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量北京工業物流轉型

2014-07-09 19:43楊洋
投資北京 2014年1期
關鍵詞:物流業制造業物流

楊洋

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生產方式在悄然改變。在工業領域,物流的發展深刻影響著制造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怎樣的物流支撐,北京工業物流的現狀如何,物流業又如何與制造業聯動?這些問題應引起關注,我們有必要摸清情況,分析探討北京工業物流的發展之路。

制造業升級加速物流外包

近幾年,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逐步升級,制造業和現代物流的互動關系得到加強,制造企業物流水平逐步提高。一方面,制造業的改造升級釋放了大量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推動了制造業升級。根據全國物流行業的統計,我國工業品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比例為90.2%,這表明制造業物流的需求十分旺盛。與此同時,面臨競爭壓力的加大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與區域化,制造企業不得不專心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專注于自己的成本降低和運行效率的提高,集中于發展核心競爭力,而將非核心的部分業務外包。

在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和工業領域發展方式轉變的背景下,制造業物流發展明顯呈現四個趨勢:一是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將進一步加快物流外包速度,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更加明顯;二是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受到重視,清潔生產與綠色物流受到青睞;三是制造業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得到進一步推動;四是技術與應用創新成為制造業物流發展的保障。

一體化管理成為工業物流適應精益生產和敏捷制造的必然選擇。工業物流的出現源于工業發展進入高加工度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規?;缮a方式得到普及,促使大型集成化生產平臺的出現,生產規模大型化集成化以及流通全球化,從而使工業物流的出現及普及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工業物流通過將企業訂單管理、庫存、運輸、倉儲管理、物料處理以及包裝管理優化成一個有機整體,使得物流過程能與供應鏈整體運作保持同步,從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縮短平均訂單處理時間、減少整體庫存水平。同時,物流技術裝備的發展也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條件。

北京工業物流自營比重偏高

根據近年的統計數據,北京工業占全市GDP總額的23%左右,服務業在全市GDP總額的76%左右,其中,服務業經濟增加值中約20%來自物流產業,制造業與現代物流密不可分。工業企業的物流模式根據企業整體戰略考量以及物流服務的品質,呈現出以自營與外包兼有的模式為主,完全外包以及完全自營為輔的格局。

2012年,北京市物流業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全市社會物流總額65851.1億元,其中受外需放緩、制造業回升較慢的影響,進口貨物、工業品物流額比重下降。2012年,進口貨物和工業品物流額分別為21984.3億元和13008.6億元,工業品物流總額占全社會物流總額的19.7%。2013年,工業形勢整體明顯好轉,相應的,工業物流形勢也有所改善,預計工業物流總額比2012年增加7%以上。

根據最近對北京市工業企業物流狀況的調查表明,企業中擁有一定物流設備設施的占84%,反映出企業比較重視支撐物流業務運作的投入;其中,自有倉儲與租用倉儲面積比為3.8:1,表明企業物流業務運作除了需要自有的設施來保障,還需整合一定的外部資源。根據調查,有70%以上有外包物流業務的工業企業認為整體運營效率與質量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提升,這反映出工業企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的主業(生產、研發、銷售等),而將輔業逐漸剝離來提升企業的物流運營質量,從而為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提供支持。

近年來,盡管北京物流專業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要看到,受需求不足、競爭加劇、成本高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部分物流企業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市場適應能力較弱,經營較為困難。同時,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北京工業、商業企業自營物流占比仍處于較高水平。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運貨運量1.1億噸,占總貨運量的33.5%。工業自營物流在長距離、大批量運輸中處于劣勢,貨物在庫、在途時間長、周轉緩慢,難以和具有專業化物流模式企業的規模效益相比。與專業物流企業相比,北京工業企業自營物流費用較高。2012年,全市主營業務收入8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運輸費用和配送、流通加工及包裝費用分別為152.4億元和19.5億元,占企業物流費用的比重分別為65.3%和8.4%,高于專業物流企業運輸成本和配送、流通加工及包裝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50.5%和1.3%。

轉型第三方物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制造業物流發展水平世界領先,特別是日本政府為扶持物流產業發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觀政策導向,使日本物流產業快速增長,對北京具有重要啟示。日本高度重視制造業物流發展,不斷提高生產物流管理水平。汽車制造工業的發展為日本生產物流管理手段的發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傲銕齑妗惫芾?、準時制生產管理等新的物流管理方式不斷涌現;物流中心、中央物流中心等各種物流管理系統不斷增加;物流聯網系統、物流配車系統等物流軟件不斷運用。同時,日本的物流活動主體構成朝專業化方向發展,在促進制造業物流發展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美國工業物流除了重視管理和科技創新外,還高度重視物流信息標準化方面的建設和物流人才的培養,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訓教育體系,開展了多層次的物流專業教育和物流在職教育,建立了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在國內,上海工業物流業發達,并與信息化和工業化形成緊密融合發展的態勢,依托制造企業建設物流園區,將工業物流基地模式向二三線城市復制,專業化物流特色鮮明,值得學習和借鑒。

從國際國內制造業物流的發展情況與趨勢以及北京市相關制造業領域的現狀可看出,北京制造業物流發展方向也應該主要是第三方物流,由此促進兩業聯動。要從以下幾點著力:

第一,鼓勵制造業與物流業加強聯動發展。重點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是鼓勵制造企業整合優化業務流程,剝離物流業務,創新物流管理模式;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制造企業逐步將整合后的部分或全部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物流企業;提倡制造企業內部物流部門,在條件成熟時進行獨立核算,開展面向社會的物流服務。

第二,加強政策引導,形成發展合力。制定專項推進政策鼓勵制造業物流的內涵式發展,加強對第三方物流的培育與扶持,重點發展一批軟硬件基礎條件好、服務水平高、專業性較強的企業,服務于制造業的發展需求。做好兩業聯動發展的示范工作,以點帶面,推動整體發展水平。

第三,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信息共享、標準對接。信息化是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必要手段。要鼓勵制造企業在企業物流管理流程規范化、核算精細化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物流作業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支持制造企業建立面向上下游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企業發展面向客戶的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實時采集,建立物流信息系統對接和物流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制造業物流標準體系,制定物流信息、工具器具和技術裝備等領域的標準和規范。

第四,加強制造業集聚區物流服務功能的整合提升。在原有制造業聚集區(園區)整合物流服務功能,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結合北京市工業布局規劃,加強與物流功能區的對接與協作。積極引導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制造業集聚區釋放物流需求。

第五,加大對小微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建議針對小微企業抵抗風險能力弱,經營波動性較大的不足,加大對小微型專業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給予稅收減免、財政補貼和信貸支持等政策,并加大宣傳和執行力度,拓寬政策惠及面,不斷增強眾多小微型專業物流企業的運營活力。

(作者單位:北京經濟管理干部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物流業制造業物流
泉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
物流線上的毒品追蹤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與物流業增長的空間相關性研究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與物流業增長的空間相關性研究
2019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
2018上海民營制造業企業100強
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探討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2009年本刊重點關注之物流展會、交流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