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淺析

2014-05-30 21:50吳宇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鐵路隧道施工技術研究

吳宇

摘 要:城市交通的迅猛發展使得城市中的鐵路、高速公路、高架橋等交通設施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有效利用城市交通用地,出現立體交通設施的現象,公路和鐵路工程相交,因而施工情況更為復雜。本文將從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中存在的難題進行探討和研究,為以后的鐵路建設提供一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研究

前 言

當前交通運輸不管在資源還是空間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在公路相互交叉、公路鐵路相互交叉、城市道路建設很多都采用了立體交叉形式,這種形式能夠節省交通用地,但是增加了施工技術的難度。在地質條件復雜的施工環境中需要既能保證高速公路安全正常運行又要嚴格控制路面沉降,是現代鐵路、公路修建中碰到的難點。

1 淺埋暗挖施工技術

1.1 淺埋暗挖施工技術適用范圍

淺埋暗挖施工技術是隧道施工的技術,主要是在距離地表較近的地下進行各種類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淺埋暗挖主要在以下環境中比較適合:①主要適用于在明挖法、盾構法不適應的條件下,比如埋深淺(最小覆跨比可達0.2)、地層巖性差(通常為第四紀軟弱地層)的情況下。②地層的巖性比較差,存在地下水;③周圍的環境比較復雜。在人、交通、管線較少或者建筑物密集的市中心或者特殊地質區段,比如北京長安街下的地鐵修建工程,淺埋暗挖法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隨著淺埋暗挖的實踐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擴大了應用范圍,現在適應的地質環境范圍越來越廣,到非第四紀地層、超淺埋(埋深已縮小到0.8m)、大跨度、上軟下硬、高水位等復雜地層及環境條件下的地下工程中都能適用。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得淺埋暗挖法優勢得到進一步發展,淺埋暗挖技術有很強的兼容性,可以結合其他施工技術?,F在淺埋暗挖法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設計和施工力量,在施工中優化設計,實現不塌方、少沉降、安全施工等,還提高了施工質量和速度,減小了地層損失而引起的地表移動變形等環境問題,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這種施工方法為城市地下工程設計提供了良好的設計施工方法,不僅在地鐵修建中有著顯著的優越性,在鐵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中也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1.2 淺埋暗挖施工技術施工步驟

1.2.1 地層加固

保持開挖面土體穩定性是采用淺埋暗挖法的基本條件。在施工中為了不引起路面沉降或者塌方,需要加固地層。在地層中打入鋼管,然后注入水泥或化學漿液等建筑材料加固地層。地層加固后,進行短進尺開挖。一般每循環在0.5~1.0m左右。

1.2.2 超前支護

(1)超前大管棚支護

在隧道洞口設置大管棚能夠在較大地面集中荷載的隧道工程中防止地面過度沉降或者建筑物的過度傾斜。大管棚的支護施工技術較復雜,而且造價高,進度慢,超前大管棚很多時候都和鋼拱架共同組合成棚架來防止隧道拱部出現坍塌,控制高速公路地表沉降。

(2)小導管超前支護

少數情況下,施工單位會在洞內設置小導管來代替大管棚。此種工藝能夠在隧道周圍形成一個加固圈來提高圍巖自穩能力,防止坍塌。因為工藝簡單、成效快,所以很多工程中在暗挖工程全線拱部及側壁等非特殊地段使用小導管超前支護。通常使用小導管外徑為42.5mm,管厚3.5mm,而且有400mm止漿段。

(3)某工程采用大管棚和小導管兩者結合的支護來保障隧道穩定性。在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的拱部設置大管棚,管棚使用?準159,長度18m的鋼筋,密度是3根/m,搭接長度也是3m。緯二路保證隧道不會穿頂,需要在管棚施工過程中將鉆孔外插角控制在2°左右。再使用?準42的超前小導管設置在兩個鋼管之間來加強支護的力度,保證支護穩定。

1.2.3 開挖過程

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在開挖前進行實地考察,弄清施工環境的地質情況,有必要的話進行監控測量。測量圍巖變形有沒有保持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如果圍巖穩定性達到了設計標準,則在混凝土澆筑前拆除中間支護系統,拆除長度要結合仰拱澆筑的長度來決定,一般為2~3m。

1.2.4 初期支護

初期支護要保證支護體系的支撐強度合一采用工字鋼架支撐、噴射混凝土、鋼筋網、等組成復合式初期支護系統,支護參數要比其他隧道同等級圍巖的參數高。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規格為?準8,其間距為20cm×20cm,的鋼筋網來保障施工安全性。

2 明挖段施工技術

2.1 明挖法的優勢

明挖是鐵路隧道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明挖是在一定支護體系的保護下開挖基坑,然后在基坑內施作地下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方法,能夠快速組織人員、設備、材料、機械等進行施工,便于控制、保證施工安全質量和施工速度,具有適應性強、施工期段、經濟性強的優點。因為明挖法的施工工序和作業面能夠進行直觀觀察,所以可以邊施工邊檢查,能夠及時察覺安全隱患,根據施工動態定制安全措施。還能及時控制施工質量和進度,隨時調整。

2.2 明挖段施工技術步驟

2.2.1 開挖高速公路路基

路基開挖通常在隧道圓心1.5~1.6m的位置設置灌注樁頂面表格,從樁頂面的位置實施開挖。開挖邊線需要根據高速公路路基坡比來設置。

2.2.2 設置臨時施工平臺

臨時施工平臺能夠保證施工后續的各項工作,比如樁基施工、壓頂梁施工等。施工平臺要保證其質量,需要保證合格的壓實度。使用專業的壓實設備,一般工程中采用挖掘機密排碾壓的方式來保證密實度。分層壓實,壓實厚度保持在30cm左右,碾壓次數平均超過20次,碾壓均衡,防止不規則沉降的出現。

2.2.3 樁基施工

為了防止各種因素影響樁基擴孔、偏孔現象的出現,在施工前最好對樁位進行準確測量。樁位在測量時要結合適當增大到隧道軸線的距離,樁長度需要結合樁頂標高及原地面標高,注樁的穩定性確定需要結合入原狀土的深度。鋼筋搭接和損耗要求鋼筋用料的充分性,主筋之前保持20cm的距離,箍筋之間保持30cm的距離,并且預留鋼筋搭接長度,保證焊接質量。

2.2.4 壓頂梁

壓頂梁是隧道初期支護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采用混凝土或者鋼筋混凝土來增強砌體整體穩定性或者鋼筋構件的穩定性。壓頂梁首先要測量防線,澆筑混凝土墊層,再使用鋼筋進行綁扎,并且設立相應的模板,最后澆筑成混凝土砌體。

3 結束語

雖然我國隧道施工技術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地層結構單一、施工環境復雜、覆蓋層較復雜的情況下,加上鐵路隧道中列車動荷載作用下,隧道施工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為了能夠保障施工安全和環境效應,施工人員需要對各項施工條件進行深入詳細分析,確保工程施工中隧道結構的受力安全性,控制地面或者結構物的沉降保證鐵路隧道和高速公路運行的雙重安全性能。

參考文獻

[1]王濤.鐵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方案的實施及控制要點[J].今日科苑,2010(12):88~89.

[2]張鵬,譚忠盛.淺埋隧道下穿公路引起的路面沉降控制基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8,32(4):137~139.

[3]任登富.大斷面鐵路隧道下穿既有線隧道施工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11(4):148~150.

猜你喜歡
鐵路隧道施工技術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強度折減法在評價鐵路隧道圍巖穩定性問題中的應用探討
鐵路隧道開挖施工技術分析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鐵路隧道水害問題與整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