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縣中小學生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2014-08-11 04:58朱愛清姚紅蓮
關鍵詞:碘缺乏病調查防治

朱愛清 姚紅蓮

【摘要】目的:了解我縣小學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和行為情況。方法: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600名五、六年級學生,發放有效問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結果:村級、鄉鎮和縣城小學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關鍵詞】防治;碘缺乏??;調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發育到成人期由于攝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組有關聯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單純性聾啞、流產、早產、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廣,全世界約有110個國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據估計全球受碘缺乏威脅的人群約為16億。我國除上海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區,估計約有7億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區。沁縣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區之一,沁縣利用各種衛生節日和“5.15”碘缺乏病宣傳日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廣播、電視、舉辦講座、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等)活動,通過多年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防治碘缺乏病的認識,特別是改變嬰幼兒、兒童,以及準備做母親或正在給寶寶喂奶的婦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為習慣,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碘鹽,使碘缺乏病明顯下降,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因此,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評價健康教育對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縣于2013年10月對山西省長治市沁縣15所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進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工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對象: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在每所小學隨機抽取20名五、六年級學生,共抽取600名,發放有效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600份。

方法:問卷由沁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設計,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人員親自發放問卷。答題之前向學生解釋此問卷不是考試,務必如實答題,不給學生任何誘導。當場答題,當場收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

結果

問卷測試成績情況:所有600份調查學生的平均成績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優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這顯示測試成績偏低。在學校分類中縣城小學成績與鄉鎮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67.76,P<0.05),鄉鎮小學成績與村級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20.78,P<0.05)各類學校的情況,見表1。

知識與行為情況:調查學生中有539人(89.8%),通過聽老師講課獲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知道碘缺乏對智力危害的學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學生以為選擇服用碘油丸為最好的防治方法,認為吃加碘食品為最好方法的學生有6.2%,還有5%的學生選擇多吃肉蛋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過看電視或聽廣播獲得有關知識。

各類學校比較:在調查的600名學生中,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學生有82人(13.7%),其中縣級學校有50人,鄉鎮學校中有23人,村級學校中有9人,經統計學檢驗,各類學校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討論

本次調查成績顯示,有89.8%的學生通過老師獲得碘缺乏病知識,但成績優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說明學校雖然開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的宣傳教育,但學生對碘缺乏病的認識仍較膚淺。這提示在今后的時間內仍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56.7%的學生從電視或廣播中獲得有關防治碘缺乏病知識,說明電視、廣播大眾媒體有必要加強對碘缺乏病的宣傳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傳日外,平時也有多作一些專題性的新聞和報道。調查結果也反映學生獲得衛生保健知識的主要來源是老師講課。近年來一些經銷商在學校向學生推銷碘制劑和加碘食品,致使學生誤認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會對甲狀腺造成影響,所以有必要加強向學校學生大面積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監控。知道吃加點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學生占64.3%,但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只有13.7%,可見對碘缺乏病的宣傳不夠深入細致,雖然普及了食鹽加碘,但不能正確存放和烹飪,而導致碘的損失。因此,不能忽視對加碘鹽正確使用的宣傳教育。

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國消除碘缺乏病的關鍵。以學校為陣地,以學生為健康教育主力軍,向家庭和社會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識,在偏僻農村來講,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確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辦法。本次調查結果仍表明:縣級學校、鄉鎮學校、村級學校學生間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識水平相比有明顯差距。這也是目前我國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盡快縮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續鞏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彈。

【摘要】目的:了解我縣小學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和行為情況。方法: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600名五、六年級學生,發放有效問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結果:村級、鄉鎮和縣城小學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關鍵詞】防治;碘缺乏??;調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發育到成人期由于攝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組有關聯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單純性聾啞、流產、早產、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廣,全世界約有110個國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據估計全球受碘缺乏威脅的人群約為16億。我國除上海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區,估計約有7億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區。沁縣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區之一,沁縣利用各種衛生節日和“5.15”碘缺乏病宣傳日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廣播、電視、舉辦講座、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等)活動,通過多年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防治碘缺乏病的認識,特別是改變嬰幼兒、兒童,以及準備做母親或正在給寶寶喂奶的婦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為習慣,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碘鹽,使碘缺乏病明顯下降,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因此,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評價健康教育對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縣于2013年10月對山西省長治市沁縣15所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進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工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對象: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在每所小學隨機抽取20名五、六年級學生,共抽取600名,發放有效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600份。

方法:問卷由沁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設計,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人員親自發放問卷。答題之前向學生解釋此問卷不是考試,務必如實答題,不給學生任何誘導。當場答題,當場收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

結果

問卷測試成績情況:所有600份調查學生的平均成績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優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這顯示測試成績偏低。在學校分類中縣城小學成績與鄉鎮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67.76,P<0.05),鄉鎮小學成績與村級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20.78,P<0.05)各類學校的情況,見表1。

知識與行為情況:調查學生中有539人(89.8%),通過聽老師講課獲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知道碘缺乏對智力危害的學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學生以為選擇服用碘油丸為最好的防治方法,認為吃加碘食品為最好方法的學生有6.2%,還有5%的學生選擇多吃肉蛋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過看電視或聽廣播獲得有關知識。

各類學校比較:在調查的600名學生中,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學生有82人(13.7%),其中縣級學校有50人,鄉鎮學校中有23人,村級學校中有9人,經統計學檢驗,各類學校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討論

本次調查成績顯示,有89.8%的學生通過老師獲得碘缺乏病知識,但成績優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說明學校雖然開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的宣傳教育,但學生對碘缺乏病的認識仍較膚淺。這提示在今后的時間內仍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56.7%的學生從電視或廣播中獲得有關防治碘缺乏病知識,說明電視、廣播大眾媒體有必要加強對碘缺乏病的宣傳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傳日外,平時也有多作一些專題性的新聞和報道。調查結果也反映學生獲得衛生保健知識的主要來源是老師講課。近年來一些經銷商在學校向學生推銷碘制劑和加碘食品,致使學生誤認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會對甲狀腺造成影響,所以有必要加強向學校學生大面積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監控。知道吃加點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學生占64.3%,但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只有13.7%,可見對碘缺乏病的宣傳不夠深入細致,雖然普及了食鹽加碘,但不能正確存放和烹飪,而導致碘的損失。因此,不能忽視對加碘鹽正確使用的宣傳教育。

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國消除碘缺乏病的關鍵。以學校為陣地,以學生為健康教育主力軍,向家庭和社會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識,在偏僻農村來講,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確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辦法。本次調查結果仍表明:縣級學校、鄉鎮學校、村級學校學生間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識水平相比有明顯差距。這也是目前我國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盡快縮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續鞏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彈。

【摘要】目的:了解我縣小學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和行為情況。方法: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600名五、六年級學生,發放有效問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結果:村級、鄉鎮和縣城小學有顯著性差異。結論: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關鍵詞】防治;碘缺乏??;調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發育到成人期由于攝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組有關聯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單純性聾啞、流產、早產、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本病分布廣,全世界約有110個國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據估計全球受碘缺乏威脅的人群約為16億。我國除上海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區,估計約有7億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區。沁縣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區之一,沁縣利用各種衛生節日和“5.15”碘缺乏病宣傳日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廣播、電視、舉辦講座、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等)活動,通過多年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防治碘缺乏病的認識,特別是改變嬰幼兒、兒童,以及準備做母親或正在給寶寶喂奶的婦女防治碘缺乏病的行為習慣,食用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碘鹽,使碘缺乏病明顯下降,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因此,為了有效防治碘缺乏?。↖DD),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評價健康教育對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沁縣于2013年10月對山西省長治市沁縣15所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進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工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對象:利用PPS抽樣法抽取沁縣15所小學,在每所小學隨機抽取20名五、六年級學生,共抽取600名,發放有效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600份。

方法:問卷由沁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設計,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人員親自發放問卷。答題之前向學生解釋此問卷不是考試,務必如實答題,不給學生任何誘導。當場答題,當場收卷,以問題全部回答為有效問卷。

結果

問卷測試成績情況:所有600份調查學生的平均成績為66.60分,及格以上451人(75.2%),優秀52人(8.7%),不及格149人(24.8%),這顯示測試成績偏低。在學校分類中縣城小學成績與鄉鎮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67.76,P<0.05),鄉鎮小學成績與村級小學有顯著性差異(X2=20.78,P<0.05)各類學校的情況,見表1。

知識與行為情況:調查學生中有539人(89.8%),通過聽老師講課獲得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知道碘缺乏對智力危害的學生有306人(51.1%);知道吃加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有386人(64.3%)。有15.0%的學生以為選擇服用碘油丸為最好的防治方法,認為吃加碘食品為最好方法的學生有6.2%,還有5%的學生選擇多吃肉蛋為最好的防治方法。有340人(56.7%),通過看電視或聽廣播獲得有關知識。

各類學校比較:在調查的600名學生中,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學生有82人(13.7%),其中縣級學校有50人,鄉鎮學校中有23人,村級學校中有9人,經統計學檢驗,各類學校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討論

本次調查成績顯示,有89.8%的學生通過老師獲得碘缺乏病知識,但成績優秀者很少(8.7%),平均分61.60分,及格率(75.2%)偏低,說明學校雖然開展了防治碘缺乏病知識的宣傳教育,但學生對碘缺乏病的認識仍較膚淺。這提示在今后的時間內仍需進一步加大防治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56.7%的學生從電視或廣播中獲得有關防治碘缺乏病知識,說明電視、廣播大眾媒體有必要加強對碘缺乏病的宣傳工作,除每年的“5.15”碘缺乏病宣傳日外,平時也有多作一些專題性的新聞和報道。調查結果也反映學生獲得衛生保健知識的主要來源是老師講課。近年來一些經銷商在學校向學生推銷碘制劑和加碘食品,致使學生誤認為服碘油丸和加碘食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由于高碘也會對甲狀腺造成影響,所以有必要加強向學校學生大面積投放碘油丸和碘制品的監控。知道吃加點鹽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的學生占64.3%,但知道購買和食用加碘鹽注意事項的只有13.7%,可見對碘缺乏病的宣傳不夠深入細致,雖然普及了食鹽加碘,但不能正確存放和烹飪,而導致碘的損失。因此,不能忽視對加碘鹽正確使用的宣傳教育。

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村碘缺乏病的消除是中國消除碘缺乏病的關鍵。以學校為陣地,以學生為健康教育主力軍,向家庭和社會普及消除碘缺乏病知識,在偏僻農村來講,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確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辦法。本次調查結果仍表明:縣級學校、鄉鎮學校、村級學校學生間的防治碘缺乏病知識水平相比有明顯差距。這也是目前我國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盡快縮小差距,今后要把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通過學校-學生-家庭-社會這種鏈節關系,推動全民健康教育,更好促進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續鞏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彈。

猜你喜歡
碘缺乏病調查防治
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