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埔精神成就的醫界華彩

2014-08-12 09:15郭士健李大慶
黃埔 2014年4期
關鍵詞:螺桿菌黃埔幽門

郭士健 李大慶

京城四月春意濃,和風送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現代化靜雅、寧和的消化內科療區里,我們見到了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梁浩教授。梁教授樸素的外表就象路上的一位平凡長者。但知曉他的經歷,特別是在他娓娓道出那段奮斗歲月后,不禁讓人對這位黃埔后代身上所展現出來的“別樣風采”肅然起敬,那正是保持了傳統又煥發著現代氣息的黃埔精神。

少年在逆境中循著父親的腳印“不斷進步”

1956年出生在長春的他自幼酷愛音樂和物理,懷著對自然界無限的好奇和揭開大自然奧秘的幻想,立志長大以后做一名物理學家或是音樂家。但造化弄人,“文革”期間,父親卻因曾在黃埔軍校學習的經歷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母親也受到牽連,兄弟三人由親戚照顧,從此,他們的志向也化作泡影。換作別的孩子,可能就此消極。但源于父親身上的某種“品格”被喚醒,離開父母教誨的孩子過早地成熟了。

他的父親梁維誠畢業于黃埔軍校二十三期一總隊工兵科,1949年在軍校地下黨的策劃下,隨二十三期師生在赴臺灣的轉飛途中集體起義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復員后考入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后,梁老本著“春雨潤物不倦,只為桃李芬芳”的信念,從教30余年,連續8年被評為各級先進工作者,出席北京召開的全國史學會議,被選為中國史學會會員,省市史學會常務理事,其論文在全國及省市學術刊物上發表,曾編寫“高考歷史復習資料”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史學界具有一定影響。1988年,梁老被選為第六屆吉林省政協委員,此后,梁老撰寫了20多份有價值的提案,為參政議政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擔任吉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長春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梁老退休后,依然發揮著余熱,為準備高考的學生講課補習。

在梁浩的記憶里,父親有著頑強的毅力,有傲骨,脾氣較大,看不慣的事情總想說幾句,并有著很強的專業學識,經常加班,工作異常認真努力,會嘲笑那些開會打瞌睡的人。父親的言行影響了孩子。1974年,梁浩到吉林省九臺市葦子溝鄉插隊。17歲的他打算從此扎根農村,在祖國的廣闊天地里實現自我,用行動讓人們改變對自己家庭的“偏見”。近兩年中,他只回過一次家,全鄉知青中,他響應組織號召第一個寫決心書,表達扎根農村的決心。當時雖因家庭原因,不能參軍,但他卻用行動使自己成為了縣、鄉兩級先進知識青年。由于他的優異表現,1976年,在下鄉一年零十個月時被破格提前招工回城,在長春市的一家中草藥店工作。他還記得背著行李走進家門那天,當時正四顧無助的母親以為他只是回來探親,沒想到卻是一個莫大的驚喜。

頑強毅力根源于“黃埔精神”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梁浩看到過父親珍藏的一張寫著父親名字的證書,那是朱德總司令當年親手簽發的起義證書,令他印象深刻。父親卻很少提及那段軍校的歷史,從行動舉止上,他感受到了父親的豁達、正直和低調,感受到了父親“務求上進”的進取精神,不屈不撓的為人品格,或許這正是父親與眾不同的“黃埔風范”。正是這種“精神基因”的影響和傳承,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們兄弟三人1977年后相繼考上了重點大學,成為了社會的棟梁之材。

1977年10月,他來不及更多的準備,匆忙地參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場考試,并順利通過。由于當時的政策規定,在職人員不能填報個人志愿(由單位填),所以他被白求恩醫科大學錄取。品學兼優的他在大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5年畢業后被分配到了解放軍總醫院(301)。雖然學醫并不是他的初衷,但當他考上醫學院、進入醫學領域不久,就慢慢深愛上了這個行業。當時的總醫院采用241制的方式訓練和培養年輕醫生,即兩年的大內科“輪轉”、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一年的大內科住院總醫師,經過這7年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他順利晉升為主治醫生。1993年,他參加了全院的公開“擂臺賽”,在強手如林的同行中脫穎而出,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7年,他再次被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連續兩次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在總院的歷史上也為數不多?,F在,他是文職二級。

造?;颊吒铱小坝补穷^”

幽門螺旋桿菌是被證實為某些胃病的誘因之一,如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淋巴瘤,同時,幽門螺桿菌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胃癌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為50%-70%,但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會發病,菌體中有五到六成含有空泡毒素,只有感染了含毒素的菌體才有發病的可能。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死于腸胃疾病的人數在1000萬以上。幽門螺桿菌似乎對人類“情有獨鐘”,人類是這種病菌的自然宿主。據估計,全世界約50%的人胃內都“藏”有幽門螺桿菌。這是當代國際醫學界面臨的又一“難題”,近30年來,世界各國都在組織醫學精英研究解決它的最佳辦法。

從事消化疾病胃腸專業的梁浩,自1990年起,將方向定位在對幽門螺桿菌與胃腸道疾病的研究上,至今已經20余年。目前,他是全國幽門螺桿菌學術委員會委員,總院該課題的資深帶頭人。他帶領的團隊正在就“幽門螺桿菌與胃癌”、“ 幽門螺桿菌與淋巴瘤”、“ 幽門螺桿菌與潰瘍病”等胃腸道疾病進行研究,所屬團隊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會議上屢獲殊榮。其課題及研究成果也曾獲得中華消化雜志獎等,相關論文在多家專業期刊發表。

在組織學術研究的同時,他還每周堅持出診,為患有幽門螺桿菌病的病人、胃腸道重癥病人解除病痛。醫者仁心,他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制定了與“國際四聯標準”略有不同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的科學方案,被他戲稱為“國際四聯金標準修正方案加強版”,在臨床應用時避免了四聯方案中的毒副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他的文章《鉍劑的優與憂》發表在中華內科雜志2013年第12期。

用音樂做“粘合劑”快樂工作

業余時間,梁浩喜歡拉小提琴。那是一次偶然的”任務”,使他又撿起了放置卅多年的琴,如今這已經成為他工作之余不可或缺的“陪伴”。小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從收廢品人手里用2元錢買回一把別人淘汰的兒童小提琴,告訴他們兄弟有時間可以學學。從那時起,他開始接觸小提琴,并從此愛上了這個神奇的小東西,他甚至還自己制作琴弓、琴弦,“烹飪”自己的“音樂大餐”。他沒有條件找老師,就是憑借“看、聽、悟、練”,自學了“一技之長”。如今在閑暇之余,他參加了國內一支由高級干部、高級知識分子和高級軍官組建的業余交響樂團——“滿天星業余交響樂團”,這個樂團的宗旨是表現愛樂人的情懷,在進校園的活動中,身體力行地告訴學子們什么是好的音樂,好的經典音樂會給年輕人的事業帶來怎樣的幫助,傳遞習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正能量。演出之余,他還給學生們普及幽門螺桿菌與胃腸道疾病及健康常識,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音樂讓他緊張的工作有了緩沖和調解,也讓大學生們領悟了學習及學術的真諦。雖然都是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排練演出,有時仍很辛苦,但他和團員們卻是“累并快樂著”。

樂觀繼承黃埔精神并傳承下去

想到父親的教誨,梁浩感到父親對自己有一種期許,這期許化作他內心深處愈漸沉重的責任,某種情愫曾不經意地在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如影隨行。比如父親與伯父的重逢,正是自己在多年前行醫時認識的一位《黃埔》雜志的朋友,幫助在雜志上刊登了一篇尋找伯父的文字?!饵S埔》雜志在全世界發行,伯父在美國的學生看到后,打電話給臺灣的伯父,終于讓失散四十多年的親哥倆再次相見。試想,如果沒有這個紐帶,父親與伯父此生會留下莫大的遺憾。而這份黃埔情結,聯絡了親情,也牢固了親情,當初黃埔軍校的創建者們一定沒有想到近百年以后,它還能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讓兩岸同胞魂牽夢縈,夢想成真。那么,讓它生命常駐的正是這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黃埔精神。梁浩也將在這條薪火相傳的道路上繼續執著地走下去。

猜你喜歡
螺桿菌黃埔幽門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TNM胃癌分期相關性的研究
幽門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達與IL-6表達的相關性
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門螺桿菌會致癌嗎?必須根治嗎
陳福成:為祖國統一盡力是兩岸黃埔人的天職
四類人應該積極“抗幽”
《同仇敵愾:黃埔將帥浴血抗日記》等56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