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縉云仙都旅游文化品牌

2014-07-14 18:57浙江省縉云縣仙都街道文化站321400
大眾文藝 2014年22期
關鍵詞:黃帝燒餅影視

(浙江省縉云縣仙都街道文化站 321400)

縉云仙都擁有獨特的深厚的文化內涵、良好的生態環境、綺麗的優美的自然風光。仙都的好空氣,不僅有清新洗肺的新鮮勁兒,更有滋養身心的文化味;是軒轅皇帝結廬煉丹之處,山清水秀,氣勢磅礴,是絕佳的風水寶地。時下縉云,挖掘和弘揚縉云黃帝文化和民俗文化資源,增強非遺文化保護意識,開展縉云特色小吃品評會、縉云賞石精品展。以文化交流促進旅游發展,以文化帶動經濟效益,實現了影視、文化、旅游、農家樂多方共贏的新局面,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筆者認為從以下黃帝文化、影視文化、石頭文化、美食文化四個方面能夠提高仙都旅游文化知名度,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把黃帝祠宇打造成全球華夏子孫拜祖祈福的圣地,把縉云仙都建設成養生的福地。仙都不僅是人們旅游的好去處,更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源泉。

一、黃帝文化

仙都是我國南方祭祀黃帝的重要場所,黃帝祠宇是仙都景區的靈魂。一座宏偉的“黃帝祠宇”坐落于縉云縣境內的仙都風景區(古稱縉云山),它位于仙都山主峰和步虛山之間的蒼龍峽口,在鼎湖峰邊的山峽旁,掩映在翠柳和山水之間,殿中供奉的黃帝氣宇軒昂,威武睿智,高瞻遠矚,又那么平和慈祥,俯視蒼生與萬物。而四壁的雕刻彩繪精美絕倫,美侖美奐。黃帝祠宇再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始祖黃帝的神采,重敘了充滿神奇魅力的遙遠故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黃帝祠宇重新落成后,恢復了每年重陽節與清明節公祭、民祭黃帝活動的傳統,形成了定制,通過祭祀活動,緬懷先祖功德,凝聚民族情感,振奮民族精神,激勵愛國熱情,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吸引了眾多華夏兒女前來瞻仰、尋根,進一步打響了“黃帝文化”品牌,擴大了仙都作為中國南方黃帝文化輻射中心的影響。數千年來,流存著軒轅氏在仙都鼎湖峰鑄鼎煉丹馭龍升天等許多傳說和有關黃帝的文獻記載,祭祀禮儀均設主祭、陪祭、參祭、恭讀祭文、敬獻三牲五谷、祭樂、祭舞及舉行大型民間藝術表演等,縉云的黃帝飛升地已與陜西黃陵的墓葬地、河南新鄭的出生地一起互派代表參祭,形成“三地”共祭的格局。黃帝文化是歷朝歷代華夏祖先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文化的源泉,加強對軒轅氏祭典的保護,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和歷史學術研究價值。能夠讓人感受人格的提升,能放下世俗的享樂,全身心的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歷代詩人書法家王羲之、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題刻、游記和詩篇。這些記載、傳說和史實充分表明,縉云的黃帝文化是經歷朝歷代逐步擴大影響和深入人心的,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淵源,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和演進具有深遠的意義。祭祀黃帝是弘揚黃帝文化,增強炎黃子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公認的始祖,相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是軒轅黃帝行宮——三天子都所在地,因為軒轅黃帝曾乘龍車登獨峰,置鼎爐煉丹,丹成群鶴起舞,黃帝駕赤龍升天,更為仙都增添了神奇色彩。充分發掘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的黃帝文化,提升區域發展軟實力。

二、影視文化

仙都依靠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良好的影視業界口碑、多年的影視文化積累,逐步夯實了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基礎,景色自然,環境清幽,是最佳天然攝影棚。當前影視與旅游兩大產業緊密融合的發展趨勢下,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影視產業,擴大旅游發展空間,拉開“仙都·中國天然影視城”建設序幕,以此吸引更多劇組來此拍攝,帶動當地影視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由于仙都風光秀麗,建國以來,上海、長春、北京、浙江等電影制片廠,在此拍攝了《鳳凰之歌》《摩雅傣》《阿詩瑪》《連心壩》《漂泊奇遇》《八仙的傳說》等多部影片;到近年熱爆的《天龍八部》《漢武大帝》《色戒》等三百多部影視作品,曾赴仙都取景拍攝。仙都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山水形態多樣,無論什么題材的影片,都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外景。仙都可以利用“黃帝文化”“養生福地”“天然山水”“處處是景”的獨特優勢,與橫店、上海、無錫等長三角地區的影視基地形成互補,打造出一條完整的文創產業鏈。在這里身體里的每一次呼吸都帶著自然特有的清新,每一次的吐故納新,都是大自然最大的恩賜,漫步山中,呼吸著飽含負氧離子的自然靈氣,是對身體的鍛煉與療養??N云的奇峰秀水、自然生態,不僅吸引了無數的仙客和游客,更令那些赫赫有名的影視巨星對此情有獨鐘。趙丹、張瑞芳、周潤發、金喜善……無數影壇巨子都在縉云留下了人們熟悉的笑臉和身影。

三、石頭文化

火山地貌、火山結構和大大小小圓球狀的石頭處處都是,使縉云縣成為有名的石頭城,探明凝灰石近期儲量有6億立方米,遠期儲量將達3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千奇百怪的奇石為石頭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縉云風格的石亭、石塔、石獅、石雕人物像、大型壁畫的石雕工藝品、石雕旅游紀念品、石頭村、石頭村寫生基地、石文化街等,作為縉云特色知名火山球石、仙都丹玉等觀賞石,進一步打響縉云石文化品牌。彰顯縉云的奇石文化,既要艱辛的付出,更需要一雙藝術之眼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藝術珍品奇石,來發現奇石的美。愉悅覓石、賞石,宣傳推廣賞石文化,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

四、美食文化

縉云美食很多,如縉云土面、敲肉羹、麻糍、黃花菜、干菜豆腐、紅燒溪魚、十月酒。特別有名的是“縉云燒餅”,亦稱“桶餅”,歷史悠久、世代傳承、久負盛名,為縉云民間一大著名特產。打造全國 “縉云燒餅示范店”,縉云制定政策,統一注冊商標、門店標準、制作工藝、原料標準、經營標準、培訓內容。以燒餅為龍頭,整合開發本地特色的餛飩、豆腐丸、敲肉羹等10多種傳統民間小吃。小燒餅要撬動大產業,注冊“縉云燒餅”集體商標,組建“燒餅協會”,啟動申報省非遺文化項目,計劃開展“燒餅師傅”比武大賽,舉辦“縉云燒餅節”,探索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開設窗口……大力推進“縉云燒餅”品牌建設,結合仙都旅游推廣燒餅,傳播縉云文化,促進農民增收。

猜你喜歡
黃帝燒餅影視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清華簡”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黃帝之子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論中醫文化的守正與創新——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帝內針為例
又唱黃橋燒餅歌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影視聲音中聽覺思維的建立與培養
燒餅比油條更少油嗎?
影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