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三部曲”

2014-07-25 19:49文/丁讓花
新課程·上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三部曲想象學會

文/丁讓花

摘 要:閱讀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從讀書中他們會自然地懂得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習高尚的品質及形成健康的人格。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只有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才能為實現“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通過“閱讀教學三部曲”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一、興趣引路,讓學生愛上閱讀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心理品質,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只有當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才會努力尋求閱讀的機會。

要讓小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可以從推薦“美麗的書”開始,那些色彩艷麗、美輪美奐的繪本是首選,像《獾的禮物》《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心樹》《石頭湯》等等,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分階段推薦書目,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通過淺顯的文字展開美妙的遐想,閱讀就會逐漸變得現實而浪漫起來,閱讀的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生長,在學生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

教師作為學生閱讀的引路人,還要學會用講故事的方法把學生帶入閱讀的王國,可以講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可以講陳毅將軍“吃墨水”的故事,還可以把值得閱讀的書籍以講故事梗概的方法推薦給學生,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如,為了引領學生開啟《木偶奇遇記》閱讀之旅,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讀語:“從前,有一個小木偶,和你們的年齡相仿,他叫匹諾曹,他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他的生活中發生了太多曲折而離奇的故事,你們想不想知道呢?”帶著一個個這樣的懸念,懷著一份份好奇心,學生就會親近閱讀,從而愛上閱讀。

要想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觀看電影和電視劇也是好辦法,如觀看《白雪公主》《獅子王》等,那美妙的畫面,跌宕的故事情節,他們一定喜歡,觀后可以開一個小小的分享會,教師適時再把書籍推薦給學生,有了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做鋪墊,學生讀起書來一定有滋有味。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就可以進一步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師逐漸放手,實現“自由閱讀”。

1.自由讀:能夠正確、流利地進行朗讀。要求發音正確而清楚,使用普通話,不讀錯字,不填字、不丟字、不顛倒、不唱讀、不重復字句,發音要清楚響亮。自由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先從閱讀小而精美的片段開始,如挑選寫景文中的片段,挑選精彩對話的片段,還有詩歌的片段等。教師不必過嚴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自由閱讀。

2.想象讀:想象是閱讀的翅膀,想象力有多豐富,閱讀就會有多靈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憑空的想象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可以借助美妙的音樂和畫面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每當閱讀,音樂、文字、畫面融為一體,置身其中,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往往會產生更深的體悟。長此以往,想象讀就會成為一種習慣。筆者在執教《夏夜多美》這篇課文時,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學生欣賞著一張張夏夜的美景,輕聲誦讀課文內容,真是一種靜謐、和諧彌漫在課堂上,讓人心馳神往。還有《秋天的圖畫》《靜夜思》等也都是培養學生想象讀的好素材。

3.思考讀:學生經歷了自由讀和想象讀的浪漫期,到了二年級就要學會邊讀邊思考。閱讀時,除了要注意語調之間、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進一步讀出聲音的強弱、輕重、快慢、長短外,還要學會“不動筆墨不讀書”,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語句,把自己喜歡的或是不理解的內容畫下來,做簡單的“圈點勾畫”,在字里行間留下自己閱讀和思考的痕跡。

除了讓學生自己思考,教師也可以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效果會更好。比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可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用問題引導學生:小壁虎都向誰借了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嗎?帶著問題學生就會更加用心地讀課文,然后根據教師的提示將小壁虎和小魚、老牛、燕子的幾次對話用“ ”和“”畫出來,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生動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

4.品味讀:閱讀是一種心智活動,是讀者和文本進行對話的過程,它需要細細體味,需要心與心的交流。因此,只有讓學生學會品讀文本,才能有效進入文本境界,從而產生思維碰撞,情感的共鳴,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筆者認為,“讀讀、劃劃、品品、議議”是比較好的品讀方法。其中,“讀讀、劃劃”是“品”的前提,沒有充分的讀,“品”就無從談起?!捌菲贰笔亲x者自身的理解行為,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也為“議議”提供了真實的內容。而“議議”是“品”的最高境界,是一種思想和理解能力上的升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個體的認識就會更完整、更充實、更豐滿。筆者在平時引導學生品味讀的過程中,還應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例如,在教學《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時,提出問題:課文中小燕子、小麻雀、小黃鶯為什么說春雨的顏色各不相同呢?它們的依據是什么?你又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你的依據又是什么?學生經過討論,不僅得到了問題的答案,也學會了從事物的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三、創設環境,讓學生堅持閱讀

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低年級的學生初步學會自主選擇有意義的讀物,并能專心閱讀,初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在良好的氛圍中,從不閱讀的學生也有可能愛上閱讀。我們可以在班級設立“小小圖書角”“閱讀交流園地”,經常性地開展“成語故事會”“好書推介會”“古詩詞誦讀會”“讀書經驗交流會”等系列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2.定期推薦優秀讀物。教師可利用課前五分鐘、閱讀課等時間,為學生誦讀經典讀物的精彩部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班級網站、黑板報等陣地定期向學生發布“讀書推薦目錄”,激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3.發動學生建立“個人小書柜”?,F代的家長都能充分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在購書方面,并不一定有經驗。因此,學校、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培訓家長如何購書,購什么書,如何在家陪學生閱讀,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等等。

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只有在教師、家長的共同關注下,小學生才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而這種習慣,將使他終生受益。

編輯 劉青梅閱讀;興趣;方法;習慣

猜你喜歡
三部曲想象學會
快樂的想象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低年級寫話“三部曲”
日雜志總結出軌者“三部曲”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