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讀課文,學生善讀好讀

2014-07-25 11:20文/陶麗燕
新課程·上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一課一得略讀課文

文/陶麗燕

摘 要:就略讀課文的教學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以真正實現有效的略讀課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略讀課文;獨立閱讀;學法遷移;一課一得

關于略讀課文,葉圣陶先生在他的《略讀指導舉隅》里明確提出:“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略,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學生的功夫而言,還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本科涮匦?,就是半獨立閱讀。其主要功能是使之承擔起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職責,架設起閱讀課由課內通向課外的橋梁,以此來擴大閱讀量,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讓略讀課文成為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將精讀所習得的方法進行有效的遷移運用,真正實現略讀課文的功能呢?

一、整體觀照,關注學法遷移

略讀課文的教學價值在于恰當地選擇略讀課文的教學路徑,處理好講讀與自讀的知識遷移和能力訓練的銜接點,同時完成從教向學的過渡與轉化。因此略讀課文的教學,應該以課文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適度延伸,使得略讀課文的教學成為單元教學主題的延續。

1.要關注單元訓練目標

定題選文是現行課本編寫的主要操作思路之一,所有的課文都以主題的形式進行組合,并在每組課文的“閱讀提示”部分加以提示。每一組都是先出現一兩篇精讀課文,后面緊接著出現略讀課文。略讀課文以其鮮明的主題,與精讀課文相呼應,形成課文鏈,組成單元塊,支撐起整個單元主題。

2.要精準定位文本的特點

什么樣的文本就還它什么樣的味道。六年級下冊的第二組課文里有三篇略讀課文,分別是《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這樣的文章都是主要抓住事物的幾個方面進行有條理的描述。教學時,可采用“綱要式”的教學模式。如,《各具特色的民居》的學習,一張表格足于拎出整篇課文的脈絡,表頭分三欄——民居名稱、特點、描寫方法,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語文實踐,既簡單又實用。學完文中所描寫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后,還可利用表格來培養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如果讓你利用你課余搜集到的資料來描寫你感興趣的一類民居,你會怎樣寫出它的特點?

二、略教學豐,提高閱讀能力

略讀課文的教學定位應是略教豐學。略讀課文教學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善讀;養成閱讀習慣,讓學生好讀。此處的“略”不是心不在焉的忽略,而是別具匠心的簡略。這樣的略能體現教師用心良苦、舉重若輕的教學藝術。此處的“略”,略去地浮夸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義,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閱讀實踐。

1.略問深研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苯處煈プW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提煉一兩個能引發學生與文本作深度對話的主問題,消除其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認知偏差,滿足其自主探索的需要。因此,中心問題的設計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來說,中心問題要體現三個特征,有張力,有領導力,有激勵性。虞大明老師在執教《金錢的魔力》一課時,通過“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到能證明托德和老板是‘鬼的證據嗎?”一個主問題叩開了整篇課文學習的大門。圍繞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品鬼相、悟鬼品,整個課堂就在教師的巧妙點撥中引發了閱讀主體,深入語言文字肌理,體驗語言文字的情感脈搏。在主線明晰的基礎上,學生的遷移讀法、自主閱讀也有了保證。

2.略導精讀

略讀教學中,教師的導入盡量要做到簡潔、開放,即要三言兩語、切中肯繁,讓學生更多元地理解文本,尋找學習中的著力點。如,四年級有一略讀課文《秦兵馬俑》,執教這類文章,教師切忌操作的煩瑣,面面俱到。在找到全文的中心句“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后,教師簡潔的“課文是如何寫出兵馬俑的這些特點的呢?”一句導入,再設計分小組進行研讀,自主選擇填表式、朗讀式、讀寫結合等方法,然后進行代表匯報交流。節約了常規學習中一段一段推進教學的時間,達成了“教略而學不略”的效果。

三、扣住要點,追求一課一得

在單元編排上,精讀課文往往比較精粹,而略讀課文普遍篇幅較長。要在有限的教學時空里消化大篇幅的閱讀量,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對課文進行一番整合、取舍,力求達成統攬全文,長文短教,抓住重點,實現一課一得。

1.目標簡明

面面俱到的目標導致的教學結果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進行略讀教學的目標定位時,我們要力求精簡,抓住重點,展現閱讀的增量。

2.訓練集中

每一篇略讀課文的前面都有一段提示語,這段提示語不僅實現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內容上的自然銜接,而且明確提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為這篇課文的學習指明了方向。

當然,教無定法。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沈大安說過:“略讀課文教學可以有一定的模式,但又要避免模式化?!辈煌奈捏w,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決定“略”的程度與“精”的比重。要把一篇略讀課文真正上成略讀課,衡量的標準決非是技巧模式,而是思想觀念。略讀教學的課堂,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教材內容是否整合,學習方式是否多元,學習態度是否積極,學習效果是否有效。讓我們一起追求高效實施略讀教學的境界,讓學生盡情徜徉在語文的世界里,放飛思想,張揚個性,造就“精神底氣”的幸福之旅!

參考文獻:

[1]葉圣陶.略讀指導舉隅[M].中華書局,2013-04.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編輯 韓 曉

猜你喜歡
一課一得略讀課文
論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
略讀課文導與學
取舍有道,凸顯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