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和應用效果

2014-07-18 12:06趙富利亓民張瑞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15期
關鍵詞:抗抑郁負面血脂

趙富利 亓民 張瑞娟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和應用效果

趙富利 亓民 張瑞娟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和應用效果。方法 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 46 例 , 對所有患者進行至少 6 周的臨床綜合治療 , 對比治療前后血糖變化情況、胰島功能變化及漢密頓抑郁量表 (HAMD)的評分差異。結果 治療前空腹血糖 (FPG)、餐后 2 h 血糖 (2h PG)、糖化血紅蛋白 (HbAlc)、甘油三酯 (TG)、穩態胰島素評價指數 (HOMA-IR)分別為 (10.5±2.3)mmol/L、(14.8±3.7) mmol/L、(10.9±2.6)%、(3.3±0.5)mmol/L、(3.10±0.22)分 , 治療后 FPG、2 h PG、HbAlc、TG、HOMAIR 分 別 為 (6.8±0.5)mmol/L、(9.3±1.6)mmol/L、(6.8±0.6)%、(1.2±0.1)mmol/L、(2.59±0.14)分 , 經過有效治療及心理干預 , 患者血糖、血脂各項指標均有顯著下降 ,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對于臨床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 , 采用多手段綜合治療效果顯著 , 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 減少焦慮、煩躁、失眠等負面情緒的產生 , 增加患者依從性 , 促進血糖管理 ,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胰島功能的恢復。

老年;糖尿??;抑郁癥;治療方法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 飲食結構偏高脂肪、高蛋白等的變化 , 糖尿病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糖尿病疾病本身對身體的損害不是實質性的 , 但由于持續的高血糖引起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和神經末梢感覺的改變 , 進而引發微血管病變 , 導致出現組織缺血、各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功能障礙等的表現。老年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一般伴隨多種疾病 , 由于本身年老帶來的身體特殊性 , 使得心血管及其他基礎病發病增高 ;當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癥時 , 由于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呼吸加快 , 血壓升高 , 使心腦血流量增加 , 又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加重 , 使治療糖尿病的難度增加?,F將本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 2012 年 8 月 ~2013 年 4 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 46 例 , 其中男 24 例 , 女22 例 ;年齡 60~74 歲 , 平 均年齡 (67.3±5.1)歲 ;發病 病 程10~18 年 , 平均病程 (13.8±3.7)年。其中 16 例伴有糖尿病并發癥 , 15 例伴隨高血壓 , 9 例伴隨高血脂 , 7 例伴隨冠心病。除有糖尿病臨床表現外 , 所有 46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 , 興趣乏味 , 悲觀 , 反應遲緩 , 飲食、睡眠質量較差 ,嚴重者出現自殺傾向。

1. 2 方法

1. 2. 1 糖尿病常規治療 + 西藥抗抑郁藥物治療 應用糖尿病常規藥物治療 , 如磺脲類、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α 葡萄糖干酶抑制劑等 , 配合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應盡早應用 ,白天給予降糖藥 , 分次口服 , 以控制血糖;于睡前注射胰島素 ,防止夜間胰島素水平降低??诜椎?, 成人治療起始劑量為 1 次 /d, 15 mg(1/2 片 )/次 , 而后逐步加大劑量以達最佳療效 ,有效口服劑量通常為 15~45 mg(1/2 片 ~3/2 片 )/d。

抑郁癥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影響 , 醫務人員需引導老年患者 , 幫其疏散負面情緒 , 尋找生活樂趣 , 為其提供常規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給予老年患者更多的關愛 , 多交談 ,積極引導其負面情緒 , 使其盡快走出疾病的影響 ,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 2. 2 心理干預 ①重視并做好糖尿病知識宣教 :由于老年人記憶力降低 , 可多次宣教 , 使其了解糖尿病的一般知識。②做好心理干預工作 :抑郁癥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影響 ,醫務人員需引導老年患者 , 幫其疏散負面情緒 , 尋找生活樂趣 , 為其提供常規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給予老年患者更多的關愛 , 多交談 , 積極疏導其負面情緒 , 使其盡快擺脫疾病的影響 ,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③藥物觀察 :對于有失眠現象的患者 , 指導其正確用藥 , 并觀察患者的睡眠情況 , 以確定藥物治療的效果。④飲食干預: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飲食需受到嚴格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鹽 , 少量多次 ), 以降低餐后血糖。主食主要為粗糧 , 搭配多種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以及利于減緩壓力的食物(如藍莓)等。⑤鼓勵進行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可幫助老年患者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 , 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 適宜的運動量還具有降血壓的作用。且對于合并抑郁癥的患者能夠疏散其負面情緒。但老年人運動需控制運動量和運動程度 , 可從散步、慢走開始 , 逐漸稍加運動量 , 且要以有氧運動為主。

1. 3 療效 判 定 對 患者 治 療 前 后 使 用漢 密 頓抑 郁 量 表(HAMD)進行調查評分 , 并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統計分析。HAMD 歸納為焦慮 /軀體化、體重、認識障礙、日夜變化、阻滯、睡眠障礙、絕望感等7類因子結構。并對比治療前后患者血糖血脂的變化 , 分別為 FPG、2 h PG、HbAlc、TG 及HOMA-IR。

1. 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試驗中所得數據使用 SPSS11.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組間比較用 t檢驗 , 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 采用χ2檢驗 ,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46 例老年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 另外 46 例患者治療前后 HAMD 評分降低明顯 , 治療前為 (26.45±6.2)分 , 6 周治療后為 (12.8±8.4)分 , 煩躁、焦慮、失眠等癥狀均大有改善 , 患者負面情緒減少 , 主動交談增多 , 不再對生活失去信心。同時對比46例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血糖指標、HOMA-IR 變化情況。經過有效治療及心理干預后 , 血糖、血脂明顯下降 ,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對比 46 例患者治療前后血糖、血脂相關指標 ( x-±s)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身心疾病 , 已有報道顯示糖尿病與抑郁癥具有“共病”現象[1]。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病因有多種因素 ,如神經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學因素。采用西藥治療抑郁癥,首選藥為米氮平。米氮平優點為起效快、藥效持久、耐受性好 ,且有鎮靜的作用。對于肝、腎功能不良的患者 , 采用氟西汀治療會影響其肝腎功能 , 因此老年患者用藥需謹慎。氟西汀類藥物及三環類抗抑郁藥不能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 , 若需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需停藥 , 氟西汀需要較長的停藥時間(5~7 周 , 三環類抗抑郁藥需停藥至少 2 周以上 )。有些抗精神病類藥物 (如奧氮平、舒必利、喹硫平、甲硫噠嗪等 )也具有抗抑郁、抗焦慮的作用 , 此類藥物具有抗抑郁和治療精神病癥狀的雙重作用。大多數的抑郁癥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難和睡后易醒 , 因此常有睡眠不足的情況[2]。抑郁癥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影響 , 醫務人員需引導老年患者 ,幫其疏散負面情緒 , 尋找生活樂趣 , 為其提供常規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抑郁可使患者處于應激狀態 , 導致血糖激素升高 , 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而誘發胰島素抵抗 , 故抑郁可影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及血糖的穩定性。二者可互為因素 , 導致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 , 藥物治療及心理干預結合的方法能夠對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老年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1]姜松花 .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治療 .中國社區醫師 (醫學專業 ), 2012, 14(5):156-157.

[2]朱惠仙 , 徐勇 , 吳海蘇 , 等 .社區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綜合干預方法初探 .中國醫藥指南 , 2012, 10(4):95-97.

[3]張英 , 李春花 , 李可心 , 等 .心理干預對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治療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藥 , 2010, 5(6):170-171.

[4]劉寶慧 .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 . 泰山醫學院學報 , 2012, 33(11):805-807.

2014-05-05]

471009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市中心醫院老年科

猜你喜歡
抗抑郁負面血脂
基于自噬探討芪靈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經皮耳迷走神經刺激抗抑郁膽堿能機制的探討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血脂常見問題解讀
血糖血脂對骨關節炎的影響
當藥黃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你了解“血脂”嗎
負面清單之后的電改
正面的人和負面的人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伴血脂異常4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