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應用問題探討

2014-05-30 21:18方林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會計

摘 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是新時期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表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會計管理辦法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增強企業財務信息的精確性和準確性,促進企業的科學決策,全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實質重于形式;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踐理論

本文主要針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會計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進行分析,旨在有效提升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1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的概述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國際會計準則》中的一項基本會計審計重要原則,也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準則?!皩嵸|重于形式”原則是指企業通過對具體交易項目或者物流資源的實質性內容進行會計核算,在核算的過程中,注重對根本性問題的審查,抵制以形式為原則的會計審查方法,真實而客觀的反映實際情況。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企業會計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的透明化和公平化,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好的建立企業發展目標,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

2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

傳統的會計工作管理辦法在社會經濟和文化不斷發展的同時,逐漸顯露出了它的弊端和缺點,抑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1]?!皩嵸|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1 企業資產的概述

企業資產是指企業的資料和物資等內容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經濟效益,對企業資源的管理主要是對企業資產的控制,以及利用企業資產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2]。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對于期待值較小、無望收回的債務、資產等因素都不能算作是實質性內容。

2.2 企業資產的控制和管理

企業資產管理主要是對企業融資和固定資產的控制和管理。企業要加強對融資的正確處理和科學分配,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2.2.1 加強對企業融資的正確處理

根據法律,融資租賃中的固定資產歸出租房所有,當租賃期滿后,承租方就可以獲得優先購買權力,在承租方購買之后,固定資產歸承租人所有[3]。但是由于租賃期通常都接近于資產的使用壽命,所以租賃資產在一定意義上,屬于承租人所控制。企業要加強對融資租賃的認識,合理的控制和處理企業融資,利用“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使融資創造更多的企業效益,實現企業經濟的最大化收益。

2.2.2 加強對企業資產的高效整理

企業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會計主要是對企業資產的八項財務內容進行精確的整理和管理。這八項財務內容是企業財務中的壞賬、企業存貨的跌價、短期內的投資跌價、長期中的投資貶值、企業固定資產貶值、企業無形資產的貶值、企業在建項目的貶值、企業委托貸款的減值[4]。企業中的會計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實施“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加強對企業各項資產的高效管理,避免企業財務出現失真、失實等現象,最大化減少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促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2.3 加強對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

企業的依據經濟學的角度,企業借用款項的支出目的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回報,企業的借出款項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5]?!皩嵸|重于形式”的原則要求,企業的固定資產交付使用之前的費用要計入固定資產成木,之后發生的費用則要計入當期損益表。這項規定能夠有效的保證企業財務資產的利用率,避免一些不確定因素的發生,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價值能夠更加的穩定,為企業帶來更加的經濟收益。

2.3 企業財務交易關系的管理

在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中,交易的雙方都被認定為關聯方,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中有明確的條例規定,企業財務關聯方之間的實施內容和交易細節的披露要根據企業雙方的地位和關系進行合理的公布。在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中,如果交易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控制,或者是交易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那么他們就屬于關聯方[6]。在我國,企業關聯方關系的判斷標準多數是以“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為依據,根據企業關聯方之間的實際性內容進行交易,秉承著公平、公正的交易基礎,保證企業的平穩、合理交易。

2.4 企業會計核算業務中的應用

在企業會計核算業務的管理過程中,應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會計核算業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對企業會計核算業務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貨幣性交易的核算;二是對企業投資項目的核算。

2.4.1 企業貨幣性交易的核算

在《非貨幣性交易準則》中,對企業貨幣性交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規定貨幣交易以25%為依據,貨幣量低于25%的交易,視為非貨幣性交易,而貨幣量高于25%的交易,則視為貨幣性交易。所以,在對企業進行交易之前,首先要對交易的性質進行科學判斷,分析交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在交易的過程中,要注重應用“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實事求是的進行財務交易判斷和決策。

2.4.2 企業投資項目的核算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可知,企業總公司對其他公司的投資,投資的額度要占到所投資公司總額的50%以上,或者擁有實際性的控制權力才能算入所投資公司的會計報表范圍之中。實際上,這一點也是“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表現。企業決策者要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管理和控制,根據投資比例和具體的法律規定對投資內容進行科學判斷。例如Z上市企業擁有K企業中40%的股份,而X企業的投資者擁有K企業中15%的股份,當Z企業與X企業的投資者協商達成委托協議之后,Z企業控制X企業15%的股份,也就形成了K企業變成了A企業子公司的情況。當出現這種情況之后,Z企業直接擁有K企業中50%以上的實質性股份,必須要納入企業的合并報表。

3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不僅需要企業相關領導的重視,更加需要企業會計人員的重視,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促進企業財務的高效管理。

3.1 提升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會計管理人員在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了眾多的問題,一些素質較低、自控能力較差的的員工或者領導易于出現一些貪污腐敗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公平原則,十分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新時期企業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擁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能夠加強企業的核心凝聚力,使企業長期處于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圍中。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建立合理的企業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使企業的會計人員能夠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具有科學的財務判斷能力,靈活的應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進行精確的財務審核和財務監督,學會看待事情要注重本質,確保企業財務的高效利用。

3.2 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的技能培訓

企業在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對會計人員技能水平的培訓和提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工作人員在具備一定的企業財務管理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會應用財務管理軟件進行高效率、高質量財務審核和分析。企業可以通過定期的開展會計人員培訓活動或者知識講座等方式,提升會計管理人員的數據軟件應用水平和職業敏感度,客觀、公正的做出企業財務報表,反映企業財務運轉的實質。在企業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技能培訓的同時,會計人員也要加強對自身技能水平的加強,可以通過經常閱覽一些會計行業內部發展情況和新型技術理論應用情況的雜志或者報道,提升會計人員的財務管理理論基礎和專業水平,具備良好的技術應用能力。利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促進企業的高效化、科學化管理,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全球一體化步伐的不斷深入,使我國市場競爭環境更加激烈,企業若想得到長久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對會計原則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提出具體的應用方式。

參考文獻

[1]殷雪松.實質重于形式——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核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9),56~57.

[2]遲麗華,曹娜.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8),65~66.

[3]胥清,武小華,李仲春.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10),87~88.

[4]王榮林.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做好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8),45~46.

[5]胡靜波,劉金萍.謹慎性原則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協調運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存貨期末計價視角[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64~65.

[6]熊小蘭,劉啟亮.論新會計制度中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2),98~99.

作者簡介:方林(1978-),漢族,湖北人,本科,中級會計師。

猜你喜歡
企業財務管理會計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分析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會計統計發展探究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會計業務能力與企業財務管理的聯系闡釋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
全程物流管理的特點及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