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加強無線指標分析的思考

2014-06-28 16:05方波
移動通信 2014年5期
關鍵詞:終端無線指標

方波

1 引言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各種基于移動終端的應用及軟件如雨后春筍?;谝苿踊ヂ摼W的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已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無論是拼搏多年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的電信運營商,抑或是小微企業,都考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所突破。

簡單地說,移動互聯網是用戶通過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使用互聯網業務。所以移動互聯網涉及四大環節:移動設備、無線接入網、核心網和各類業務系統。上述四個環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在演進和發展,例如手機終端從功能機向智能機演變,智能機的操作系統具備良好的開放性,可供第三方開發新的應用;移動通信網經歷了從3G向4G的演進,無線下載理論速率從TD-S的2.8Mbps提升到TD-LTE的約80Mbps,核心網也逐步融合;互聯網業務更是百花齊放,而且業務的提供模式、業務數據的呈現模式也都在向智能終端適配。

可以看到,從終端到網絡、從網絡到業務系統都發生了“改變”,這些系統性的改變給無線網絡運行質量指標(后文簡稱“無線指標”)分析帶來了許多“變化”。對于這些變化,在指標分析中要給予關注和重視,以適應新的網絡質量分析需求。

2 無線指標分析發生的變化

傳統的電信網是“封閉”的,資源是“獨占”的,而互聯網的理念是“開放”、“資源共享”;兩種網絡融合形成了移動互聯網,顯而易見,其IP網的特征更加明顯,網絡傳送的是流量,而不再是基于電路交換的語音。由于終端的能力提升,用戶可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使用互聯網服務;因此,用戶的行為特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之帶來的就是“流量”的爆發式增長。這一步的演進關鍵是4G,據相關單位預測,到2018年全球4G移動數據每月流量將達8艾字節,約占移動數據總流量的51%。那么,無線網絡質量分析應該考慮從面向電路交換的語音通信分析向面向包交換數據業務分析的轉變,這或許是探討諸多改變的一個基準。

移動互聯網具備“革命性”,無線指標分析涉及的主題很多,下文僅選擇3個方面進行探討:

2.1 指標類別和分析側重點的變化

傳統業務特征下,用戶希望“電話打的通、聽得清、不掉話、不漏接電話”。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更頻繁地使用基于互聯網的服務,例如在線聽歌、在線看視頻、查資料或看新聞,他們希望“能快速接入網絡,網絡永遠可用,訪問業務快,頁面刷新快,視頻音頻清晰流暢”等。用戶的期望發生了變化,其實也意味著無線指標分析和保障的重點相應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1)在對GSM網絡、3G網絡的CS域進行質量分析時,無線接通率、無線掉話率等關鍵性能指標很受關注。移動互聯網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用戶的實際感知,因此,要重點評估吞吐率、時延、丟包率和抖動。另外,為了獲得用戶的實際體驗,相關單位已研發了基于手機的測試軟件,例如該軟件可測試常用網站頁面的加載時長、加載速率。

(2)移動互聯網下,用戶對于“掉線”往往感受不明顯(例如看視頻、查資料;語音業務除外);那么,掉線后只要能及時恢復鏈接就行。所以對于數據業務的指標評估,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掉線率,還要考慮無線連接的重建比率、重建成功率和重建時長等。

(3)4G引入了OFDM技術,LTE中的無線資源是動態“調度”的,無線資源的管理和分配更加靈活多變,并且無線資源利用率評估是網絡性能分析、網絡擴容等工作的重要依據;所以在4G中對無線利用率的評估應該更加細致,不僅要區分上行利用率和下行利用率,還要能分信道進行統計,而且要能把業務信道和控制信道的利用率都計算出來(以上行PUSCH/下行PDSCH為例,要能分別統計控制面和用戶面的利用率)。

(4)無線指標是分析無線網絡的“標尺”,如果指標取值的高或低與用戶實際感知不一致,說明指標取值有可能不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網元統計數據的質量核查與保障非常重要。

(5)端到端的質量分析是發展趨勢,單純的無線指標分析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式。應該考慮跨網元、跨接口,設計與定義端到端的評估指標。

2.2 指標分析粒度和維度的變化

傳統的無線指標分析較多地關注小區粒度的性能,無線優化的基本單元是小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理論帶寬接近百兆,而用戶的業務需求是有差異的,并非所有的業務都需要那么高的帶寬,因此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級別的服務是有意義的,這也就是QoS。為此要在分析的粒度和維度上有所深化,體現在如下幾點:

(1)分析的粒度要能細化到業務級,即分QCI(QoS Class Identifier)進行無線接通率、E-RAB掉線率、吞吐率等的分析。當然,如果手段支持的話,能夠區分用戶終端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分析則更有意義。

(2)用戶需求雖然有差異,但是相同用戶在不同地點的業務體驗要一致,如果相同的業務在城市A的用戶體驗好,在城市B的用戶體驗差,這樣會嚴重影響客戶滿意度。為此,指標分析工作不僅要分QCI進行,同時要確保QCI的指配和相關參數設置在全網是一致的。

(3)由于4G的關鍵技術在于物理層和MAC層,為了分析4G的性能(例如:無線資源利用率、各種傳輸模式的性能),需要更多地關注物理層和MAC層的性能統計,這給性能統計計數器的設計和研發帶來了挑戰。另外,要分QCI進行KPI分析,計數器的數量也會成倍增加。如何理解和使用好各類計數器,如何保障計數器的準確性也是指標分析工作面臨的問題。

(4)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特性更加明顯,無線指標分析不僅要能評估“某一片區域的網絡質量”,還要能夠評估“某一類業務的質量、某幾個用戶的質量”,同時還要支持上述多個維度的透視分析。

2.3 設備差異性分析的變化

設備功能實現的差異在傳統指標分析中容易被忽略,但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設備商對規范的理解和產品實現的差異,會嚴重影響產品的性能,進而影響到網絡的性能,最終影響的還是用戶體驗。設備差異性可以歸納為下述幾種情況:endprint

(1)核心功能實現算法存在差異。以無線資源管理為例,資源的調度算法是私有的,各廠商的實現會存在優劣,算法的優劣對用戶的體驗、無線資源利用率都會產生影響。

(2)計數器的設計存在差異。例如“RRC連接建立請求次數”,有的廠商統計的是不含重發的,有的則是含重發的,這種差異直接影響到了“RRC連接建立成功率”的指標取值。

(3)目前很多城市存在不同設備商的設備,在無線指標分析上不僅僅要關注整網的質量指標,還要關注不同設備商、不同設備版本的質量差異。由于設備實現的差異,不同設備商的指標取值可能并不具備直接的可比性,而比較相同廠商在不同城市的質量則更有意義。

(4)據相關單位預測,2014年中國4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7 000萬部,是2013年的15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終端以及互聯網服務器的數量非常多,在用戶使用業務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終端軟硬件故障或者互聯網服務器故障等情況;但是,用戶看到的信息提示往往是網絡連接問題。也就是說,終端或者應用服務器的問題往往會被轉嫁到網絡上。所以要考慮如何能夠更快更好地將網絡問題、終端問題、應用服務器的問題區分開,并告知用戶,然后再有針對性地解決。

3 總結

前面提到了諸多“變化”,不過無線指標分析工作更應重視那些“不變”的東西,因為這些是保障網絡質量的基礎和原則。例如,在網絡建設和優化階段,要關注“射頻KPI和業務KPI”,關注無線信號的強度、覆蓋、干擾等指標,努力做到無縫覆蓋,并減少干擾??梢酝ㄟ^路測來分析主/被叫接通率、掉話率等,在網絡有足夠的業務量時,再基于網絡計數器開展網絡質量分析。

無論如何,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改變了用戶的行為特征,行為特征的改變則影響到了無線指標分析的關注點。雖然變化巨大,但是網絡質量分析的出發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通過不同維度的分析和優化,確保無線網絡的穩定可靠,最終為用戶提供滿意的信息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周濤,邵震,韋樂平. 移動互聯網崛起對移動網絡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 電信科學, 2013(3).

[2] 張園,趙慧玲.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智能管道關鍵技術[J]. 電信科學, 2013(9).

[3] 李鵬,潘霄斌. 移動互聯網時代 OTT業務的合作與經營[J]. 通信世界, 2013(8).

[4] 賀彬. 四網協同發展應對移動互聯網新挑戰[J]. 網絡電信, 2012(11).

[5] 陳曉天,陳望都,王攀,等. 基于用戶行為分析的移動互聯網流量經營研究[J]. 電信快報, 2013(4).endprint

猜你喜歡
終端無線指標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無線互聯科技》征稿詞(2021)
X美術館首屆三年展:“終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務器(CCS)維護終端的設計與實現
最新引用指標
莫讓指標改變初衷
基于ARM的無線WiFi插排的設計
多功能北斗船載終端的開發應用
ADF7021-N在無線尋呼發射系統中的應用
Double圖的Kirchhoff指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