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4-06-12 18:17李旭光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11期
關鍵詞:效果分析

李旭光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心理干預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在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64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人性化心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常規。采用精神病病恥感量化表、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測量表進行測評,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病恥感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人性化心理干預能有效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提高其生活質量,促進康復,為其及早融入社會提供了理論和精神支持。

[關鍵詞] 人性化心理干預;精神病患者;病恥感;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b)-01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ic patient. Methods 64 cases of psychiatric pati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huma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traditional nursing routine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The mental illness stigma quantization table,psychiatric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scale were used in psychiatric patient.Stigma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stigma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Huma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igma of mental pati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promote healing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for psychiatric patient into society.

[Key words] Huma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sychiatric patient;Stigma;Effect analysis

病恥感是指患了某種疾病而表現出一種特殊的內心恥辱的心理體驗,是一種負面情緒體驗,這種情緒體驗直接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疾病康復[1]。由于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普通存在,使精神病患者焦慮、抑郁加重,不僅影響其遵醫行為和治療方式,而且嚴重影響其疾病的康復和回歸社會。對精神病患者而言,病恥感是影響生活質量提高的最大障礙,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近幾年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由于其影響病恥感的原因相當復雜,相關因素尚在進一步研究,對于病恥感的護理干預措施制訂不能一概而論,本研究主要觀察人性化心理干預對精神病患者病恥感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精神衛生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64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19~70歲,平均(41±3.5)歲;平均病程(9.5±36.8)個月。對照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18~71歲,平均(41±3.5)歲;平均病程(10.15±35.05)個月。兩組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學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參與調查時均在疾病恢復期;年齡>18周歲;有一定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護理常規,做好患者入院護理、基礎護理、一般專項護理、遵醫囑給予用藥指導和飲食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人性化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疾病常識宣教:包括精神病的定義、治療、康復、護理等,由資質和治療經驗豐富的臨床主治醫師或主管護師、護士長以講課和幻燈片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知識教育,每次不少于30 min,強調心理暗示作用、家屬共同參與、制訂個性化心理干預計劃;②人性化心理干預:由責任護士一對一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自身原因和實際情況制訂護理計劃,并要求家屬參與共同實施,保證患者身心愉快;③強化認知功能和理念:規勸患者正視現實,重建正確觀點,使患者正確思考自身疾病,逐步恢復自知力和自控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對及早恢復社會功能有很大幫助;④集體進行心理治療:每次組織10例以上的專訪和座談,每周討論1個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達到應付自如的回答,應用多媒體和互聯網進行知識交流和溝通,尋找解決病恥感的方法,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講究方式方法,學會控制情緒,減少自責和易怒感,增加自信心和自我保護能力;⑤社會技能訓練:由專職護理人員進行工休座談,從事文體及娛樂活動,讓患者之間溝通,鼓勵患者交友,對于成績突出者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⑥家庭支持和健康教育[2]: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每月進行1次心理干預,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告知家屬精神病可防可治,不要輕言放棄,讓家屬明白家人的態度對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起決定性的作用,鼓勵家屬多探視,與患者進行親情交流,讓患者找到歸屬感,對于長期應用的藥物治療,家屬要起到監管和督促執行的功能,制訂電話回訪制度,定期隨訪。endprint

1.3 評價標準

①采用專門針對精神病患者制訂的病恥感測量表測評患者病恥感,共28個條目,分為3個項目,Ⅰ為歧視因子12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疾病而受到的歧視程度,包括社會偏見的歧視壓力和患者自我感受的壓力;Ⅱ為病情掩飾因子10個條目:評估患者在他人面前的掩飾程度和掩飾技藝;Ⅲ為積極效應因子6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社會偏見帶來的變動和不公,患者采取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及表現出的豁達和接受的感情,量表總分為3個分量表得分之和,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病恥感越嚴重,癥恥感體驗越強烈。②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分為5個等級,0~4分值,共33個項目,通過總分評定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反之亦然。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進行測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有學者在不同時期對精神病的研究中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有較高水平的病恥感[3]。如何減低患者的病恥感,讓其正視現實,端正就診態度,提高遵醫行為;如何減少精神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障礙,對其康復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與袁勤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變患者不正確的認知感[5]。受過理論培訓的患者從心理上有了精神的支柱和安慰,有了振作的依托性和理論支持。本文通過團體講座、疾病交流、人性化的一對一心理疏導、技能訓練、家庭的參與、健康教育等方式,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陰影,加深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從而多角度認識自我,促進自知力,給自己一個正確評價,提高其自尊心,降低其病恥感,強化訓練其應對能力和認知功能[6]。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其自信心[7]。精神病患者有過分的自尊、偏激行為和想法,得不到正常宣泄會導致其走極端,如精神病患者更渴望平等對待,更渴望自由、自尊,希望出院后不受歧視和另眼相待,能得到社會環境的足夠支持,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產生矛盾、接納和排斥產生沖突,成為其心理矛盾新的沖突點[8]。精神病患者在藥物治療時,一定要因人而異進行精神疏導,進行社會技能的康復訓練和指導,幫助其改變認知態度,正確的自我定位,提高其生活質量[9]。

綜上所述,人性化心理干預能有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呂素紅,張宣,孫紅俠.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3):6-8.

[2] 張衛星,杜紅蓮,張蔚藍.心理干預對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和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132-133.

[3] 劉艷.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16-3719.

[4] 袁勤,陸紅英,朱雪梅,等.精神分裂癥康復期住院患者病恥感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22-2125.

[5] 陳玲玲,王秀花,任志斌,等.心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13):41-42.

[6] 賈春嵐.針對性心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14-15.

[7] 丁雪.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4(12):7127.

[8] 葉佳.人文關懷在精神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2):192-193.

[9] 耿峰,董毅,Michael King,等.精神疾病病恥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5):343-346.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

1.3 評價標準

①采用專門針對精神病患者制訂的病恥感測量表測評患者病恥感,共28個條目,分為3個項目,Ⅰ為歧視因子12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疾病而受到的歧視程度,包括社會偏見的歧視壓力和患者自我感受的壓力;Ⅱ為病情掩飾因子10個條目:評估患者在他人面前的掩飾程度和掩飾技藝;Ⅲ為積極效應因子6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社會偏見帶來的變動和不公,患者采取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及表現出的豁達和接受的感情,量表總分為3個分量表得分之和,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病恥感越嚴重,癥恥感體驗越強烈。②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分為5個等級,0~4分值,共33個項目,通過總分評定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反之亦然。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進行測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有學者在不同時期對精神病的研究中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有較高水平的病恥感[3]。如何減低患者的病恥感,讓其正視現實,端正就診態度,提高遵醫行為;如何減少精神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障礙,對其康復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與袁勤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變患者不正確的認知感[5]。受過理論培訓的患者從心理上有了精神的支柱和安慰,有了振作的依托性和理論支持。本文通過團體講座、疾病交流、人性化的一對一心理疏導、技能訓練、家庭的參與、健康教育等方式,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陰影,加深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從而多角度認識自我,促進自知力,給自己一個正確評價,提高其自尊心,降低其病恥感,強化訓練其應對能力和認知功能[6]。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其自信心[7]。精神病患者有過分的自尊、偏激行為和想法,得不到正常宣泄會導致其走極端,如精神病患者更渴望平等對待,更渴望自由、自尊,希望出院后不受歧視和另眼相待,能得到社會環境的足夠支持,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產生矛盾、接納和排斥產生沖突,成為其心理矛盾新的沖突點[8]。精神病患者在藥物治療時,一定要因人而異進行精神疏導,進行社會技能的康復訓練和指導,幫助其改變認知態度,正確的自我定位,提高其生活質量[9]。

綜上所述,人性化心理干預能有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呂素紅,張宣,孫紅俠.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3):6-8.

[2] 張衛星,杜紅蓮,張蔚藍.心理干預對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和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132-133.

[3] 劉艷.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16-3719.

[4] 袁勤,陸紅英,朱雪梅,等.精神分裂癥康復期住院患者病恥感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22-2125.

[5] 陳玲玲,王秀花,任志斌,等.心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13):41-42.

[6] 賈春嵐.針對性心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14-15.

[7] 丁雪.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4(12):7127.

[8] 葉佳.人文關懷在精神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2):192-193.

[9] 耿峰,董毅,Michael King,等.精神疾病病恥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5):343-346.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

1.3 評價標準

①采用專門針對精神病患者制訂的病恥感測量表測評患者病恥感,共28個條目,分為3個項目,Ⅰ為歧視因子12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疾病而受到的歧視程度,包括社會偏見的歧視壓力和患者自我感受的壓力;Ⅱ為病情掩飾因子10個條目:評估患者在他人面前的掩飾程度和掩飾技藝;Ⅲ為積極效應因子6個條目:評估患者由于社會偏見帶來的變動和不公,患者采取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及表現出的豁達和接受的感情,量表總分為3個分量表得分之和,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病恥感越嚴重,癥恥感體驗越強烈。②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分為5個等級,0~4分值,共33個項目,通過總分評定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反之亦然。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3個月進行測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病恥感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有學者在不同時期對精神病的研究中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有較高水平的病恥感[3]。如何減低患者的病恥感,讓其正視現實,端正就診態度,提高遵醫行為;如何減少精神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障礙,對其康復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恥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與袁勤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變患者不正確的認知感[5]。受過理論培訓的患者從心理上有了精神的支柱和安慰,有了振作的依托性和理論支持。本文通過團體講座、疾病交流、人性化的一對一心理疏導、技能訓練、家庭的參與、健康教育等方式,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陰影,加深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從而多角度認識自我,促進自知力,給自己一個正確評價,提高其自尊心,降低其病恥感,強化訓練其應對能力和認知功能[6]。人性化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其自信心[7]。精神病患者有過分的自尊、偏激行為和想法,得不到正常宣泄會導致其走極端,如精神病患者更渴望平等對待,更渴望自由、自尊,希望出院后不受歧視和另眼相待,能得到社會環境的足夠支持,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產生矛盾、接納和排斥產生沖突,成為其心理矛盾新的沖突點[8]。精神病患者在藥物治療時,一定要因人而異進行精神疏導,進行社會技能的康復訓練和指導,幫助其改變認知態度,正確的自我定位,提高其生活質量[9]。

綜上所述,人性化心理干預能有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呂素紅,張宣,孫紅俠.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3):6-8.

[2] 張衛星,杜紅蓮,張蔚藍.心理干預對精神疾病病人病恥感和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132-133.

[3] 劉艷.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16-3719.

[4] 袁勤,陸紅英,朱雪梅,等.精神分裂癥康復期住院患者病恥感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22-2125.

[5] 陳玲玲,王秀花,任志斌,等.心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13):41-42.

[6] 賈春嵐.針對性心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病恥感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14-15.

[7] 丁雪.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4(12):7127.

[8] 葉佳.人文關懷在精神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2):192-193.

[9] 耿峰,董毅,Michael King,等.精神疾病病恥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5):343-346.

(收稿日期:2014-03-04 本文編輯:李亞聰)endprint

猜你喜歡
效果分析
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產后出血效果分析
分析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
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療效對比
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商(2016年1期)2016-03-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