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老黃埔的本色人生 (上)

2014-08-12 09:11李文錦
黃埔 2014年4期
關鍵詞:石家莊市黃埔

我的父親李善勛,1914年出生,黃埔軍校第十五期畢業。原任傅作義第十六軍少將副參謀長,1949年1月隨軍起義,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軍任軍后勤部副部長。2010年11月1日去世,享年96歲。

至死不渝的黃埔情結

父親生長在蘇北農村,祖輩種地,無人識字。因是長子長孫,到十四歲時家里咬牙賣糧供他上了私塾。他是家族里第一個讀書的,也因此學得格外刻苦,成績很好。1938年初,日本鬼子占領了縣城,書念不成了,他和幾個同學結伴逃往西安。那時正處于國共合作抗日的初期。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設在香來街8號。黃埔軍官學校七分校則在西安王曲。在西安廣場,父親和很多青年學生聽過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講話。朱總司令說,從沿海流亡到西安的學生,愿意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我派人送到延安抗大。愿意在西安投考黃埔軍官學校七分校的,全由同學們自己選擇,兩黨組織絕不干涉。在這種政治氛圍下,有的學生去了延安抗大學習,父親投考了西安王曲黃埔七分校步兵科學習。當時七分校的教育長周嘉彬是抗日名將張治中將軍的女婿。我曾天真地問父親:您為什么不考延安抗大?上了延安抗大你就不是反革命而是老革命了。父親苦笑作答:你太小,不了解歷史。我一個農村出來的窮學生,啥都不清楚,只想著能打跑日本鬼子回家鄉,不當亡國奴。我從黃埔軍校畢業就上了戰場和日本鬼子打仗。仗打的苦著呢,死了好多人,我能活到今天不容易。

1981年9月,葉帥闡明對臺灣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1982年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父親積極響應,利用自己是黃埔生的優勢,為祖國統一盡一份力。他在黃埔十五期時的班長是蔣緯國,1986年,蔣緯國調任臺灣“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父親給他寫信宣傳黨的和平統一政策。

父親有個結拜兄弟邵長順,是當年結伴逃出家鄉投考黃埔的同鄉和同學,1948年隨部隊調防到臺灣,夫人留在了蘇州,40年不能相見。父親輾轉和他取得聯系,并保持了通信。終于在1988年秋,父親在家接待了這位黃埔兄弟。兩人徹夜長談,兩天沒走出家門。他向父親傾訴40年的思鄉之痛:這次返鄉探親,先到豐縣父母墳前謁陵掃墓,后去蘇州看望結發之妻,然后直下西安沿著當年的抗戰一線,從潼關到風陵渡再到壺口。當年抗戰的慘烈情景,猶如發生在昨天。如今回到家鄉,看到變化之大,真是揚眉吐氣,表示回去一定為統一出力。此后,每年夏天邵伯伯去美國女兒家,秋天到蘇州(他的大兒子留在了蘇州),冬天再回臺灣,傳播著和平發展與統一的信息。

2005年秋,石家莊市黃埔同學會組織23名省會的黃埔同學到北京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他們在紀念館大廳英雄浮雕前敬獻花籃,并向忠勇將士們三鞠躬。參觀時,父親不由自主地向人們敘說起自己當年與日軍殊死搏斗的情景,令在場觀眾深受教育,肅然起敬,紛紛與他們這些黃埔老軍人合影留念。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竟在紀念館內與臺灣黃埔同學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訪京團意外相遇。當看到父親胸前紅上衣印有“黃埔”二字時,訪京成員沈瑞興快步走上前去問道:“老大哥,您是第幾期?”老爸指著自己的鼻子笑答:“我是十五期?!薄澳墒抢锨拜吜?,我是二十二期的?!闭勑﹂g兩位黃埔校友的手已經緊緊握在一起了。訪京團團長臺灣退役陸軍中將齊其森先生見到父親九十高齡身體如此健壯,連稱敬佩,非常高興。父親回石后向我們講述此遇,連說:“緣份、緣份、真是緣份,大陸臺灣同根生,兩岸黃埔一家人,搞‘臺獨行不通、行不通的?!?/p>

2010年10月31日,我接到父親突然發病的電話,趕到醫院時,只見他掛著吊瓶,光光的身上只穿著那件市黃埔同學會贈送的印有“黃埔”紀念文字的馬夾。護士告訴我:老爺子說什么也不肯脫下這件馬夾換上病號服。彌留之際的老父親,嘴里反復念叨著“黃埔、黃埔、黃埔精神萬歲!”這是他臨終留給我們的最后一句話。

此前一周,父親還讓孫媳婦開車拉他到市黃埔同學會去轉轉,到了門口腿沒勁上樓了,就拄著拐棍站到市黃埔同學會的門牌前,凝視著石家莊市黃埔同學會的牌子。他的目光是那樣的眷戀,那么的不舍,站了好一會兒才說:“走,回吧?!笨上覀儺敃r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在向市黃埔同學會作最后的告別。七天以后的11月1日清晨,父親離開了我們。父親走了,但他對黃埔那份濃濃的情義,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日常生活中的嚴父

也許是當年黃埔軍校的錘煉,也許是多年軍事教官的經歷,父親的軍人作風、軍人氣質在日常生活中給我們子女留下很多的記憶。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讓我和弟弟站軍姿:背靠墻壁,目視正前方,兩臂貼腿外側,收腹挺胸,一動不動看誰堅持時間長。他說人要有個精氣神,就得坐有坐樣,站有站相,坐如鐘,站如松,不能吊兒郎當的紈绔子弟樣。從上學起,父親就要求我:起床自己疊被成方,課本不亂放,作業不亂扔,學過用過的教材、作業本、課外書分門別類一摞一摞擺放整齊保存好,隨用隨拿,用過拿過放歸原處再用再拿;上學、放學、吃飯、睡覺都看表,按點作息,延誤10分鐘都要問原因。父親常說:戰場上時間就是人命,幾分之差能決定戰斗勝負。和平年代,時間也是生命,不遵守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就是不守信用。毫不夸張地說,老爸工作一輩子,直到離休以后參加各種會議、社會活動,從來沒有遲到過一次!與別人相約辦事,不管年長者還是學生娃娃,官員還是普通百姓,從來都是他等人,沒讓別人等過他。遵守時間就是遵守承諾,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1964年我12歲,學校放暑假,父親帶我去趙縣搞四清。住在農村小學的課堂里,用課桌拼在一起當床鋪,我嫌硌,睡不著覺。父親教育我當兵都要睡硬床板,練練筋骨長出息,吃苦才能鍛煉人。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讓我工作以后受益匪淺。

我清楚地記得參加工作以后,我第一次為工人培訓講課,父親比自己上講臺還要認真。手把手教我講課的方法與技巧。從課程內容、主次的安排,到講課重點、語氣的掌握;從黑板板書的分配,到講課時間的把握……不厭其煩,還拿著手表掐表聽我試講。以后我多次在各種類型的培訓班上為工程技術人員、工人技師、農民工講課,受聘給交通學院的大學生上專業課,都很受歡迎。大家反映我的課重點突出、清楚,有邏輯性,板書層次分明,好記筆記,時間掐的準。我把這些話告訴老爸,他很得意:“當年上黃埔,教官就是這樣講課,我當步校教員也是這樣講課,教給你管用吧?!?

我們兄妹四個相繼參加工作以后,父親時常囑咐我們要先學做人,再學做事,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特別是我們擔任一些職務以后,更是叮囑一不要犯政治錯誤,二不要犯經濟錯誤,三不要犯作風錯誤。他給我們總結說:人變壞都有個規律,懶——饞——貪——沾——變,先從懶開始。你們只要不懶不饞,沒有貪欲,不沾小便宜,就不會栽大跟頭,犯大錯誤。

父親一生穿戴正統,講究軍容軍紀。春夏秋冬穿西服必打領帶,穿中山裝從領口到衣邊一排扣系得整整齊齊,一扣不拉。九十多歲的人了,三伏天不肯穿背心,一件白襯衣扣子一直系到脖口,我們笑他,您傻呀,不知道熱???他說當兵的習慣,一輩子就這樣了。老父親活到96歲高齡,耳不聾,眼不花,身板挺直,思維清晰,說話聲音洪亮,走路不讓人扶。

苦苦求索的人生目標

當年,為了不當亡國奴,為了救國救民,父親考軍校,打鬼子。但聽父親講述抗戰歷史,還是在全國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以后。潼關戰斗是他講述比較詳細的戰例。

1942年農歷四月初。鄭州洛陽相繼失守,日軍企圖攻打潼關,奪取中國的西北。潼關在河南省靈寶縣最西部,與陜西省交界,自古就是軍事要地,西安門戶。潼關失守則西安不保。父親當時任十六軍預備第三師九團三營營長。全營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排,一個通信班,500多人滿額編制不缺員。日軍攻打潼關時,父親接到命令,從黃河的防地上調到靈寶西,阻擊日軍進攻。是年父親28歲,血氣方剛,全營上下,同仇敵愾,士氣高昂。仗打得很殘酷,特別是在村落爭奪戰和巷戰的時候,重武器用不上,就投手榴彈,近身肉搏和鬼子拼刺刀。全營官兵都很勇敢,不怕死、不怕傷,沒有一個孬種,終于守住了陣地。戰斗結束后清點人員,500多人犧牲了三分之一。講到這里,父親掉了淚,那都是和他朝夕相處的弟兄??!讓他更心痛不已的是在這一場戰斗中犧牲了兩位連長、六位排長。

時隔一年,1943年農歷四月中旬,日軍侵略野心不死,再次西進攻打潼關。父親率三營官兵再赴潼關打阻擊。這次是在靈寶縣的東營子村和日軍短兵相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為給死去的戰友報仇,為了保衛苦難的祖國,三營的官兵殺紅了眼,一寸土地也不讓,又打了一次勝仗。這次戰斗,父親的學弟八連連長張清太(黃埔軍校十六期畢業)以及三位排長犧牲?;貞浧疬@些犧牲的官兵們,父親非常心酸難受。

再次戰勝日本侵略者,獎勵全營官兵每人一塊“現大洋”,父親還被提升為副團長。

抗戰勝利之后,蔣介石撕毀停戰協議打內戰,打破了父親對國民政府搞和平的幻想,他厭倦了連年戰火,生靈涂炭。特別是在和平解放前夕,父親受命領兵守衛保護北平市長何思源先生的府邸,還曾跟車護送何市長秘密出城談判。軍統特務策劃暗殺,深夜投放炸彈,炸死炸傷何市長家人,這件事情更讓父親看清國民黨的真面目。正是這些事實,堅定了父親的立場:他非常贊同傅作義將軍的義舉,堅決支持起義,他積極執行參與了部隊起義整編的諸多具體事務,成為有功人員。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有幸成為起義軍官代表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親歷開國大典的父親,記得當時的每一個細節,場面的熱烈,群眾的歡欣鼓舞,走在閱兵隊伍中的自豪感,都深深刻入他的生命之中。每當回憶起這段經歷,父親總是兩眼放光,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部隊整編之后,父親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軍任軍后勤部副部長,隨即奔赴戰場,參加攻打太原的戰斗。太原解放后進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在這里,父親努力學習,認真改造思想,很快就調入高級步兵學校任軍事教員。他用自己從黃埔軍校步科學到的知識,結合戰場實例向學員授課,受到歡迎。特別是組織實戰戰術演習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父親在軍校授正連級上尉軍銜。在人民軍隊這個大熔爐里,父親經歷了從舊軍人到人民戰士的蛻變,接受了新生的洗禮。

父親戎馬半生苦苦求索人生目標,親身經歷使他認定一個真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薄皼]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彪m然經歷多次政治運動,受過沖擊,但他愛祖國愛人民的本色沒有變,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追求沒有變。父親25年中堅持每年向所屬黨支部遞交一份入黨申請書,憑著堅定的政治信仰,終于在1984年,父親被破格批準成為中共黨員,70歲實現了一生的夙愿。父親在世時,四個子女全部是共產黨員,加上女婿、孫子和他,一共七名黨員,他常說咱們家可以成立一個黨小組了。

李善勛簡歷

李善勛,1914年出生于江蘇豐縣。

1938年,考入西安王曲黃埔軍官學校七分校第十五期。步科畢業后在國民黨第十六軍任職。

1949年1月,在北平隨軍起義,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軍。

1958年,轉業到石家莊市搬運公司任生活科副科長,后來調入石家莊市汽車發動機廠任行政科副科長、科長。

1984年,破格批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9年75歲離休。2000年,光榮出席民革中央“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多次獲得省、市政府、政協、民革“先進個人”“關心下一代”“優秀輔導員”等榮譽表彰。

2010年11月1日在石家莊市病逝,享年96歲。

李文錦簡歷

李文錦,李善勛之女,1952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

1974年至1976年,在河北林業??茖W校學習。后來分配到石家莊市園林處(局)工作,歷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副科長、公園處長。

1990年,獲亞運會組委會宣傳部、石家莊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突出貢獻”榮譽表彰。

1994年11月,調石家莊市長安公園工作。歷任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公園副主任、黨總支書記。

1998年3月,獲河北省建委頒發“河北省建設行業科技成果評審鑒定專家”證書。

2007年退休。

猜你喜歡
石家莊市黃埔
陳福成:為祖國統一盡力是兩岸黃埔人的天職
姥爺的呼嚕
A letter to the young
脫險(續寫二)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同仇敵愾:黃埔將帥浴血抗日記》等56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