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學生成為這樣的“全能王”

2014-06-30 00:00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14年5期
關鍵詞:過分心理生活

學校里,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是受寵的對象。因為這些學生從表面上看,他們大多是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都發展得很好的學生。他們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寶”,是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老師和家長很容易放松對他們內心世界的關注。但是,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边@些“優生”也并非十全十美,他們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在這些被譽為“優等生”甚至“全能王”的身上,常常存在著以下幾種心態。

其一,過分追求完美。大凡優等生都有追求完美的個性特征,正是這一特點驅使他們把功課學得盡可能好。但是,這一特點一旦過分就容易走向事物的反面。他們習慣于用完美的尺度去衡量自己,衡量他人,衡量環境,衡量生活中的一切。然而現實中,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或者外界都是不完美的,甚至問題重重,所以他們最后容易陷入失望與痛苦之中。

其二,過分關注消極面。由于過分追求完美,不少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現,也更難以接受生活中不完美的人和事,對現實中的不如意、消極面會特別敏感和在意。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某些弱點和不足耿耿于懷、過分關注,偶爾的一次挫折常常成為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的開始,使得自己陷入莫名的自卑和抑郁之中;另一方面,他們對于他人和環境也異??燎?,他們很難接受別人的“口頭禪”和某些生活習慣,很難接受與自己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一致的人和觀念,因而容易與周圍的人發生摩擦,或使人際關系變得緊張,從而使得自己常常心情沉重,郁郁寡歡。

其三,過分爭強好勝。由于這些尖子生往往是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他們出類拔萃,一路領先,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把“不是第一,就是失敗”作為信條,期望自己方方面面都是第一,處處都比別人強,因而處處與人競爭,哪怕是一件生活小事也不甘示弱。這種爭強好勝的特點既使他們不斷獲得好成績,又讓他們常常處在一種緊張、焦慮和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下,活得比一般人要辛苦得多。尤其這種爭強好勝變成一種個性,過分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時,不但不利于他們取得好成績,反而容易破壞心態,導致心理失衡并影響人際關系,成為阻礙他們健康發展的障礙。

其四,在意他人的評價,總想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不少同學常常陷在這樣的矛盾中:既希望與他人接近和交往,被人理解和接納,贏得大家的好感,又害怕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給人留下不良印象。因而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格外地小心謹慎,顧忌言談舉止是否得當,對別人的評價也十分在意,搞得自己很不輕松,也易讓別人陷入尷尬。一些人為此而不得不減少人際交往,多少顯得有些不合群。

其五,容易有嫉妒、敵視的心理。一些尖子生有較高的目標定位和角色定位,他們千方百計地維持其“唯我獨尊”的局面,很難容忍其他的競爭對手超過自己,因此很容易滋生出嫉妒、敵視的心理。他們對競爭對手的長處和優勢、榮譽和成績多有不滿情緒。雖然適度的嫉妒可以成為人們拼搏進取的動力,但如果走向極端,就容易厭惡、憎恨、仇視他人,甚至可能對競爭對手采取不道德的攻擊報復行為,到頭來既傷害了別人,也毀了自己。

他們的這些問題是其成長經歷的反映,也是個性積淀的結果。多數優等生的成長經歷可謂“一帆風順,一路領先”。他們中的多數人從小學習刻苦用功,辦事認真仔細,待人禮貌謙遜,積極追求上進。他們由于學習成績拔尖,日常表現良好,因而獲得了比一般學生更多的榮譽和關注,集父母寵愛、老師賞識、同學羨慕于一身,這使他們從小就有一種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好自我感覺。這種成長經歷塑造或強化了他們的個性品質,即崇尚認真、嚴格要求、追求完美。他們知道,這些個性品質、行為特點是他們取得好成績的基礎,是他們繼續保持優勢的資本。隨著不斷取得好成績,不斷得到外界肯定,他們的這種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個性特點被進一步強化、鞏固??梢哉f,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成績和個性特征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

現實社會中流行的“成功導向”“完美導向”,以及“成者為王,敗者寇”的價值觀念,使得許多青少年學生非??粗爻晒Φ慕Y果,片面地信奉“不是第一,就是失敗”的思想。越是優秀的學生,給自己的定位就越高,越有可能脫離實際。以上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優等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正是內外諸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這些學生變成了有缺陷的“優等生”。

愛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給人一種專門的知識、技術是不夠的,專門的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一個和諧的人格。最要緊的是,人要借著教育得到對于事物及人生價值的了解與感覺,人必須對從屬于道德性質的美和善有親切的感覺。對于人類的各種動機、各種期望、各種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別的個人和社會有合適的關系?!币虼?,學會關注生命本身,懂得生活和實現生命的價值,成為“一個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才是學習最根本的意義,也是最本質和最高的價值目標。

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而非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非灌輸規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非灌輸技藝。大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當我們在描述優等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時,心里是沉甸甸的。我們無意去批評這些優等生的所作所為,即便他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毛病。我們希望這些優等生能健康、自由地學習和生活。我們在關心貧困生、問題生、心理危機人群的同時,也要關心這類同樣需要關懷的人群。我們期望,我們的優等生們在關心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關心自己的心理成長,學會豐富自己的生活,懂得“誰也做不了全能王”的道理,爭取做一個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人。

剛是一名成績優異的高中生,父母對他寄予了無限希望,可是最近,他總是莫名其妙地頭痛胸悶。父母帶他到醫院檢查,沒查出任何疾病。這是怎么回事呢?

專家分析:小剛的癥狀表明,他已經是心理問題軀體化了。成績好的學生常常承載著上一代人沒完成的心愿,他們往往過于懂事聽話,為了滿足家長的高期待,經常壓抑自己正常的心理需求。再加上在學校,他們經常被老師和同學當作學習的榜樣,這使他們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自己使別人不滿意。有的學生沒有自我,一切按照標準完美苛刻地要求自己。還有一些學生表現出急躁的脾氣,成績有一點波動就情緒極不穩定,有的極端的學生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對于像小剛這樣的學生,家長和老師要關注他們“高處不勝寒”的心理,不要把他們當成一連串獎狀貼成的標簽,要讓他們在輕松中活出真實的自我。(佚名)endprint

猜你喜歡
過分心理生活
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怪你過分美麗,讓我一見鐘情
你是“過分幻想兒童”嗎?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心理小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