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度脾破裂的臨床保守治療及其臨床護理體會

2014-05-30 05:11程紅梅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非手術治療護理

程紅梅

【摘要】 目的 探討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近3年15例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及護理臨床資料。結果 臨床治療療效滿意,無中轉手術治療病例。結論 加強護理工作對保證療效和減少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脾破裂;非手術治療;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65-02

脾作為腹部內臟最容易受損的器官,在腹部閉合性損傷中,脾破裂占20%-40%[1]。隨著對脾臟功能的深入研究及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不影響搶救生命的前提下,積極進行保脾性非手術治療已成為共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8——2010年間共收住15例脾破裂患者行非手術治療,其中男性11名,女性4名,年齡6-52歲,平均37歲。均為腹部閉合性損傷致單純脾破裂急診入院,經非手術治療后治愈出院,其中1例住院期間發生再次出血但無一例中轉開腹手術治療。平均住院22天,所有患者隨訪均在1年以上,無假性脾囊腫等并發癥發生。

1.2 診斷依據 ①明確外傷病史特備是左上腹或左腰部;②B超或CT檢查確診脾破裂;③生命體征變化;④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下降);⑤腹膜腔穿刺抽出不凝血。⑥選擇性動脈造影診斷

1.3 治療措施 ①絕對臥床7-14天,盡可能減少體位改變;②快速補充血容量;③對癥輸血,止血藥物以及抗生素等治療;③監測體溫、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以及腹部體征等的變化。

1.4 護理措施 ①積極參加搶救,嚴密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②保持通暢輸液,并做好中轉手術治療的準備;③加強基礎及生活護理,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④進行心理輔導,穩定病人的情緒,使其能夠主動配合治療。

2 討 論

2.1 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指征 隨著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檢測技術以及監測設備應用臨床,脾破裂非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斷提高。夏穗生[2]指出非手術治療的適應證應嚴格控制在:①年齡<50歲;②非開放性鈍挫傷;③僅外傷,無其它腹內臟器損傷;④血液動力學穩定,輸血不多于2-4單位,檢查指標穩定,無凝血障礙,B超觀察血腫不擴大;⑤臨床癥狀逐漸好轉,實際上是傷情不重的脾包膜下血腫或輕度的脾實質撕裂傷。采用非手術療法治療脾破裂后,可因脾包膜下血腫的包膜破裂,或破裂的裂口因鄰近器官、大網膜、凝血塊的壓塞作用突然除去而發生遲發性大出血,可發生在傷后近日或數日、數周之后,具有更大的危險性。有時需被動性中轉手術療法。多數學者認為非手術療法應嚴格臥床8天,住院3周,3個月內少活動,長期監測有無假性脾囊腫形成。本組病例基本以上述指征為依據選擇并治療,其中1例住院期間發生再次出血但無一例中轉開腹手術治療,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經1年以上隨訪,均無假性脾囊腫等并發癥發生。

2.2 護理工作的分期及重點 危險期:患者初入院時病情危重,需迅速建立多條靜脈輸液通路,確保通暢輸液,以便快速補充血容量以及各種藥物的應用。須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熟練應用監測設備,密切觀察并記錄體溫、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和尿量等數據以及患者意識、腹脹、腹痛等變化;確保胃管和尿管引流通暢;隨時做好中轉開腹手術準備;給與患者心理疏導緩解其恐懼、焦慮心情,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明確病情,有助于個更好地配合治療工作。

平穩期:大約為入院1周后,此時患者病情已基本趨于平穩。護理工作中心將由積極搶救轉到基礎及生活護理:①患者仍須絕對臥床,減少活動,特別是劇烈活動,向病人說明其意義和此期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患者雖已經停止生命體征的監測,但每日至少記錄患者體溫、心率、血壓、呼吸、大小便以及腹部體征等情況兩次;③加強基礎和生活護理。每2小時由多名護士協助病人緩慢翻身,并進行皮膚護理,按摩受壓和下肢部位,防止褥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加強口腔護理,配合霧化吸入幫助病人咳痰,避免發生墜積性肺炎、口腔感染等并發癥。本組病例中1例出現住院期間再出血情況,究其原因,考慮與未經允許擅自下床活動有關,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與病人溝通不夠充分。

2.3 護理體會 脾臟血運豐富,組織脆弱,容易遭受外傷,尤其是在腹部閉合性損傷中,脾破裂位居首位,主要危險在于大出血。單純脾破裂的死亡率約為10%[3]。治療有手術行脾切除術和非手術治療兩種方法。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護理工作存在較大差異:①外傷行脾切除術的患者雖開始病情多較危重,但術后恢復一般較快,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開始雖病情多較輕,卻療效較為緩慢,發生再出血的機會較大;②脾破裂如行非手術治療,對于病情的監測,特別是腹腔出血的監測,通常情況僅能通過行床旁B超來完成,不能做到實時監測,所以在護理中我們只能通過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尿量以及腹部體征變化來判斷病情變化,這也就需要我們做到精心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將病人的情況及時準確告知經治醫師,調整治療方案,以利于病情的恢復;③就出院指導:外傷行脾切除術的患者出院后仍須定期復查血常規,監測血小板水平,必要時行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防止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出院后2-3個月仍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遭受外力撞擊,減少再出血風險。定期來院復查,觀察脾破裂愈合情況以及是否發生并發癥。

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較經典的脾切除術治療的風險相對較大,對臨床護理工作要求也更高。加強護理工作對保證療效和減少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孝平.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38-539.

[2] 夏穗生.現代脾臟外科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3-65.

[3] 吳孟超.黃家駟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30-1331.

猜你喜歡
非手術治療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兒童慢性鼻竇炎非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研究
非手術治療在Ⅳ級 Ⅴ級閉合性肝破裂中臨床應用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40例臨床觀察
成人鈍性脾損傷非手術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研究
高頻電凝與非手術治療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療效觀察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