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老頭》父愛悲劇原因

2014-08-15 00:53張曉彤
環球人文地理 2014年16期
關鍵詞:高老頭父愛金錢

張曉彤

(渤海大學文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前言:巴爾扎克作為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其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特征,特別是《人間喜劇》這部反映當時法國社會生活的巨著,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意義,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高老頭》是《人間喜劇》的開始,巴爾扎克用他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刻畫了一種有悖于常理的卻又異常深沉的父愛,以及這種父愛所換來的悲劇。

1、高老頭的父愛特性

對于高老頭的父愛,人們一直存在自己的想法,一部分認為高老頭的父愛是封建社會法制觀念的產物;而另一部分認為是資產階級社會拜金主義的父愛,當然還有人認為與其他因素有關,比如:情欲等??傊?,高老頭的父愛是復雜的,這種獨特的愛包含了許多特性。

1.1 盲目的父愛

高老頭的愛是盲目的,我們通過小說中描述了解到,高老頭作為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面粉商人,擁有巨額財富,與妻子十分相愛,而在妻子去世之后,高老頭對兩個女兒特別溺愛,他請優秀的教師來培養女兒,讓她們享受奢侈的物質生活,甚至在女兒們十五歲時就擁有了自己的馬車,羨煞旁人。高老頭在女兒出嫁的年紀,讓她們自己隨心所欲去選擇自己的丈夫,被高老頭捧在手心里的兩個女兒各自尋找到了如意郎君,大女兒阿納斯塔齊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貴族太太,進入上流社會,于是就嫁給了伯爵先生,成為了伯爵太太;而小女兒斐納喜歡金錢,最后嫁給了銀行家。女兒出嫁之時,高老頭將自己畢生一半的積蓄都給了兩個女兒作為陪嫁。由于當時法國封建等級觀念根深蒂固,而高老頭的面粉生意讓兩位身份顯赫的女婿覺得沒有面子,同時高老頭也覺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兩個女兒的門面,于是高老頭決定將店鋪賣掉,并且搬進了居住環境差的伏蓋公寓。

世界上每一對父母表達父愛與母愛的方式都是付出和給予,高老頭的這種做法更加體現了這一點,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沒有原則的,他能夠滿足女兒所有的要求,只要女兒想要,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高老頭因為思念去看看自己的大女兒,卻要忍受女婿對他的冷言嘲諷,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由于高老頭的一度溺愛,女大兒注重享樂,欠下了巨額債務,高老頭非但沒有埋怨女兒,即使自己已經七十歲高齡,還將自己的財物拿去變賣替女兒還債,這種畸形的愛不得不令世人感到震驚和動容。小女兒背著自己的銀行家丈夫發生婚外情,而高老頭非但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女兒守婦道,還為了女兒能與她的情夫生活在一起,賣掉了自己的長期年金,導致自己身無分文,茍活于世。在看到了高老頭如此無私的奉獻,人們不禁感嘆父愛的偉大,與此同時,我們也為高老頭感到同情和傷感。

1.2 偏狂的父愛

高老頭是個重情誼的人、內心善良,在作品中我們了解到,高老頭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妻子,妻子是他崇拜并贊美、敬愛無邊的對象,高老頭在與妻子短短相愛七年之時,就早早病逝,留下高老頭與女兒們,妻子死后,高老頭對妻子無盡思念,并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兩個女兒,并且把它當作唯一的精神寄托。高老頭說“我啊,為了不讓她們落淚,連圣父、圣子和圣靈都可以出賣”,在西方國家,人們對于宗教的信仰是非常重視的,什么都不能代替宗教信仰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地位,但是高老頭僅僅為了女兒不落淚,就能夠出賣宗教的宗教信仰,所以,女兒的笑臉能夠讓高老頭心甘情愿付出一切也在所不辭。

高老頭除了用語言去表達他對女兒們的愛,小說當中許多行為也都充分的體現了父愛,比如:吻女兒的腳、用頭蹭女兒的裙裾等等,他不理會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他只全心全意的沉浸在愛女兒的世界里,他不同別人講話,但是別人如果提及他和他的女兒,他就會精神百倍,眼睛里都充滿了光彩,這些語言和行為都向世人展現了一個瘋狂疼愛女兒的父親的形象,因此,很多人都覺得高老頭的愛是不正常的,但是,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也要注意一點,高老頭在妻子死后身邊除了女兒沒有任何人,如果妻子還活著,或許就是另外一種情況,所以,即使高老頭對女兒的愛超出了常人難以接受的程度,但是這過程中高老頭對女兒的愛的本質是沒有變的,它只是偏狂的溺愛,溺愛縱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導致了高老頭對女兒的愛以及女兒回報給父親的愛嚴重失衡,也造成了悲劇。

1.3 真實的父愛

高老頭所處的時代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觀,資產階級影響下的人們都將金錢看的比任何事物都重要,他們認為金錢是萬能的,能夠買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甚至是無價的愛,于是高老頭用金錢滿足女兒的愿望,給與她們奢華的生活,捆綁女兒的感情,這也是當時社會金錢至上的真實寫照,因此,這也就決定了父愛的表達方式就是不斷的滿足女兒的物質要求,而不是做到一個父親應該做的:用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女兒,引導女兒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享樂的人。高老頭寧愿自己付出一切,也不委屈自己的女兒,使自己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女兒的物質要求。他說過,它的生活全在女兒身上,他愿意付出一切。為了能夠給女兒足夠的金錢,他竟然去殺人放火;在女兒面對巨額債務時,他感到羞愧無比,并不是因為女兒的行為,而是因為自己不能夠為女兒償還債務。在高老頭的人生觀里,金錢就是父愛,沒有金錢就沒有父愛,即使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之時,他心心惦念的還是為女兒償還債務,以此來付出他的愛。資產階級社會的人性泯滅,親情淡薄,靈魂扭曲,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使高老頭這一夸張人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更加自然地顯示其真實性。

2、父愛悲劇的原因

雖然我們無法理解高老頭對女兒這種扭曲的愛,但是處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及人物內在的因素背景下思考,我們就會發現,高老頭的父愛就是在這兩個方面共同影響下產生的,最后才釀成了悲劇。

2.1 高老頭父愛悲劇性的人性根源

高老頭的父愛體現了身為人父的共同準則,那就是博大無私的父愛,父親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的好,這也正是巴爾扎克想要表達的那種歷久彌新,超越一切的父愛。高老頭內心的善良,在面對兩個女兒時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掙錢,然后滿足女兒的愿望。因此,高老頭就是父愛的代表,巴爾扎克如此表現高老頭的父愛就是希望能夠將這份愛永恒刻錄在人們的腦海當中,使人們認識到高老頭即使生活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依舊存在著崇高的感情。特別是在女兒受到委屈時,他能夠敞開胸懷去寬慰女兒,保護女兒;他不惜花光積蓄,讓兩個女兒挑選心儀的丈夫,即使日后高老頭已經發現女兒虛偽的嘴臉,可是他非但不放棄,還更加變本加厲的努力付出。在高老頭臨死之際,他才深深的意識到是他自己親手將兩個女兒的一生給毀掉了。高老頭能夠在資本主義時代靠賣面粉獲得巨額財富,成為家產萬貫的暴發戶,這說明高老頭在當時是成功者,他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相反,在家庭中,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落后者,他將父親對女兒無條件的愛視作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父道本身是家庭、社會的重心;高老頭內心還存在虛榮心,他將對女兒的愛作為抬高自己地位的手段,然而,卻把原本高尚的愛變得不堪,無法讓人理解。因此,一方面是因為他偏執的溺愛,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思想觀念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最后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犧牲品。高老頭的悲劇不僅僅是時代發展的結果,也是他個人觀念的悲劇。

由于高老頭一味的縱容、寵愛,才使它的兩個女兒無情無義,目無長者,雖然高老頭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卻不愿意面對現實,一直將女兒不孝的現實屏蔽掉。即使每次在受到女兒的怠慢時,他的內心也是痛苦的,只是他不愿意去面對,更加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女兒對自己的態度,只千方百計的用金錢去討好女兒,因此,高老頭的矛盾性格也是導致事態惡性發展的原因所在,與此同時,奠定了悲劇結局的基礎。高老頭的很多行為都凸顯了他自身的矛盾性,比如:在即將死去之時,他還罵自己的女兒,“簡直是些下流的東西”等,其實在高老頭內心是非常痛恨女兒們的不孝行為,然而,在高老頭清醒之時,他又會思念女兒,并替她們的生活感到擔憂,處處為女兒著想。高老頭的矛盾性格最后使他精神崩潰,傷心絕望,導致腦溢血爆發,終結了他的生命。

2.2 高老頭父愛悲劇性的社會因素

高老頭生活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在法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影響下,金錢成為了資本時代的符號,深刻的體現在法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到處都充滿了金錢的誘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金錢的喜愛以及對金錢崇高的敬意,金錢控制了社會的每一個領域,甚至是家庭之中,無論是親情、愛情,只要有錢就能夠擁有一切,反之,則一無所有。高老頭的女兒們當然也難以擺脫金錢的誘惑和腐蝕,所以,他們眼里只有金錢,根本就沒有父愛,她們只有在利益的驅使下,需要錢的時候才會想起那個給她們生命養育她們的父親,女兒們認為只有有錢的父親才是父親,沒有錢父親什么都不是,所以,他們對待父親的態度也是隨隨便便、敷衍了事。巴爾扎克以其獨特的手法揭露了金錢的統治作用和拜金主義的種種罪惡,并且真實的向人們展現了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任何事物都不能夠代替錢的位置,高老頭作為這個社會典型的代表,成為了這個拜金時代的犧牲品。金錢能夠讓高老頭買到親情,但是脫離金錢,高老頭一無所有。高老頭用金錢來表達自己對女兒無私的愛,女兒也錯將金錢當作父愛,最后將金錢與父愛緊緊相聯,這就是資產階級拜金主義的人性關系,也是高老頭父愛的本質以及導致高老頭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2.3 高老頭父愛的悲劇的心理機制

高老頭將對女兒的愛給予到了極限,即使在女兒虛情假意面前,也深深的愛著女兒,他將財產給女兒做了陪嫁,卻慘遭女兒拒之門外,高老頭不以為然,一如既往的對女兒好,并且幫助他們還債,最終被女兒毀掉,成為了父愛的犧牲品。

占有欲傾向的父愛。高老頭愛自己女兒的程度難以理解,他為了占有女兒的愛,在女兒經常經過地方等待女兒的出現,變賣妻子留下的信物,甚至給小女兒籌錢、布置小公館,為了小女兒能夠與自己的情夫在一起,巴爾扎克將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描寫的非常細致,這也表現了高老頭父愛的占有欲望極其強烈,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得到女兒們一點點的愛,而女兒認為高老頭所付出的愛是理所應當的,從來都沒有珍惜過這濃濃的父愛,女兒越是這樣不在乎,高老頭越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得到女兒的愛,因此,高老頭的愛過于偏執。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是高老頭在轉移自己的愛,轉移自己對死去妻子的愛,他想在女兒身上尋找到妻子的影子,所以,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才會一意孤行。

犧牲欲表現的父愛。高老頭擁有巨額資產,可他的本質還是庸俗的,他唯一擁有了一顆暴發戶所沒有的善良的心,在他眼里,沒有什么能夠比得上他對女兒的愛,女兒就是他的信仰。高老頭最大的愿望就是滿足女兒一切要求,他要女兒做的,只是女兒簡單的一個吻。只要是女兒的要求,高老頭就都想辦法去滿足。他有錢時,在女兒家吃飯擺刀叉,沒錢的時候,刀叉就免了。女婿認為高老頭給自己丟人,他怕給自己的女兒帶來不便和難堪,于是高老頭就搬到了伏蓋公寓。如果換做別的父親,會覺得很傷心,可是高老頭卻不這樣想,他還是繼續愛女兒。即使在父親臨終之前,小女兒也沒有對父親盡一點孝心,在女兒心里,愛情甚至比父親的生命更加重要,于是,小女兒沒有在乎父親的死活,揚長而去。高老頭雖然擁有過很多錢,但是也正是這些錢葬送了自己。

自虐性化身的父愛。高老頭是個有自虐傾向的人,他為了滿足女兒的要求,就能夠把一切都交給女兒。在女兒成長的這些年,他把自己的愛、自己的財產全部都給了女兒,可是換來的卻是無情的拋棄。他從始至終都愛自己的女兒,認為只要是女兒在自己的身邊,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愿意委屈自己,即使自己吃不好、過不好,也不去給自己的女兒添麻煩,反而將省下來錢給女兒送去,供女兒們揮霍。他通過自身的痛苦給女兒帶去快樂的生活,這就是自虐的表現形式。父愛如此偉大,可人生卻如此殘忍。

結論:根據上文所述,造成高老頭父愛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對女兒常人無法理解的愛,也因為在金錢的統治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靠金錢來維系的。親情應該是最為純凈的感情,但是與金錢聯系在一起時,就會失去它美好的一面,就像高老頭對女兒如此付出,也終究沒有換來女兒對他的愛。

[1]楊小花. 李爾王和高老頭的父愛悲劇[J]. 青年文學家. 2011(03)

[2]王嫻. 高老頭父愛之我見[J].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01)

[3]高銘彤. 淺論《高老頭》父愛的悲劇命運[J]. 科技致富向導.2010(27)

猜你喜歡
高老頭父愛金錢
[鳶]とんび父愛如山
不要讓父愛成為等待
二則(金錢下的木偶)
父愛如山
語絲畫痕
哦,高老頭
二則
樹上的老頭
大寒
父愛的反復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