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玉泉觀選址及建筑布局淺談

2014-05-30 20:26溫明霞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天水市

溫明霞

摘 要:本文闡述了天水市玉泉觀的選址、建筑布局及其建筑文化特點,對研究道觀建筑特點和天水地方文化,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關鍵詞:天水市;玉泉觀;建筑布局

1 概 述

道教是我國漢民族自已創立的一種宗教,它的中心思想來自道家,它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綜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學思想和信仰的體現。道教的基本信仰與教義是“道”,“道為一切之族首,萬物之父母”。道教把道和老子合而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變神化為眾生信奉的神靈。至于“觀”,據《爾雅·釋宮》稱:“觀謂之闕?!惫弊ⅲ骸皩m門雙闕”,邢昺疏:“雉門之旁名觀,又名闕”。

天水市玉泉觀歷史悠久,唐代時謂之“北山觀”,宋代時改稱“天慶觀”,后被毀。元朝初梁志通道長落腳于此,對此觀進行了重修,“玉泉觀”因此得名。后幾經擴建重建,形成了如今具有90多座古建筑的龐大道教宮觀建筑群落。1981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對玉泉觀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現為國家3A級文物保護單位,號稱“隴東南第一觀”。

2 道觀選址

道觀營建之初首要是選址,大多道觀選址時都在名山洞府,所謂“洞天福地、古跡靈壇”之地,這是道教的首要條件;其次其周圍環境必須僻靜,這樣才能遠世俗而利于修行;再次要小氣候良好,靠近樹林和水源,以滿足生活需要。這些建筑選址充分體現道家“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思想,自然山水與建筑自然結合的獨特風格。

玉泉觀在選址上秉承了道觀選址的基本原則,位于天靖上,依山傍水,東面是著名的關帝廟,南眺天水市區。體現了道觀選址的坐北朝南之最。玉泉觀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或擴展為院落,或沿著山脊石階而上,到達高潮后又轉折而下。它的由來,有一絲神秘色彩,據說唐代時,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來到這里,醉心此地山水,以指代筆,寫下了著名的“秦州北山觀留詩”。全詩是這樣寫的:“石池清水是吾心,剛被桃花影倒沉。一到邽山宮闕內,銷閑澄慮七弦琴?!边@首詩充分說明了北山觀的地理位置優越,是作為道觀的絕佳之地。

3 建筑布局

3.1 建筑類型

狹義道教建筑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傳教以及舉行齋戒等祝禱儀式的建筑,包括宮、觀、殿、堂、府、廟、樓、館、舍、軒、齋、廊、閣、門、臺、亭、塔、榭、坊、舫、橋等類型;廣義上的岳廟、關帝廟、城隍廟、土地廟等都屬于道教建筑的范疇。

3.2 布局特點

玉泉觀建筑布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采取對稱與自然相結合的方式,主體建筑沿著軸線對稱,有專門的院落和左右配殿;其他建筑大多依山傍水,因勢就筑。從入口的仿古牌坊開始,沿著石階而上,進了山門,就是第一個院落。有主殿和配殿各一座,主殿坐西朝東,面闊三間;沿著山體蜿蜒而上,依次有卷棚頂長廊、廊下有橋,山間流水潺潺流過;接著步入等候廳,天上人間牌樓;最后是主體建筑群玉皇宮、混元宮。觀內西側最高處是斗姆殿,斗姆據說是北斗七星的母親。這個殿處于全院最高點,相傳是當年梁志通道長禮星拜斗的地方。斗姆殿院落沿著石階往下,就是八卦亭,下面就是有著神秘色彩的“玉泉”,據說它有酸、甜、苦三種不同的味道,所以又叫“三味泉”。充分體現道觀園林內山水相依,陰陽調合的特點。趙孟頫草書詩碑廊和國寶道教四面流碑亭和武侯祠,也是玉泉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國寶道教四面流碑亭內駐有一石碑,刻有道教全真教的發展歷史情況,還有武侯祠反映了漢武大將天水籍人姜維的偉大形象。

4 道教建筑中的常見建筑及其文化特點

道教建筑中的常見建筑主要有山門、靈官殿、牌坊或牌樓、玉皇殿、三清殿、斗姆殿、及碑廊、碑亭及突出歷史和神話的洞穴、宗祠等為主。(以天水市玉泉觀為例)。

(1)山門:道教宮觀常常建在名山大川風景優美的洞天福地,而山門則是這座宮觀的前奏。道教認為一入山門即是步入仙界。(圖1)

(2)靈官殿:道觀中的靈官有很多、譬如“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等。因靈官是道教的護法神,所以此殿多設于山門之處。(圖2)

(3)牌樓:牌樓是一座宮觀標志性建筑,有的建在觀外,有一些則依山傍水、因勢就筑,隨意的布置在道觀之內,巍峨壯觀。玉泉觀內牌樓有三座,其上刻有“天上人間”及“隴上瀛洲”等字樣,突出了天水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獨特的地理優勢。

(4)玉皇殿:是道教專門供奉玉皇大帝的大殿,玉皇大帝被稱為“總持天道最崇高之神”,玉皇殿是道觀的主要建筑。加之前閣、左右配殿及鐘樓、鼓樓,構成了天庭的威嚴與森嚴。天水市玉泉觀內玉皇殿的位置依照我國古代傳統的陰陽五行,根據八卦的乾南坤北,以子午線為中軸位置,坐北朝南。充分體現了“面南為君,面北稱臣”的等級關系。該大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所有木作均用木結構構成。大殿外邊左右兩側分立千里眼、順風耳兩員大將,時刻保護著天庭的安寧與祥和。

(5)三清殿:據說古代天分為三十六層,玉皇大帝管理除三清以下的三十二層,三清依次是靈寶天尊、原始天尊、道德天尊,道教有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的說法。是玉泉觀混元宮院內主要建筑,殿內供奉著三清塑像。三清殿屋頂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高大雄偉,是道觀主體建筑,充分說明三清在道教的位置之高,此外院內還有左右配殿及道德經碑文兩座。(圖3)

(6)斗姆殿:斗姆是北斗七星的母親,故為女神。玉泉觀內斗姆殿是全園地勢最高之處,據說此院曾是梁志通道長禮星拜斗的地方。

(7)碑廊、碑亭:碑亭、碑廊是道觀的主要建筑。道觀碑有功德碑、歷史碑等,主要是記錄道觀發展歷史及人文景觀的延伸。玉泉觀內碑廊四方石碑刻有趙孟頫書法,書寫唐代李白、韋應物內核宋代王安石的五言絕句,是玉泉觀的鎮觀之寶;碑亭道教四面流碑,一面刻有全真道的家譜,還有一面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與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褒封五祖七真詔書的全文,此碑碑列為國家國寶級保護文物。碑廊組合、碑亭組合,廊、亭因碑而著名。(圖4)

(8)武侯祠:天水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通往關中的咽喉要塞。三國時期出了一員大將姜維,后人為了緬懷這位杰出的歷史人物,明代在玉泉觀內建了武侯祠,正中是諸葛亮,左邊是姜維,右邊是楊儀,均為蜀漢后期的主要人物。

5 道觀建筑藝術表現手法

道教建筑的裝飾,鮮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壽和羽化登仙的思想。一般刻或繪在窗欞門扇裙板及檐頭蜀柱、斜撐、雀替、梁枋等建筑構件上,其對地方民俗傳統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

玉泉觀建筑之裝飾無不是道教吉祥如意、延年益壽和羽化登仙的思想體現,在五架梁等候廳之上刻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彩繪故事,說明了道教的無為思想。特別是主體建筑三清殿之上可謂是雕欄畫柱,大殿門楣兩邊刻有八仙的器具;檐枋之下繪有道教的故事,譬如八仙、邱祖受封、三仙感化邱祖、伏羲畫卦、女媧煉石補天等;大殿外檐柱之上刻有“瑤殿仰三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法參妙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楹聯匾額字樣,道出天地演化過程及道教的精髓所在:“道”乃萬物之母,人乃萬物之靈。三仙洞更是說明了道教的“羽化登仙”思想,玉泉觀雖然不大,但成就了三位得道的大仙,分別是漢代的鐵馬大仙盧真人、元代梁志通道長、清初馬一元道長。他們均在玉泉觀修煉成仙,其名遠揚四川、陜西等省道家名山、名觀。正如劉禹錫《陋室銘》中所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6 結 語

道教建筑在中國古典園林內,占有很突出的位置,是中國古建筑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我們研究道教文化、道觀選址、園林建筑布局以及地域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清汀.《天水旅游景點—導游詞精選》.

[2]《中國古建筑之美:道教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

[3]胡武龍.《建筑文化—道教建筑》.江西文明網http://wenku.baidu.com/view/c03848ded15abe23482f4dbb.html

[4]劉清章.《道教建筑講究多》.中國名族報.第03版.宗教.

[5]王振復(著).《建筑美學筆記》[M].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第一版,第105~130頁.

猜你喜歡
天水市
天水市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鄉村振興戰略下天水市美麗鄉村建設對策
三個好朋友
天水市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運行管理淺析
精彩童年“玩”味無窮——天水市新華門小學社團活動走筆
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橋南初級中學
談“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現狀及思考——以天水市為例
天水市生態足跡的一種新評價體系研究
走進天水市秦安縣王窯初級中學——大山上最美是堅守
天水市水庫水資源調度模型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