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35例的療效觀察

2014-07-18 12:06王倩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20期
關鍵詞:后遺甘草酸神經痛

王倩

中西醫結合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35例的療效觀察

王倩

目的觀察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herpeszoster, HZ)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0例艾滋病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35例)給予中藥辨證結合更昔洛韋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對照組(35例)給予更昔洛韋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 比較兩組止皰、結痂、止痛、痊愈時間及后遺神經痛發生率。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2.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4.9%(P<0.01), 后遺神經痛發生率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辨證結合更昔洛韋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帶狀皰疹;治療

近年, 艾滋病患者的數量在我國逐年上升,艾滋病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常伴皮膚帶狀皰疹的發生。艾滋病患者帶狀皰疹(HZ)具有發病急、進展快, 皮疹廣泛, 疼痛劇烈, 極易遺留后遺神經痛的特點。艾滋病帶狀皰疹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1]。本院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HZ)35例, 療效確切,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從艾滋病伴隨帶狀皰疹患者中篩選病例70 例。入選病例具有帶狀皰疹的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 符合艾滋病帶狀皰疹的診斷標準[2],排除病例為:①病程>7 d者;②治療前 2周內曾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③對更昔洛韋或復方甘草酸苷類藥物過敏者;④伴有惡性腫瘤或慢性結締組織病患者;⑤伴有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中重度高血壓或嚴重糖尿病患者。將入選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 女17例, 平均年齡(45±2)歲, 下5肢例, 上肢10例, 胸背部10例;治療組男18例, 女17例, 平均年齡(46±2)歲;下肢6例,上肢11例, 胸背部1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表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靜脈滴注更昔洛韋注射液0.5 g/次, 每8小時1次, 靜脈滴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1次/d, 7 d為1個療程。同時給予肌內注射注卡介菌多糖核酸1 mg/次, 隔日1次, 共4次??诜S生素B12片, 同時局部外用抗病毒軟膏, 有滲出病例局部給予爐甘石洗劑外敷。治療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內服辨證治療:①肝膽濕熱型:皮疹色紅, 壁薄緊張, 心煩易怒, 舌紅苔黃或黃膩, 脈滑或弦數,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5 g、梔子10 g、黃芩10 g、柴胡10 g、生地10 g、車前子30 g、澤瀉10 g、通草10 g);②氣血雙虛型:皮疹色淡, 皰疹散在, 心悸氣短, 自汗乏力, 易感冒, 舌淡紅苔薄白, 脈細數, 處方用八珍湯(熟地20 g、黨參20 g、焦白術15 g、當歸15 g、川芎10 g、炒白芍20 g、防風10 g、茯苓25 g、炙甘草10 g);上述方子均加虎杖、紫草、金銀花各20 g,水煎服, 早晚各1次, 1 周為1個療程, 一般2~3個療程。觀察兩組患者皮損止皰、結痂、止痛、痊愈時間, 同時觀察患者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

1.3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指數= ( 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 / 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療效指數≥96%, 顯效:療效指數≥60%且<96%。有效:療效指數≥31%且<59%。無效:療效指數<31%??傆行拾ㄈ屎惋@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2.6%;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54.9%,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療效比較 兩組止皰、結痂、止痛及痊愈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

組別 例數止皰時間 結痂時間 止痛時間痊愈時間治療組 35 2.7±1.6a5.4±2.6a5.6±1.8a9.5±3.6a對照組 353.6±2.87.7±3.4 7.3±2.812.4 ±2.9

2.3后遺神經痛情況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病程滿 1.5個月時發生后遺神經痛分別為1例和3例, 發生率分別為2.9%和8.6%,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不良反應 首次靜脈滴注抗病毒藥物后, 對照組1例、治療組2 例出現輕度頭暈, 癥狀輕微可耐受, 未影響治療進程,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功腎功等未見明顯變化。

3 討論

艾滋病患者由于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潛伏在感覺神經末梢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被重新激活并到達發病部位,引起相應神經節和外周神經的炎癥反應, 表現為神經細胞水腫、變性壞死,使受累皮膚深部細胞發生腫脹壞死, 從而形成表皮內皰疹,沿受累神經支配的皮膚呈帶狀分布。同時, 帶狀皰疹常伴隨的后神經痛, 是一種劇烈持久的疼痛癥, 嚴重影響患者飲食睡眠和生活質量。本研究觀察到艾滋病患者HZ早期采用綜合療法治療, 不僅能迅速有效減輕患者疼痛不適、改善睡眠, 加快皰疹的止皰、結痂時間, 而且其伴隨癥狀——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大大降低。B族維生素有改善營養神經細胞的功能, 其中維生素B12對神經組織有高度親和力,能加速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合成, 快速修復因皰疹受損的神經節[3]。復方甘草酸苷制劑有免疫調節、抗炎、抗病毒等類激素樣作用。不但可抑制病毒的擴散, 還可以抑制VZV的增殖, 誘發干擾素生成, 增強NK細胞的活性, 提高吞噬細胞功能, 并能保護細胞膜, 減輕神經節的水腫后纖維化[4]。八珍湯能顯著增強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細胞和混合脾淋巴細胞產生IL-2, 促進血虛大鼠脾淋巴細胞和混合脾淋巴細胞分泌IL-2, 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故八珍湯通過提高機體淋巴細胞及其細胞因子免疫功能, 增強機體的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功能[5], 從而保護免疫器官免受損傷。章健等[6]通過測定血清溶菌酶含量及T細胞增殖反應的方法, 證實了龍膽瀉肝湯可提高動物血清溶菌酶的含量以及提高T細胞的轉化率, 且顯示治療有隨劑量加大而治療作用相應提高的量效關系, 結果顯示龍膽瀉肝湯有提高機體細胞、體液免疫功能, 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 提示中藥方劑“八珍湯”、“龍膽瀉肝湯” 治療HZ是通過調節機體免疫機制來實現的。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臨床與護理培訓教材.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3:33.

[2] 鄧國華.感染性疾病診療常規-北京協和醫院醫療診療常規.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418.

[3] 季淑娟,吳紀利,王丹丹,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頑固性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7(23):153.

[4] 謝倩, 楊榕青, 劉麗.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中國醫藥導刊, 2010, 12(2):282-283.

[5] 劉曉霞, 陳劍華, 陳育民, 等.八珍湯對TGF-β1阻抑制的T淋巴細胞增殖及活化影響.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09, 25(11):1053-1055.

[6] 章健, 趙黎, 南淑玲, 等.龍膽瀉肝湯對正常動物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07, 13(9):673-674.

2014-08-27]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皮膚科

猜你喜歡
后遺甘草酸神經痛
帶您認清帶狀皰疹,遠離后遺神經痛——專訪北京醫院皮膚科主任常建民
芪膠升白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分析
中醫康復護理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療護理中的應用
壯藥酒的涂擦聯合藥熨法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應用觀察
谷雨
——滋陰養胃 少酸宜甜
HPLC 法同時測定甘草酸二銨制劑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銨含量*
火針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經痛中的作用初探
疏風解毒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玫瑰糠疹療效觀察
丹參酮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輕中度痤瘡的臨床療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