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食”文化下的京劇

2014-08-15 00:43
劍南文學 2014年9期
關鍵詞:速食京劇傳統

京劇是我國珍貴的文化和藝術寶庫,被封為“國粹”。闡述京劇的“三大特性”,分析了京劇當下所處的困境,提出了發展京劇的建議。

中國戲曲種類繁多,京劇作為其中最重要的劇種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占據著我國戲曲領域中最特殊的地位。京劇,其風神美韻流傳百年,高絕音律令人沉醉。走過了二百多年的風雨歷程的京劇,當之無愧成為我國的國粹。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時至今日,這門曾經風靡全國、風光無限的藝術形式,開始走向下坡路。京劇面臨如此尷尬的境地,在我看來與以下四個因素密不可分。

第一,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F代社會的快節奏信息化的開始標志著“速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城市,時間變成一種奢侈品,很緊迫。很多的儀式都變得從簡,生活不動聲色的緊湊化。所以,現在很多朝九晚五忙著工作的人們開始沒有閑情逸致去抽空欣賞這樣悠長的藝術了。

第二,在當前各種不同流派音樂的沖擊下,人們對京劇并不熟悉,自然也沒有濃厚的興趣去品味,也會覺得京劇有著強烈神秘感而不敢接近。不少年輕人會覺得那些京劇段子都是老人們的專利,京劇則是為紀念過去的時光而被老年人津津樂道的古老劇種。同樣,和同齡人交流,也許流行和通俗更容易讓彼此的交談沒有距離,使得人們在不經意間冷落了京劇這門傳統藝術。

第三,官方的定位較高。京劇在成為中國戲曲的代表之后,擔任了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中國文化代表,民族文化的圖騰……而此時的京劇早已脫離了單純的戲曲意義,它代表了一種民族文化、一種國家形象,這讓它背負了太多的榮譽以及責任,而逐漸變得神秘,逐漸令人敬畏以至大家敬而遠之。

第四,新舊觀念的沖突使得對京劇的熱愛成為老人們的專利。老人們到了一定的年紀,思想開始沉淀,對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他們往往希望靜下心來,過一種恬淡的生活,沉醉在回憶里。在其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要經歷特殊時代的熏陶,京劇是不可磨滅的記號。

年輕人生活則在如此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日新月異,信息量也不斷增加,每一天都接受著新鮮事物和新思想,思想比較活躍熱衷于創新和冒險。所以很多傳統的觀念在他們的思維中都會被壓縮甚至忘記。那么,京劇是否會滅亡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是由京劇的三大特性決定的。

第一,傳承性。眾所周知,京劇這門藝術沉淀了民族審美品味,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可以稱作藝術瑰寶,這種品味和傳統就像我們炎黃子孫血脈中的烙印一樣,難以輕易抹滅。中國人含蓄內斂、穩健踏實、精致優雅,這些高貴的精神品格在京劇唱腔里得到了充分的、豐滿的展示。

第二,創新性。京劇在一些人心中,是一種僵化而又封閉的藝術門類,只能依靠一些典型的傳統劇目過活。然而事實并不如此,事實是我們熟悉的許多的經典劇目都是眾多前輩大師積極創新的結果盡管創新之路蜿蜒漫長又曲折,但真正的京劇藝術家從未停止過。

第三,綜合性。京劇藝術它既有婉轉動聽的唱腔,又有精彩絕倫的舞蹈、武打、武術和翻跌等表演形式,另外也包括了啞劇的內容。此外,京劇的化妝形象和臉譜的造型都是頗具美術性,雕塑性的。京劇的內容主要是表現歷史故事和古代名著,頗具歷史性和文學性。因此,應該說京劇綜合性這一特征是很多藝術形式不能比擬的。

在“速食”文化中,京劇的未來發展需要培養各類人才。這就需要我們努力推動各個藝術院校和京劇院團以各種方式培養諸如編劇、音樂、表演、導演、舞臺美術等不同專業的青少年人才,并且要特別鼓勵優秀藝術家通過帶徒方式中的傳、幫、帶大力培養和造就新一代京劇尖子人才,并在創作演出中鍛煉培養各類優秀青年人才。

總之,我們想要把京劇這個文化包裝成一個產品來振興來推廣,我們就要始終堅持京劇的振興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就是要爭取觀眾,拓展市場,堅持國內外兩條腿走路,全面激發京劇藝術的活力。

(錦州市京劇團)

猜你喜歡
速食京劇傳統
我和康爺爺學京劇
2500億!新速食“圍攻”康師傅
閃電是速食米粉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反智的速食閱讀
關于京劇《辛追》的創作
速食美味營養不打折
京劇的起源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