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會搬遷:贏者通吃的誘惑

2014-06-25 10:27唐筠
晚晴 2014年5期
關鍵詞:省會省政府石家莊

唐筠

1968年1月30日,農歷大年初一,天氣晴卻寒冷。一大清早,一支由25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從保定市區悄悄出發,一路向南。

車里坐著的都是河北省的高級干部們。他們中有些來自省委省政府,有些來自省軍區,有些來自各直屬單位。每個人都神情肅穆,一路無言。身后這座華北古城找不到往年春節時的喜慶氣氛,到處彌漫著劍拔弩張的躁動。起因是幾天之后,它將不再是河北省的省會。

這是保定市第二次被剝奪省會的地位,起因是一個倉促又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左右保定和石家莊這兩座城市命運的,是兩條鐵路線,是所謂的工業基礎,但更重要的是一份軍方報告。

此前的兩年時間里,持續的武斗讓設在保定市的河北省軍政機關無法維持日常工作。1月16日至28日,北京軍區在京召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籌備會議,會議認為,石家莊市的“工人階級隊伍比較堅強,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會后,北京軍區代司令員鄭維山和政委李雪峰向中央呈送了報告。

自提出申請至得到批準,再到大年初一搬遷、大年初五宣布革命委員會成立,河北省省會的遷移前后僅用了七天。旁

建國后,先后有數十座曾經的省會城市被“遺棄”。

其中既有開封、保定、吉林這樣歷史上長期作為地區中心的古城,又有南充、泰州、承德這些今天的四線小城。

要當省會,首先要有省一級的行政區劃。建國后,中國最多時共有53個省級行政區,因此就比現在多了近20個“省會名額”。當時,在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之間,還有六大區這一行政級別。

1954年是中國行政區劃變動最大的一年。六個大區全部撤銷,11個直轄市先后劃歸到省,一些省份合并或撤銷。幾座自南宋時期“行省”概念出現后就長期作為行政中心的城市——如開封和安慶,也讓位于一些歷史不足半個世紀的新興城市。

從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的例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行政中心的甄選邏輯。

在丟掉省會頭銜后的幾十年里,開封市市民曾一直憤憤不平地抱怨:鄭州能成為省會,完全是因為地理優勢——京漢、隴海鐵路在此交會。這一猜測,也在后來陸續公開的檔案資料中得到了印證。

1952年8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提請當時的中南大區軍政委,提出把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報告中只用寥寥幾句就寫清了理由:“……開封市位置偏于全省東部,指導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鄭州市則為中原交通樞紐……”

不到兩個星期,報告得到大區批準,一個月后,中央政府復函同意。

能最終成為省會,鄭州最該感謝的人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主持修建京漢鐵路時,黃河大橋的選址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張之洞考慮到開封市海拔高度低于黃河河床,水患嚴重,最終在比利時專家的建議下選址鄭州。再后來,東西走向的隴海線開通,與京漢線交會于鄭州??梢哉f,早在半個世紀以前,鄭州取代開封就已經埋下伏筆。

基于類似的原因,在1954年的行政區劃大調整中,三座“火車運來的城市”——長春、哈爾濱和合肥,分別取代了吉林、齊齊哈爾和安慶成為各省的省會。

更改行政區劃,往往只需一紙公文,而實際執行中,在物理上遷移一省政府成千上萬名干部群眾的工作地點,卻并非易事。

省會遷移前,河南省和鄭州市達成一致意見。省政府辦公用房、職工宿舍、醫院和部隊的營房等由河南省負責;而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加上郵政、銀行、書店、商業和浴室這些配套設施則歸鄭州市承擔。1953年,當時還未撤銷的內務部致電河南省省政府,詢問省會遷移進度。省政府回應說,由河南省負責的項目進展不是很順利,先開工建設的主要是平房宿舍,辦公大樓還在設計,因此遷移時間無法確定。

鄭州這座新興省會的建設過程,可以看成是那個時代重點城市的規劃模板。一位名叫穆欣的蘇聯專家為這座城市畫出藍圖:以火車站作為城市大門,以火車站至省政府辦公大樓的馬路為主軸線,讓所有人一下火車就能看見省政府大樓;再由主軸線向周圍輻射出主要道路,放射式的格局很像莫斯科——雖十分壯觀,但幾乎所有的道路都是東北、西南走向的。

1954年春,當時的河南省省委第一書記潘復生來到鄭州,他指出了問題所在——中國人喜歡正北正南的朝向,不能照搬莫斯科。規劃圖調轉45度,成了一個標準的“棋盤”,城市建設隨之改換了格局。

一場圍繞省會的拉鋸戰——尚未結束與鄭州一樣,石家莊也“生長”在鐵路線的交會處。但河北省省會最終從保定遷往石家莊,不論過程還是原因都不像河南省省會遷移那么簡單。建國后,保定兩次成為河北省省會,又兩次被“遺棄”,只有廣西省桂林市有過類似的遭遇。

1954 年,在第一次省會遷移大潮中,河北省就曾請示將省會遷往石家莊市,并預計用三年時間建成新省會。請示獲得批準。然而一年后,在中央“厲行全面節約,反對一切浪費”的要求下,搬遷暫緩。

但省會第一次搬遷并沒有等待太久。1958年,直轄市天津被降級劃入河北省,河北省人大決定將省會轉遷天津。

當時正值“大躍進”的啟動階段,苦于工業基礎落后、缺乏帶動城市的河北省得到了一個順理成章的新省會。

全省上下很快行動起來,但與河南省的上下聯動不同,河北省很多部門對搬遷表現得并不積極:省話劇團、歌舞團、戲曲團等許多文藝單位就沒有搬到天津。它們的選擇頗有先見之明——1966年,天津市又改為中央直轄市。河北省省會在八年之后重回保定。

省政府和直屬各部門在天津的八年時間里機構擴大,人員增多,遷移難度自然大過八年前。甚至一直到今天,回遷工作依然沒有全部完成——在天津成立的河北音樂學院(后改名天津音樂學院)留在了天津市,河北省此后再沒有屬于自己的音樂高等院校;河北工業大學也留在了天津市,也就是說,天津市區至今仍有一所歸河北省主管的211大學。

因為當時保定市區住房緊張,難以容納全部省直單位,一些廳(局)還搬到了保定市周圍各縣辦公:省商業廳搬到了定縣(今定州市),團委則搬到了清苑縣。endprint

實際上,建國之后搬遷次數最多、搬遷動議最頻繁的就是河北省省會。

兩年后,因武斗導致的長期混亂局面,河北省省會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倉促間搬往石家莊。與保定冷清的春節氣氛截然不同,1968年2月3日,農歷正月初五,石家莊人用鑼鼓和彩旗慶祝新的革命委員會成立,迎來了足足遲到了11年的省會稱號。

這還不算完。之后的日子里,河北省省會回遷保定的消息還是不時傳出。1970年,毛澤東到南方視察時路過石家莊,還特意找到省革委會負責人李雪峰,詢問省會是設在石家莊好還是設在保定或天津好。李雪峰回答說:“石家莊離太行山近,太行山很深,還是在石家莊好?!?/p>

毛澤東聽罷沒有明確表態。

僅僅過了一年,新一屆省革委會領導又向中央請示,提出要將省會遷回保定。最終,周恩來的批示終結了省會在三座城市間搖擺的歷史:“河北省省會不要再遷?!?/p>

省會被火車和汽車運往別處,老省會城市幾乎瞬間陷入沉寂。

沒做過省會的城市無法理解開封和保定的落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封和鄭州人口大致相當,而今天,鄭州市總人口是開封的兩倍,經濟總量是開封的近五倍。不做省會,不僅得不到來自本省和中央的資金扶持和政策傾斜,甚至連高速列車都會呼嘯而過,不做短暫的停留。

原因很簡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除了外交、國防、金融、貨幣等少數職能由中央政府承擔外,不少職能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下由中央和省級行政機關共同承擔。省政府的權力范圍,甚至與一些歐元區小國的中央政府相差不大。

這就讓省會城市承載了太多功能。所謂省會,原來只是指行政中心,即省政府所在地,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省會城市都在或短或長的歷史中被傾力打造成本省的經濟中心兼文化中心,不論它們成為省會之前的地位如何。最近幾年,省會城市掌控的資源優勢甚至超出以往:如西安和長沙,最高峰時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的比例接近40%。

2011年,《四川日報》和《成都日報》對同一則新聞的報道,無意中透露出省會城市的資源集中度。這兩篇關于全球500強企業在四川落戶的新聞,一篇提到落戶四川省的有189家,另一篇提到落戶成都市的也是189家。也就是說,大企業走進一個省,省會城市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而美國排名前十的大企業里,不但沒有一家把總部設在首都華盛頓或經濟中心紐約,也沒有任何一家的總部位于州首府。endprint

猜你喜歡
省會省政府石家莊
A Trip to Xi’an
省政府2019年立法計劃出爐
省會攻略
梁叢
抗戰時期江西省會遷駐泰和概述
省會黨報評論的責任與情懷
40名西班牙市長帶行李討債
石家莊衡水商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