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澆預應力空心板施工技術

2014-05-30 23:48汪濟洲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汪濟洲

摘 要:華美達國際公寓地下室汽車庫頂板采用300mm厚現澆預應力空心板體系,結構梁板布置為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經過優化方案、精心組織和施工,確保了該汽車庫順利完工。

關鍵詞:汽車庫頂板;無粘結預應力空心板;鋪放與張拉;灌漿與封錨

1 工程概況

寶應華美達國際公寓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50000m2,8棟高層,地下2層,地上23~26層。整個地下均為地下室,其中主樓地下室為自行車庫,其余部分均為汽車庫。汽車庫頂植土綠化,汽車庫頂板采用300mm厚現澆預應力空心板體系。以1號樓主樓以南至2號樓汽車庫頂板為例,該板結構尺寸為128.9m×178.4m,柱網8.4×8.4m,結構梁板布置為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預應力筋采用d=15.2mm高強度低松馳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fptk=1860N/mm2;張拉端采用QM錨具,固定端采用擠壓錨。預應力筋張拉控制應力取0.7fptk=0.7×1860=1302N/mm2,不超張拉;預應力板混凝土強度為C30,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進行張拉。

2 工藝原理

(1)無粘結預應力筋由單根鋼絞線涂抹建筑油脂外包塑料套管組成,它可像普通鋼筋一樣配置于混凝土結構內,待混凝土硬化達到一定強度后,通過張拉預應力筋并采用專用錨具將張拉力永久錨固在結構中。其技術內容主要包括材料及設計技術、預應力筋安裝及單根鋼絞線張拉錨固技術、錨頭保護技術等。

(2)本工程結構平面大且較復雜,預應力筋鋪筋施工與BDF現澆空心樓板施工將叉進行,總體施工順序按照總進度計劃施工總體部署,預應力施工必須緊密配合,充分準備,合理組織,統籌安排。

張拉端設置及構造是本工程的難點問題。因柱主筋較密集且受次梁、預留洞口、柱鋼筋及后澆帶位置不利因素的影響,部分張拉端布置仍較困難。

3 主要施工方法及要點

3.1 無粘結預應力筋鋪放

(1)預應力筋下料:按照下料單長度,采用?準400mm砂輪切割機斷料,嚴禁使用電焊、氧氣切割。

(2)固頂端擠壓:擠壓機、擠壓模、擠壓套應配套使用,擠壓力應符合廠家技術要求,制作好的擠壓套末端鋼絞線應外露2~5mm。

(3)支架布置與安裝:梁內無粘結筋,按施工翻樣圖確定無粘結筋各控制點距梁底模的距離(注意扣除預應力筋半徑),標記于梁箍筋兩側,然后采用?準10鋼筋與箍筋點焊牢固;板內的無粘結筋采用通長鋼筋,預制馬鐙控制預應力筋曲線位置。

(4)錨墊板、螺旋筋的安裝:張拉端墊板應緊貼端模相應位置,錨墊板應與非預應力筋電焊固定,螺旋筋均應緊靠錨墊板并固定,可點焊在墊板或非預應力筋上。

(5)無粘結預應力筋單根穿束,鋪放時要按編號對號入座,將無粘結筋的張拉端從固定端錨墊板位置或某一端順支架(馬鐙)位置穿入梁(板)內,從張拉端錨墊板穿出,模板外的長度不宜少于300mm。然后整理無粘結筋使其全長順直平行,不扭絞,最后與支架(馬鐙)逐點綁扎牢固。

(6)對局部破損的外包層,可用水密性膠帶進行纏繞修補,膠帶搭接寬度不應小于膠帶寬度過/2,纏繞長度應超過破損長度,嚴重破損的應予以報廢并更換。

(7)無粘結筋鋪放完成后,安裝張拉洞口模板,并由專人檢查無粘結筋的編號、破損、位置和外露長度等,經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進行鋪放隱蔽驗收和工序施工質量驗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無粘結筋的數量及鋪放位置;

②采用鋼卷尺檢查預應力筋束形控制點的豎向位置偏差。

③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定伴應牢固,澆注混凝土時不應出現移位和變形;

④端部的承壓錨墊板應垂直于預應力筋。

⑤內埋式固定端墊板不應重疊,錨具與墊板應貼緊;

⑥無粘結預應力筋的護套應完整,局部破損處應采用防水膠帶纏繞緊密。

⑦張拉時要求實測伸長值與理論計算伸長值的偏差應在(-6~+6)%范圍之內,超出時應立即停止張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之后再繼續作業。預應力筋產生斷絲和滑移數量不得超過規范要求。

3.2 預應力筋張拉

3.2.1 張拉前的準備

(1)張拉前應根據書面的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其強度應達到設計要求的張拉強度;沒有書面的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禁止張拉。

(2)張拉應配有380V/20A的電源接線板,電纜線的長度應能使接線板到達各構件的兩端。

(3)按照設計圖紙要求,計算出預應力筋張拉伸長值以及預應力筋張拉力。

(4)對所用張拉設備進行校驗、檢修,確保機具能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5)千斤頂張拉設備由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負責進行標定,并出具相應的標定報告,使用期限為6個月。

3.2.2 張拉控制應力與張拉程序

(1)按設計要求預應力筋張拉控制應力為:

0.7fptk=0.7×1860=1302N/mm2

(2)預應力筋張拉程序如下:

0→0.1σcon(量初值)→σcon(量終值)→錨固

3.2.3 預應力張拉順序

(1)總體張拉順序

總體上應按照先板后梁,先次梁后主梁,遵循對稱的原則進行張拉。

(2)梁板內預應力筋張拉順序

本工程面積大,施工段多,預應力張拉應根據板的澆筑順序,按后澆帶位置分區張拉。每區內的預應力筋在該區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按照對稱原則張拉。

3.2.4 張拉操作要點

(1)安裝錨具前必須把板端埋件清理干凈,先裝好錨板,后逐孔裝上夾片。

(2)錨具安裝時,錨板應對正,夾片應打緊,且片位要均勻。

(3)安裝張拉設備時,千斤頂張拉力的作用線應與預應力筋末端的切線重合。

(4)張拉理應先從零加載至量測伸長值起點的初拉力,然后分級加載至所需張拉力;

(5)張拉時,要嚴格控制進油速度,回油應平穩。

(6)張拉過程中,應認真測量預應力筋的伸長,并作好記錄。

3.3 灌漿與封錨

(1)預應力筋張拉后切除多余的鋼絞線,預應力筋切割后露出錨具夾片外的長度不宜少于預應力筋直徑的1.5倍,且不宜少于30mm,最后用同強度細石混凝土封堵張拉端洞口。澆筑時,注意保護已張拉錨固的錨具,不得直接震搗錨具。

(2)灌漿孔道應壓水清洗干凈,并檢查灌漿孔、出氣孔是否與預應力筋孔道連通,否則,應事先處理。

(3)預應力筋張拉完后應盡早進行孔道灌漿,以減少預應力損失,孔道內水泥漿應飽滿、密實。

(4)灌漿壓力一般為0.4~0.6MPa。

(5)灌漿順序應先下后上,避免上層孔道漏漿把下層孔道堵住,待排氣孔冒出濃漿后,即堵死排氣孔,再壓漿至0.6MPa,保持1~2min后,即可堵塞灌漿孔。

(6)錨具的封閉保護應符合設計要求。

(7)制作試塊并注意養護。

4 結束語

本項目部雖然是第一次施工現澆預應力空心板體系,但經過精心編制方案和組織施工,對無粘結預應力的施工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為二期的地下汽車庫的施工打下了技術基礎。該項目被評為“2012年度揚州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參考文獻

[1]《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CJ85-92.

[2]《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2.

[3]《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0.

[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江蘇人民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