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縣鄉鎮林業站管理現狀與發展思路

2014-07-28 13:49胡華英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1期
關鍵詞:歙縣發展思路管理現狀

胡華英

摘 要:簡述了歙縣鄉鎮林業站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鄉鎮林業站發展思路,主要包括:合理配置林業站人員、加大引進人才力度、保障推廣經費和加強林業站自身培訓力度等。

關鍵詞:歙縣;鄉鎮林業站;管理現狀;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 F32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20-02

鄉鎮林業站是林業部門最基層的單位,也是林業部門與群眾溝通的窗口,肩負著鄉鎮林業的規劃發展,生產管理,組織協調,技術指導重任。鄉鎮林業站開展的工作屬于公益性,其職能有林業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林木病蟲害的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森林資源管理、植樹造林、森林防火等技術服務,以及培訓林農等。筆者從事林業工作30a,現就歙縣鄉鎮林業站的管理現狀與發展思路談點看法。

1 鄉鎮林業站管理現狀

1.1 鄉鎮林業站基本情況 歙縣地處皖南,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全縣林地面積173 751.4hm2,森林覆蓋率75.57%。全縣現有28個鄉鎮林業站,接受縣林業局和鄉鎮政府雙層領導。鄉鎮林業站原屬差額事業單位,2010年后,縣人事局核定鄉鎮林業站為全額事業單位,127個編制。編制的轉變,一定程度上給林業站職工吃了定心丸,鼓舞了士氣,也為人員隊伍穩定,以及今后工作的有序開展夯實了基礎。

1.2 鄉鎮林業站管理情況 目前鄉鎮林業站硬件設施基礎薄弱,軟件上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但全體林業站工作人員在縣林業局和鄉鎮政府雙層領導下仍然頂著壓力,迎難而上,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文化名城打基礎、增后勁,穩步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強化林業站自身建設,努力完成年度目標管理任務。

1.2.1 林業站承擔的重點工作 近些年來,歙縣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德援項目、油茶項目、森林撫育試點等重大工程項目以及公益林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除國有林場承擔小部分任務外,大部分的工作重心都落在鄉鎮林業站。鄉鎮林業站盡管任務十分繁重,但無論是在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上,還是在營林生產、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工作上,林業站職工始終恪守職業操守,盡職盡責做好工作。

1.2.2 林業站機構隊伍建設、學歷教育及培訓 截至2013年底,已有46人先后參加了業余學歷教育培訓。有26名林業站站長參加了崗位培訓,全體職工都參加了市級或縣級的年度繼續教育培訓。2014年,全體鄉鎮林業站職工參加了“全國鄉鎮林業工作站崗位培訓在線學習平臺”的網絡學習。通過學習,掌握更多新知識、新技術,使隊伍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得到提升。

1.2.3 林業站管理體系建設 縣林業局對全縣鄉鎮林業站實行目標管理,從造林綠化、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林業產業、林權改革、自身建設等6大方面進行考核,細化考核內容,并根據年度計劃進行適當調整,確定評分標準,兌現獎懲。

2 鄉鎮林業站存在的問題

隨著建設生態歙縣的迫切需求、現代林業的不斷發展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續工作的不斷推進,鄉鎮林業站仍然存在一些長期以來沒能有效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辦公條件差 由于縣財力有限,目前只有三陽、鄭村、深渡、許村、桂林等鄉鎮的站房面積達到工程建設標準。其他鄉鎮林業站站房陳舊,辦公、生活條件簡陋、居住條件差。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林業技術人員下鄉工作十分不便。

2.2 人員老化嚴重,工資待遇偏低 目前,鄉鎮林業站共113人,其中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27人,60年代出生的34人,70年代出生的48人,80年代出生的4人。全縣鄉鎮林業站人員整體年齡結構不合理,尤其80后、90后人員太少,人才斷層現象突出。由于職工年齡偏大、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如遇森林資源清查、重點項目規劃設計、GIS運用等重點工作開展,在人員的抽調和搭配上都顯得很困難。再加上林業站職工整天與農民、山林打交道,且條件艱苦、待遇低、升職慢,很多大學生不愿報考鄉鎮林業站崗位。即使考錄進來,也未必能長久留住。近3a,鄉鎮林業站共招考了7名大學生,已有3人辭職另謀職業。這不僅增加了主管單位的招考成本、培養成本,同時還給暫時留下來的大學生帶來不安心的影響。

2.3 工作經費少 鄉鎮林業站工作人員除正常的工資由縣局統一支付外,其他一些工作經費如技術推廣經費、辦公經費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都需林業站自行解決。在現有條件下,林業站能夠維持一般性正常運轉已屬不易,經費的緊張,直接影響林業站職能作用的發揮。鄉鎮林業站沒有多余資金用于建立造林、育苗等示范基地,因沒有示范效應,竹林管理、老果園高接換種、復合種植等一些急需的營林技術推廣起來速度遲緩、且見效慢。

3 鄉鎮林業站發展的思路

為調動鄉鎮林業站人員積極性,提高鄉鎮林業站人員待遇、改善條件,進一步穩定鄉鎮林業站技術人員隊伍,充分發揮林業站職工在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化發展、林農增產增收中的作用,現提出如下發展思路。

3.1 合理配置林業站人員 按照科學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則,對鄉鎮林業站人員進行合理搭配,確保各鄉鎮林業站日常工作正常開展。在重大項目建設和電腦軟件新技術應用上,應做到林業站人員可跨鄉鎮臨時調劑和整合,確保重大項目的實施和新技術應用。

3.2 加大引進技術人才力度 人才是單位的第一資源,有了人才,服務于“三農”的工作才可以轟轟烈烈地開展下去。根據歙縣基層林業站編制設定,目前還缺編14人,再加上今后幾年50年代出生的27名職工相繼退休,到時人員缺編數量更多。如果不及時招錄,輸入新鮮血液,改變目前人才青黃不接的現狀,林業工作將受到影響。林業主管部門應及時主動與縣人事部門協調,做好引進人才需求計劃和上報工作,及時招錄人才充實到鄉鎮林業站技術崗位上來。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筑巢才能引鳳,單位的硬件設施完善,也是留得住人才的關鍵所在。根據國家林業局《鄉鎮林業工作站工程建設標準》,山區縣三級站的房屋建設面積不少于230m2,目前仍有7個鄉鎮林業站沒有站房,而是靠租借辦公房開展工作。建議省、市、縣財政和上級主管部門撥付專項資金用于林業站站房新建和維修,添置必要的儀器設備、交通工具、辦公設施等。

3.4 保障林業科技推廣經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第二十八條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內應當保障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并按規定使該資金逐年增長。各級人民政府通過財政撥款以及從農業發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的渠道,籌集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用于實施農業技術推廣項目”??h級財政部門應著手建立長效的財政保障機制,將林業技術推廣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按規定使經費逐年提高,確保鄉鎮林業站工作正常和高效運行。

3.5 提高職工福利待遇 擁有林業科技人才是林業發展的關鍵,也是事業發展壯大的根本。要想林業有所發展,適時出臺一些林業技術人員下基層的保障激勵政策很有必要,同時提高基層林業技術人員滿8a固定一級工資標準,落實和提高林業站人員福利待遇,讓學林的大學生愿意考進來,并且留得住,激發林業站技術人員的工作潛能,為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做好全方位服務。

3.6 加大林業站自身培訓力度 當前,我國的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為了提高林業生產的科技含量,鄉鎮林業站開展林業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義不容辭。授人以漁,自身的功夫要過得硬。鄉鎮林業站要想管理好森林資源、培訓好林農,只有勤練內功,充分利用好“全國鄉鎮林業站崗位培訓在線學習平臺”,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服務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搭好橋,傳真經,使林業新技術、新成果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易學易干,得實惠,為我國的現代林業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責編:徐煥斗)

猜你喜歡
歙縣發展思路管理現狀
《書畫世界》改刊題賀作品選登
文化藝術產業集群與發展思路探析
歙縣找尋王茂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