樣處理教師的感覺與學生的感覺的關系,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中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眾所周知,教學過程包含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個教與學的關系。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它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掌握知識,因此,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從接受知識,學習知識這方面來看,主要是學生獲得知識,整個教學是以學生最終獲得知識而算達到目的的,通過教學要把教學內容轉化成為學生的智力才能,才能終結的,一切都圍繞學生展開,因此,學生是整個過程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很重要,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為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經由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對于聲樂教學,當然不能例外,也必須遵守這條規律。

二、聲樂教學中的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

在聲樂教學當中,我常常說到建立聲音感覺,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經常是忽略的,以至于我們產生了很多的混亂。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常說的聲音感覺是誰的感覺?是主導的聲音感覺,還是主體的聲音感覺?

這個問題,在表面上似乎是不值得一提,好像是人人都明白的,其實并非如此。

比如說,有一個案例。一位聲樂教師教一個學生感覺聲音的高位置,告訴學生去找一個感覺,就是覺得在兩條眉毛中間的地方有一個點,聲音匯聚在這個地方,并且振動。這位學生努力地找到了這個感覺,但是,他的聲音卻是一股腦地往上沖,沒有一點根基,相當地空虛。很顯然,這是錯誤的。教師一次又一次地示范,強調發聲的要點,學生不但沒有改觀,問題反而更為嚴重,中音感覺還好,到了f2以上,簡直就是在尖叫了。這時,教師也比較著急,責問學生為什么不按他的感覺去做,而教師聽到的回答卻相當地意外。這個學生說他就是按教師的感覺去做的,聲音集中在眉心振動。這樣,師生處于一種很尷尬的局面,似乎是山窮水盡,毫無辦法了。因此,只有放棄。然后,在歌唱練習當中,教師發現他唱一個a2音,是一個長音,相當的穩定,并且位置很高,感覺很好。教師叫他體會唱這個音時有什么感覺,他說是腰后部有兩塊地方支撐著唱出來的。教師就用這個感覺幫助他建立了聲音的高位置。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問題,在聲樂教學中,其實存在著兩種聲音感覺:教師的聲音感覺和學生的聲音感覺,在此,我們把它們分別稱為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它們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取得一致,但是,在實際的聲音訓練中,卻是大相徑庭,本案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對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沒有區別。這些模糊的觀念,使我們在聲音感覺上產生混亂的原因。為了澄清這些混亂,我們應該建立起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這兩個概念,把它們區別對待,并要正確地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三、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的關系處理

正確處理主導感覺和主體感覺的關系,是聲樂教學的首要問題,它貫穿在整個聲樂教學過程中,并對教學的方法手段、教學的結果給予很大的影響。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認為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關鍵在于弄明白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主導感覺不能替代主體感覺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主導感覺也是不能替代主體感覺的,主導感覺只有通過主體感覺,在與主體感覺取得一致的情況下,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否則,就要產生混亂。例如,放松喉嚨的問題,主導感覺是打開喉嚨,喉頭往下移,并保持穩定,而主體感覺則有可能完全不是這樣,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往往教師一講打開喉嚨,學生就關注喉嚨,這時候喉嚨就越是難以打開,整個喉嚨肌肉高度緊張,青筋暴露,一到高音就“啪”的一下,反而把喉嚨關閉了。這時候,只能順著學生的感覺走,尋找他們在獲得正確姿勢、發出正確聲音時的主體感覺。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們總是照搬一種模式,這實質上就是用主導感覺代替主體感覺,這是不正確的,這是必須避免的。

2.主導感覺的偏持性與誤導

一般的聲樂教師,往往對自己的感覺很自信,他們有可能從他們的老師那里繼承了一套訓練方法,也許自己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套教學理論和方法。比如,有的教師善于做管道,不管學生的具體情況如何,都給他做個管道,認為管道做成以后,聲音就有了金屬聲,氣息就有了支柱。并且,他們還以各種派別自居。這在我們目前聲樂教學中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因而,產生聲樂教學中主導感覺的偏持性現象。

主導感覺的偏持性現象必須產生誤導。某些主導感覺,諸如做管道獲金屬聲,一旦在時間上持續得較為長久,在人群中流傳得較為廣泛的時候,人們就會對此產生認同,誤導人們,使人們認為這些都是正確的做法。筆者曾經遇到過有些學生,一定要把喉嚨掙開,把嘴撮起來,找到老師教的感覺,才能算是唱歌,也才能唱得出歌,并且他們認為只有這種感覺是唱歌的正確的感覺,其它的感覺都是錯誤的。

主導感覺的偏持性與誤導確實危害不小,我們應力戒之。

3.幫助建立正確的主體感覺

幫助學生建立主體感覺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法無定法,跟著學生的感覺走。教師的主體感覺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它永遠是處于一種引導的地位,學生的主體感覺是我們所要建立的,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和目的。我們一定要消除主導感覺的偏持性與誤導,千萬不要以主導感覺代替主體感覺。如下的方法是我們常常采用的。

(1)主導感覺→正確的主體感覺

這種做法是直接通過主導感覺建立正確的主體感覺。教師把正確的主導感覺直接地教給學生,學生也能夠取得和教師一樣的感覺,也就是說主導感覺能夠直接轉化為主體感覺。比如說,練習氣息下沉的吸氣動作,教師教學生聞花香,把氣吸到肺的底部,學生經過一定的練習,都能過做到。這種做法適用于從來沒有學過聲樂的學生,也適用于平常生活中能找得到相一致的感覺的技巧練習,對于業已學過聲樂的學生,有某一些老師幫他們建立過某些感覺的學生來說,就不太適用。當然,前提是學生自己要努力的練習。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這種做法能夠不走或少走彎路,相對來說整個過程的進行還比較順利。

(2)主導感覺→對比→錯誤的主體感覺

這種做法不是直接地建立正確的主體感覺,其關鍵是找出錯誤的主體感覺。教師的主導感覺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參照物,供學生作為對比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明確的告訴學生,他的感覺是錯誤的,并通過教師正確的示范,讓學生進行對比,讓他去體驗這個錯誤的感覺,知道這個感覺是錯誤的,是錯在什么地方,記住這個錯誤的感覺,力圖在以后的練習中加以避免。比如說,一個漂亮的聲音必須是有氣息的支持,有良好共鳴的。究竟什么為良好的共鳴,老師給學生提供一個感覺,就是有共鳴的聲音是圓潤的,有穿透力的,優美的。而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聲音很響亮、清脆、很優美,則往往是沒有共鳴的聲音,因此,他必須在主導感覺的基礎上,進行對比,記住他的這種感覺,并且記住這種感覺是錯誤的。在找出錯誤的主體感覺之后,接下來就是避免這種主體感覺,用正確的主體感覺取而代之。在后一步,我們可以用將主導感覺轉化為正確的主體感覺的辦法。但是,這個糾錯的過程是一個反反復復的曲折的過程。業已學過聲音的學生,建立了錯誤的聲音感覺,往往就要實行這樣的糾錯處理。

(3)主體感覺→主導感覺→正確的主體感覺

這種做法是在主導感覺的引導下直接找正確的主體感覺。教師的主導感覺給學生提供一個引導,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判斷正確與錯誤的標準。具體的做法是:教師讓學生自己體會,自己找感覺,教師幫他判斷正確的感覺,告訴他正確的時候,然后,讓學生自己體會這時候是一個什么樣的感覺,不管學生是一個什么樣的感覺,教師就肯定它是一個正確的感覺,并要求學生就按照這個感覺去做。比如講,有的學生唱歌喉嚨很緊張,老是放不松,教師可以叫學生不經意的、隨便演唱,一旦發現他的某一個段落、某一個樂句、抑或是某一個音唱得正確,喉嚨是放松的,就讓學生自己體會,自己找這個感覺,不要提喉嚨的問題,也不要提緊張的問題,直接告訴他保持這個感覺,用這個感覺唱歌就行了。這種做法可以用于從來沒有學過聲樂的人,對于那些錯誤比較頑固的人,用來糾錯,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三種方法,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單項的練習,但是它們經常是融合在一起的,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能把它們相互隔離起來。

總而言之,在建立聲音感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以學生的主體感覺為中心,教師的主導感覺只是一種引導,教師不要偏持自己的經驗和教學方法體系,把主導感覺強加于學生,否則,很容易產生誤導,犧牲學生的個性,毀壞學生嗓音的前程。一個聲樂教師的作用只是給學生建立正確的主體感覺、消除錯誤的主體感覺以幫助,他永遠不能代替學生,學生正確的主體感覺最終只能由學生自己體會,自己建立。

[1]華中師范大學,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沈湘,著.李晉瑋,李晉瑗,整理.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3]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To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 of sound perception

Shen Mei-guang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Fujian Infant Norm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1, China)

In vocal musical teaching, teachers are ignoran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feelings and the students’feelings. On this way,teachers may mislead their students and students’voice may be impaired.So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leading status of students and not put their own feelings to students and ignore students’feelings when they help students feel sound perception . As we know, teachers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lead their students .so,teachers only can help students to put right feelings.

vocal music teaching; the dominant feeling; body feeling; relationship

J616

A

1000-9795(2014)05-0087-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12

沈美光(1970-),男,福建東山人,講師,從事聲樂表演與教學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歡
喉嚨聲樂錯誤
在錯誤中成長
《喉嚨里的奔馬》創作談
喉嚨里的奔馬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不犯同樣錯誤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錯誤》:怎一個“美”字了得
可愛的錯誤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