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組合作”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2014-07-25 06:18文/洪寶蘭
新課程·上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作文教學作用

文/洪寶蘭

摘 要:從搭建交流平臺、精心創設情境、組織配套活動、重視作文評講四方面談論了“合作”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作文教學;作用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老師廣泛采用。如何在作文教學時,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為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效點力呢?

一、搭建交流平臺,在“合作”中積累作文底蘊

作文教學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教師在指導學生將課文中精美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儲備財富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讓學生從大量課外閱讀中汲取營養。為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我試著采用寫讀書筆記的方法,但是半個學期下來,效果不是很明顯,只是幾個學習較主動的學生語言比較豐富,并沒有讓大部分學生受益。為了鼓勵學生平時多看課外書、多讀報,能真正用心去看、去記。教師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小組當中把自己從課外閱讀的內容在同學們面前展示,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在教學中經常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語文活動,比如,“語文知識競答”“成語接龍”“新聞發布會”“交流讀書體會”“生活見聞交流”“主題辯論會”“詞語大餐”等,堅持每天早讀前的五分鐘“好詞好句交流會”。每天由一位學生在黑板一角抄出五個成語(全班輪流),讓學生記背,不理解的成語同學們能在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同時,每周由一位同學(全班輪流)為大家推薦一首古詩,供同學們吟誦,不要求大家對詩意理解,只是讓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自我感悟。除了開展此類專項活動外,并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如,學完《三峽之秋》一文后,布置學生積累有關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并把自己積累的成果在小組當中展示、交流。幾年以來,學生憑借小組合作這種方式,讀背了近80多首古詩,學習了上千個成語,豐富了習作語言,提高了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作文積累了底蘊,并拓展了作文思路。

二、精心創設情境,在“合作”中拓展思維空間

創設情境即再現當時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獲得生動鮮明的直接印象,并將這種印象帶著美感進入兒童的意識,為兒童展開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在作文課上,教師經常幫助合作小組精心創設情境,如,通過實物演示、續演故事、看圖寫話等形式,讓學生接受表象,展開想象的翅膀,激活智慧的火花,拓寬了思維空間,從而使學生的作文富有情趣和創造力。如,贛教版第八冊中《我的船兒》是看圖作文,圖上畫了一個小女孩看著船兒漂走了高興地笑了。初次看圖,大部分學生認為小女孩的船做成功了,所以十分高興。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僅停留在表面上。我根據實際情況創設了一個這樣的情境:我坐著一只船漂呀漂,漂到了浙江(媽媽打工的地方),去看一看媽媽。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啟發,交流自己的想法,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寬,從而使學生習作更富有創造力和情趣。學生習作選《我的船兒》:眼中的船兒在水中游蕩,好像跟我說再見似的。我想我的小船兒會帶著我的愿望到達那個地方。船兒中裝滿了水草籽,急流把船兒帶入了小漩渦,幾粒種子灑了出來。它輕輕地轉了幾圈便被嘩嘩的流水從我的視線中慢慢地消失了。它走了,我可愛的船兒你一定要把水草籽帶到那被污染的地方。我的眼中浮現出那片景象。我的心情特別沉重,可是當我想起水草會把水弄清,我便露出了笑容,小船兒,我的重托可在你身上,你一定要讓我的愿望實現喲!正是老師為他們精心創設情境,學生對圖的理解才會深入,才更加精彩。

三、組織配套活動,在“合作”中體驗生活

兒童的興趣傾向是一種心理品質。因為個體的實踐活動及能力有限,不可能對每一件事物和活動都感興趣,老師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并提供施展個性特長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如,組織假日野炊、秋游、春游、接力賽、打雪仗、文藝活動、小制作比賽等形式多種多樣的作文配套活動,寫一些《記一次活動》《我的小制作》《我的學習生活》等作文,再也不用空穴來風了。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與積累,使他們在感受生活的充實與美好的同時,也品嘗生活中的艱難與苦澀,而這些都是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難以體會到的。因此,學生習作時不再愁眉不展,而是輕松愉快,思維靈活,作文內容真實具體,有新意,有獨特感受,充滿童真童趣。如,《野炊》一文中節選:煮飯的時間到了,首先要做的事是找架搭灶,由于那柴被火燒過,同學一摸,個個都成了窯師傅,還有幾個調皮的男孩,把手上的黑灰往嬌氣女孩臉上一抹“啊……”一聲聲尖叫在田野上回蕩。開始燒火了,平日衣冠整潔的同學們,個個趴在地上吹火,被煙嗆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沒有阻止同學們的干勁。煙飄飄悠悠,遠看像是一群神仙在搗鬼呢!“阿欠”被煙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舒適”的“阿欠”,臉譜有各種,心里卻很高興,因為可以煮飯了。瞧,那些好吃的同學們正在偷著烤火腿腸吃呢!整個山谷都回蕩著我們的笑聲。這些材料,恰似一尾剛從小溪中撈起的鮮魚,透著水靈、活潑、新鮮。它身上的光澤是那樣的明亮、顯眼,自然惹人喜愛。如果讓學生閉門造車,能有這么真實的體驗嗎?

四、重視作文評講,在“合作”中學會取長補短

作文評價的過程就是作文的過程,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充分重視習作講評,既能激勵學生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練筆的積極性,又能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賞析與表達能力。在評講過程中,教師不但注重講實例評重點,而且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全程參與,讓他們當主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文講評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習主體發展的實際,體現主體性與實踐性,逐步培養學生自己評改習作的能力。首先學生在完成作文后,我讓學生進行“評改”,這時的評改不是對內容進行實質性的指導,而是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桌或小組內成員聽,旨在使學生克服內在語言儲備的心理定勢,針對標點錯誤、格式有誤等進行修改。其次,老師在閱讀完全班學生習作后,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把他們的習作加以整合,組成一個典型“病文”,用展示臺投影到大屏幕上,擺優點,評不足,提出修改意見,為學生提供范本!一個班人數那么多,老師每本都和前面一樣的評改,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勞動無效,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評改作文時我特別注重一個重要環節——組評。借助集體合作的力量,進行因人而異、有的放矢的評改,在有范本、有標準的基礎上依托小組成員的互讀互評,以優帶差,從語句通順、有無新鮮感的語句,是否詳略得當、選材是否典型等多方面去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敢于陳述自己的獨特見解,善于展示自己的個性,而且在合作中學會取長補短,提高了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發展。

以上是我在學習新課程理念和實踐新理念中的一些不成熟看法,有許多不足和漏洞,望各位不吝指教。

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作文教學作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