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逼中小學生賣血的背后

2014-05-14 16:53
中國新聞周刊 2014年32期
關鍵詞:血液制品純收入血站

近日,甘肅武威多名中小學生遭脅迫“賣血”引發廣泛關注,連帶義務獻血也遭吐槽。而實際上單采血漿與無償獻血不是一碼事。

我國的血液采集有兩種用途,一是用于臨床給病人輸血,二是供生物制藥公司提煉制成人血白蛋白、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血液制品。前者屬于無償的公益行為,適用的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后者屬于有償的商業行為,適用的法規是《血液制品管理條例》。此次“賣血”,屬于后者。供血者去單采血漿站就是賣血(盡管賣血這個詞多被諱言),和去血站獻血是兩碼事。

這次給學生們采血的單采血漿站隸屬于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據警方調查,中生公司蘭州分公司2014年要求每位員工完成30名新增供血漿人員的指標任務,完成任務后將每月獎勵300元。也就是說,血漿站有完成采血量的任務,能采多少血決定工作人員的績效或者說收入。正是在這樣的考核要求或者說利益引誘下,血漿站的副站長黃某某做出了傷天害理的事情。

為追求個人的經濟利益,讓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去供血,實屬喪盡天良。但這背后是中國血漿嚴重短缺嚴酷現實。

單采血漿的過程,是把血漿拿走了,用于制造各種血液制品,而血液中的紅細胞等又被送回到人體。血漿和紅細胞不一樣,前者是能很快恢復的,所以采集頻率可以更高。在美國,按規定每位供漿者每周可采集血漿1000—1200 ml,每年50—60L;德國國家標準為每年可采集25L,最多可采漿38次。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一個國家的血漿使用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但為什么血漿在中國還如此短缺呢?主要是價格機制出了問題,說白了就是價格定低了。

單采血漿的定價要追溯到1998年。當年7月6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辦公廳下發了一個批復,其中第一條就是:“單采血漿站采用機采方法采集的原料血漿(單采血漿)每500毫升的中準價格暫定為200元,由你們在上下浮動10%的幅度內制定具體價格”。這次的賣血事件中,被采完血的中小學生可以從血站得到200-220元報酬,可見16年過去了,采漿價格并沒有多少變化。

1998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是2162元,供漿一次抵得上一個多月的收入,對貧困地區的農民來說尤其具有吸引力。而2013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是8896元,供血漿收入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盡管單采血漿站對潛在供血漿者的吸引力在逐年下降,但在單采血漿站由衛生部門經營的年代,單采血漿站依舊還有不少騰挪空間。為了革除管辦不分的弊端,2004年開始,衛生部要求單采血漿站與政府部門脫鉤,將單采血漿站全部賣給血液制品企業,實現“轉制”。最典型的就是貴州。貴州原有19家單采血漿站,供應了全國血漿原料的30%。但是轉制完成后,省衛生廳一聲令下,19家單采血漿站只留4家,一下子就打斷了中國血漿供應的重要管道。

如果說改制前是一放就亂,那么改制后的結果完美地詮釋了什么叫一管就死。在這種背景下,出現逼中小學生“賣血”的丑聞,就不是很意外的事了。

Q&A

@中國新聞周刊:你認為應該讓單采血漿站出更高價格采血嗎?

@騰訊今日話題:市場經濟,應該用經濟手段來調節產品短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血液制品的嚴重匱乏,并對人命關天的血液制品的生產過程加強必要的監管。

猜你喜歡
血液制品純收入血站
細節管理在血站質量控制科的應用效果
執業藥師在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于血站文化建設的思考
華蘭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業務有亮點
當前血站財務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析
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指標在DIC患者血液制品輸注中的指導價值
青海省血站業務檔案信息化建設初探
農民增收實現“十連快”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4年下降
農民工資性收入首次超過家庭經營純收入
四川農民收入增速 連續四年高于城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