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出土檔案看西夏官吏請假制度*

2014-07-08 12:31趙彥龍穆旋
檔案管理 2014年4期
關鍵詞:官吏西夏

趙彥龍+穆旋

摘 要:西夏官吏請假制度反映了西夏官吏管理制度。通過對西夏故地甘肅武威出土的2份漢文請假條和《天盛律令》中有關請假規定的研究,我們知道西夏的官吏請假制度手續嚴格,程序規范,寬嚴適度,這有力地激勵了官吏的信心,提高了辦事效率。這一制度對后世也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西夏;官吏;請假制度

Abstract: The system of official asks for leave reflects the system of official management in Xixia. According to 2 copies of unearthed leaving notes in Chinese at Wuwei in Gansu province ,that is the xixia hometown ,and related research materials on asking for leave regulations about the Tiansheng Lvling(《天盛律令》), we know that the formalities is strict ,the program of which is specification , resulting modest on the leave system in Xixia.Its incentive to improve the confidence of the officials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powerfully. This system also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later.

Keywords: Xixia;Officials;The system of asking for leave

史籍記載,請假以及休假制度從漢代開始就已經實行了,而且請假的范圍涉及了社會生活的全方位。南朝宋鮑照因家中房屋漏雨需修葺和老母有病無人照料而撰有2篇《請假啟》。其中一篇《請假啟》載:“臣啟:臣居家乏治,上漏下濕,暑雨將降,有懼崩壓。比欲完葺,私寡功力。板鍤陶涂,必須躬役。冒欲請假三十日,伏愿天恩,賜垂矜許。手啟復追悚息,謹啟?!盵1]到了唐代,朝廷不僅制定了《假寧令》來管理官吏的請假等事項,而且出土的請假文書如《唐永徽五年(654)九月西州諸府主帥牒為請替番上事》[2]等也證明了唐代請假制度之嚴厲。作為11世紀~13世紀立國于西北邊鄙的西夏,官吏請假是否也借鑒和吸收了中原唐宋的官吏請假制度?其請假的范圍有哪些?請假的程序又是怎樣?超過請假期限時又是如何處罰的?我們結合西夏故地出土的請假條和《天盛律令》的有關規定,對西夏官吏的請假制度進行一些簡單的探討。

1 請假條整理

目前出土并發現的西夏請假條只有2件,均為漢文書寫,且為殘件?,F整理如下:

中藏G21.026-1P漢文 請假條;

中藏G21.026-2P漢文 請假條。[3]

這2件殘件漢文請假條出土于甘肅武威,墨寫。中藏G21.026-1P請假條殘存二行,第一行:今申本卡先差司吏高踐茍一名,本人告稱或有……第二行:……□遣及諸處驅趕請假,今目下見……

中藏G21.026-2P請假條殘存三行,第一行:……患傷寒,行履不能,本卡并死,□□□手力不……第二行:……樂人……惜……第三行:……余吏自行送之……

2 請假條研究

2.1 西夏請假條的相關內容

2.1.1 文書種類推測。從南朝宋鮑照的《請假啟》來看,南朝宋時官吏請假以“啟”這一上行文書種類履行請假程序,從唐代出土文書《唐永徽五年(654)九月西州諸府主帥牒為請替番上事》來看則是以“牒”履行請假程序。由此可看出,各朝代請假所用上行文書種類各不相同。那么,西夏請假是以何文書種類履行請假程序的呢?由于甘肅武威出土的2份《請假條》前后殘缺嚴重,無法知道所用文書種類。但從中藏G21.026-1P中“今申本卡先差司吏”等以及西夏上行文書種類的用途來推測,“申”或“申狀”的可能性比較大。此外,“呈狀”或“稟帖”也有可能。

2.1.2 基層機構“卡”之說明。從中藏G21.026-1P和中藏G21.026-1P請假條殘片中的內容可知,西夏存在“卡”這樣的基層建制。關于此,陳炳應已經有過簡單的說明:“鄉是農村的一級行政組織??ㄊ墙煌ㄒ郎鲜斩?、檢查的機構。張義地處武威與青海省交界的山口,設卡是很自然的事。這兩個機構及名稱,我國歷史上早就有了,西夏有這些機構和名稱并不奇怪,但因其他西夏文獻和史籍都未提及,此屬首次發現,值得重視?!盵4]可見,“卡”是西夏在基層交通要道上設置的用于檢查過往貿易之“馱隊”等而收取稅費的機構。

2.1.3 最基層也存在嚴格的請假制度。從上揭2份西夏《請假條》來看,反映出西夏請假制度的嚴格和嚴密,就連最基層的“卡”這一機構中的官吏,有事有病等都要履行嚴格的請假手續,否則,可能要按律懲處。

2.1.4 官吏請假的范圍。從甘肅武威出土的這2份《請假條》來看,中藏G21.026-1P可能是因事而請假,中藏G21.026-2P可能是因“本卡”某人“患傷寒,行履不能”而導致最后死亡,為安葬亡故之人而請假??梢?,西夏官吏的請假范圍也如中原唐宋一樣,有事有病等都允許請假。

2.1.5 官吏請假的程序。由上揭2份《請假條》來看,首先是官吏本人要向上司提出請假申請,“本人告稱或……”由于西夏的這2份《請假條》殘損嚴重,不知是向本卡主管官員提出請假的申請,還是向更高一級的官府提出請假申請。因為古代請假也有權限的要求,西夏也應如此,所以,西夏最基層的“卡”是否有權限請假?其次是上司的批示。由于該《請假條》殘損嚴重,所以,無法得知這2份請假條是否得到上司的批準。但這2份漢文請假條實物檔案至少印證了西夏法典規定的相關請假制度。

2.1.6 “司吏”這一職官說明。從上揭2份漢文《請假條》可知,西夏的“卡”這一交通要道上也派設有“司吏”這一職官。西夏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中司吏的派遣在《天盛律令》中沒有明確界定。因為,“司吏”這一職官職位很低,各司署衙門可以根據任務多少來選派,西夏法律只是宏觀地進行了界定:“前述諸司都案、案頭數除已明定之外,司吏以及諸堡、城、軍、寨、轉運司、工院、經治司、行宮三司、縣末等司都案、案頭、司吏者,當以職階計,限量遣之?!盵5]

軍事機構中案頭、司吏等所派遣的數量,《天盛律令·遣邊司局分門》中有具體的規定:“諸邊經略使監軍司全部一律當遣五十,監軍司司吏當遣四十?!辈⑶乙幎?,經略使及監軍司派遣案頭、司吏的數量必須按規定執行,否則,要治罪:“諸邊經略使及監軍司等案頭、司吏數當依所定派遣,不許使超額。若違律時,隨意尋安樂者徒一年,使退減數者徒三個月?!盵6]再結合上揭2份漢文《請假條》可知,西夏的確從中央到地方的州、縣、堡、寨、卡以及各種糧食倉庫等司署衙門中都派設有“司吏”這一低級職官,而且根據司署衙門大小、任務多少配備數量不等的司吏。

2.1.7 “樂人”現象探析。中藏G21.026-2P請假條中出現了“樂人”一詞。我們推測“樂人”是專門為人唱歌、奏樂的藝人。西夏本來就十分重視歌舞,在中央政府就設有“番漢樂人院”,屬末等司。[7]西夏還設有“樂官”“樂人”之職?!拔渫挛鳒蠉s出土的文書中有‘西路樂府(都)勾官所,‘監樂官,‘樂人等名稱,使我們有可能推測,在地方路、府、州一級設有‘樂府都勾管所,任命‘監樂官等職,負責組織、管理‘樂人,收集民間歌詞、聲律諸事。由此可見,在西夏時期,自上而下都有一套行政機構來組織推動音樂的發展?!盵8]中藏G21.026-2P請假條中的“樂人”可能是為“患傷寒”而導致死亡的人送葬奏樂的人。關于送葬中奏樂一事,不僅史籍中有記載:“送葬途中要搭設木屋,靈柩過時進行祭奠,柩行鳴一切樂器”,[9]而且西夏故地出土文書中也有記載,黑水城出土俄ИНB.NO.3775漢文《光定七年(1127)祭文》中有“鐃鈸引路”、[10]甘肅景泰出土西夏文《水陸法會祭文》中有“功名已就,足登官靴,白晝黑夜沉眠于甜蜜的音樂聲中,如同神仙似地快樂”[11]等說明在亡人送葬和超度作法會過程中都要用到奏樂??梢?,中藏G21.026-2P請假條中的“樂人”就是為患傷寒而亡故的人送葬奏樂的人。

2.1.8 提供了語言研究的素材。甘肅武威出土的西夏請假條中出現了同音代替的用字現象。如,中藏G21.026-2P請假條殘片中“……患傷寒,行履不能,本卡并死……”這里的“并”可能是“病”的替字。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給西夏漢文文書檔案用字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

2.2 西夏請假的法律規定。西夏請假休假有法律規定,具體體現在《天盛律令》卷10《失職寬限變告門》等相關條款中。

2.2.1 西夏有常規休假制度。西夏對官吏有必需的、常規的休假制度。官吏三年期滿經考核并無住滯需要續轉到另一個司署衙門時,官吏有固定的續轉休假期限。但《天盛律令》并未具體規定官吏續轉時需休息多長時間,只規定了續轉休假期滿時在規定的時間赴任,超期赴任則要受到各種處罰。[12]只有喪假是比較明確和固定的,而且以服喪時間的長短將親屬分為五等:服三年、一年、九個月、五個月、三個月喪。[13]由上可知,西夏的確如中原王朝一樣都有常規的休假制度。

2.2.2 請假的權限規定。西夏法律允許各級官吏有事有病等請假,而且必須按照隸屬關系,根據請假時日多少依次向上級司署衙門請假。

首先是京師內所屬諸司官吏的請假權限問題。京師所屬諸司官吏請假若超出直接上司的權限者,還要向更高一級上司奏報,直到請假成功。其程序是:“京師所屬諸司大人、承旨寬限期次第者,一日起至十日于閤門司,十日以上則一律于中書等分別奏報,當以為寬限期。諸司都案二十日期間當報屬司、及期□上當報中書,與中書、樞密都案□□大人酌計限期。其余案頭、司吏、□所使等當報于本司中大人,應酌計給予寬限?!盵14]

其次是邊中諸司中各官吏的請假權限及程序?!斑呏姓苯y、刺史、監軍、習判及任其余大小職位等完限期時,至二十日以內者,所屬經略應酌計寬限期。有二十日以上寬限期者,則當有諭文,當以文武次第奏報中書、樞密所職管處定寬限期?!贝送?,官吏本人有病或親屬有病等時可再續假,但有具體的規定:“前述邊中任職位人寬限期分別依前以外,其中或自身染疾病而不堪赴任上,或父母、叔姨、兄弟、妻子、子孫等病重而死生不明及已死等,則□五日期間者,于自身相共職處為寬限期。若無相共職,則當遣子告主職經略使,以十五、二十日為寬限期,當攜狀而限之?!盵15]

最后是宗教界官吏的請假權限和程序?!皣鴰?、法師、禪師、功德司大人、副判、承旨,道士功德司大人、承旨等司中有職管事限度者一日起至十日,寺檢校、僧監、眾主二十日期間當報所屬功德司,使定寬限度,二十日以上則當告變。國師、法師、禪師等司內不管者,徑直當報中書,依所報次第限之?!盵16]

綜上,西夏官吏必須嚴格按照《天盛律令》的規定而執行,一般不得越級請假,只有特殊情況可以越級請假。西夏官吏只有得到上司核批的允許寬限時日的請假條之后,才能按照核批的固定時日休假或辦理私人事項。

2.2.3 西夏官吏超過請假期限的處罰規定。西夏允許官吏有事有病請假,但若超出請假時限還不赴任上時,則要按照《天盛律令》有關條款的規定進行處罰。

首先是對諸司大人、承旨、習判、都案、案頭等超期處罰的規定:“諸大人、承旨、習判、都案、案頭等不赴任上及超出寬限期,又得職位官敕諭文已發而不赴任等,一律超一二日罰五斤鐵,三四日十斤鐵,五日十三杖,六日起至十日徒三個月,十一日起至十五日徒六個月,十六日起至二十日徒一年,二十日以上至二十五日徒二年,二十六日起至一個月徒三年,一個月以上一律當革職,官□□馬勿失?!盵17]由上可知,超期四日以內者,對上述官吏處以罰鐵,這是從物質上給予處罰。若超期五日以上乃至一個月者,給予上述官吏十三杖、徒三個月直至革職的處罰??磥?,對案頭以上的官吏的處罰是十分嚴重的,以此來督促官吏及時赴任,不致影響司署衙門的工作。

其次是對各職司中的低級官吏司吏的處罰。西夏法律規定司吏在寬限期內不赴任上時,則要因曠工時日多少受到懲處?!八纠舨桓八韭殨r,一日起至五日笞十五,六日起至十日十杖,十一日起至十五日十三杖,十六日起至二十五日徒三個月,二十六日起至一個月徒六個月,一個月以上至三個月徒一年,三個月以上至十個月徒二年,十個月以上一律徒三年?!盵18]由上可知,西夏對司吏的超期只從精神上給予處罰,而且并不是特別的嚴厲。當然,司吏與諸大人、承旨、習判、都案和案頭官相比,職低位輕,影響較輕,損失較小,所以,其處罰自然要比諸大人等要輕微,這也符合了人性化管理的原則。

2.2.4 西夏官吏欺瞞請假的處罰規定。西夏允許官吏有事有病或其他重大事項時請假,但絕對禁止欺瞞請假。若發現欺瞞請假現象時要嚴厲處罰,“諸人自己故意于親父母、庶母實有時謂其已死而索假期時,與當面出惡語爭吵同等判斷”。[19]

綜上所述,西夏故地甘肅武威出土的2份漢文殘片請假條即中藏G21.026-1P~2P不僅印證了西夏法律關于官吏有事有病等請假的規定以及超期不赴任上的處罰,而且還為研究西夏的基層職官建制、職官制度、樂人現象和漢文文書用字現象提供了實物證據,同時在一定程序上對后世的請休假制度和政府官員的管理有借鑒作用。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西夏檔案及檔案工作”(批準號:12XTQ01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卷4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58.

[2]徐秀玲.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看唐代官吏請假制度[J].蘭臺世界,2011(1月下):57.

[3]史金波,陳育寧.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6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272.

[4][8]陳炳應.西夏文物研究[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300~301,.

[5][6][7][12][14][15][16][17][18]史金波,聶鴻音,白濱.天盛律令(卷1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51~379.

[9]馮承均.馬可波羅行紀[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117.

[10]史金波,等.俄藏黑水城文獻(第6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03.

[11]孫壽嶺.西夏文水陸法會祭祀文考析[C]//杜建錄主編.西夏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輯):87~90.

[13]史金波,聶鴻音,白濱.天盛律令(卷2)[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4~138.

[19]史金波,聶鴻音,白濱.天盛律令(卷2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11.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人文學院 來稿日期:2014-04-09)

猜你喜歡
官吏西夏
西夏陵雕塑與自然人文環境
西夏“城主”及其淵源考
聰明的官吏
西夏“上服”考
試述西夏軍抄
敦煌藏文文書《吐蕃官吏呈請狀》所記陸(())、岸(())二部落考
一錢斬吏
秦漢簡牘所見基層官員毆詈現象探析
朝鮮質子陪同官吏姜孝元、鄭雷卿案
再考西夏的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