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研究*

2014-08-15 00:45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公正正義

王 莉

(內蒙古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

公平正義是一切文化傳統中最富有吸引力的價值觀之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更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堅持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正義也是人應該具有的至上品質。公平正義作為人的品質,體現出人本身所具有的內在美德,作為一種完美的德性,公平正義是協調和處理社會關系的基本準則。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并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保?]32這是對當代中國公民素質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現代人自身修養的新需要,是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新標準,是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務。

一、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內涵

公平正義既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又是人的至上品質。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認為,公正極其重要,“公正是給予和維護幸福,或者是政治共同體福利的組成部分?!薄肮且环N所有人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來的品質,它使他們成為做公正事情的人?!保?]在界定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內涵之前,先來解析幾個相關的概念——公平、公正、正義。公平、公正、正義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在英語中,可以用同一個詞“justice”來表示。其實公平、公正、正義之間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公平與公正、公道是同義概念,強調的是不偏不倚,是給每個人以“應得”。而正義本質上是善的,正義的目的是不傷害每一個人??梢娬x是比公平具有更高的道德基礎的價值原則。盡管公平與正義在內涵上有差異,但我們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公正是正義的基本內容和前提,正義的品質中應該包含有公平的要素。

“品質”的英文對應詞是“character”。character一詞主要是指個人、組織、民族等不同于其他個人、組織、民族等的精神的或道德的性質,漢語譯為“(個人、集體、民族等特有的)品質、特性?!薄捌焚|”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一般來說,品質是個人在環境的熏陶和教育的影響下通過自身的認識、情感、意志以及行為活動所形成的,體現在人的心理和行為中并對人的觀念、知識、能力和行為起決定、規定和導向作用的比較穩定的個體心理特性。因而,結合對上述概念的解讀,我們可以把公平正義品質界定為:公平正義品質,是公平正義理念、原則和價值在個人思想、行為中體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征與傾向,它主要表現為公平正義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四個維度。公平正義的認知,是對公平正義的理念、原則和價值內容的學習和獲得的過程,它形成公平正義觀念,從而產生公平正義情感。在此基礎上,通過社會制度與環境的影響,形成穩定的意志,最終導向公平正義行為。相應地,公平正義品質教育基本內涵,簡單地講就是通過教育培養個人的公平正義品質;具體地講就是通過教育使公民對公平正義品質形成認知,加強公平正義情感,堅定公平正義意志,引導公平正義行為的過程。

二、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意義

(一)時代的迫切要求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個人通過自身修養達到圣人的品格,達到高尚的境界。要求人們重義輕利,無私奉獻。這種很高的道德要求很難得到人們普遍遵從?,F在中國處于社會結構的轉型期,公平正義問題增多,必須從實際出發,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種為人們普遍接受的道德規范體系,這種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就是公平正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保?]1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要求大學生具有公平正義的品質。大學生具有公平正義的公民品質,才能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行使政治權利,參與國家事務;具備了公平正義品質,才能自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當社會秩序、民主法制遭到破壞,公平正義喪失時,會挺身而出,義無返顧地同不公平不正義現象做斗爭,主動地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要求市場主體地位平等,意志自由,相互合作。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需要公平正義做保障;要求市場主體具有公平正義的品質,誠實守信,積極合作。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能降低交易成本,融洽社會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公平正義也使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當前社會矛盾增多,公平正義問題凸顯,對當代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尤為迫切。

(二)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基石

和諧大學校園是一個內涵豐富而又復雜的系統,主要指大學內部各階層、各方面和各要素處于平衡、穩定、協調的發展態勢。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大學生有前進的動力,能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公平正義是和諧大學的道德基礎,是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前提,也是大學是否和諧的標志。只有切實維護和保障公平正義,和諧大學校園才能建立,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才能充滿平等、尊重、真愛和互助,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

大學校園的和諧穩定取決于公正,公平正義的大學校園取決于具有公平正義品質的人。大學生是大學的主體,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是和諧大學校園構建的關鍵。學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大學生為本,對大學生進行公平正義認知教育、公平正義情感教育、公平正義意志教育以及公平正義行為教育,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公平正義觀。在此基礎上,營造公平正義的校園輿論氛圍,創設學生之間公正的生存空間,促進校園內各主體之間的和諧相處,達到校園穩定和諧的目的。

(三)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協作越顯重要,個人的發展和他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大學生要想在社會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學會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處理這兩種關系需要培養大學生的公平正義品質。

首先,公平正義品質有利于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他人的關系的處理主要是利己和利他關系的平衡與協調。大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胸懷家國理想、富有激情思想。大學生的特性趨向公平正義,渴望公平相待,也有維護社會正義的動機,這些特征成為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有利條件。公平正義品質作為處理利益關系的根本,能將理和情融合起來,妥當指導安排人們的行為,有公平正義品質的人具有同情心、責任感和自制力,能在利己和利他之間做出恰當的選擇,從而協調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其次,公平正義品質有利于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具有利己傾向,而社會需要社會成員積極奉獻來維系和發展,如何調整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這就需要公平正義原則。只有公平正義才能對利益做出合理分配,才能調動起社會成員的積極性,使每個人各盡其責,各得其所,使每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培養起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一方面可以減少和抵制那些不正義的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增強維護公平正義的力量,既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及公平正義社會的建立;反過來還能保障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實施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途徑

(一)傳播公平正義知識

公平正義品質是一種理智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的環境熏陶和教育的影響與自身的交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公平正義知識的獲取,即對公平正義基本原則和價值的認知,成為培育公平正義品質、推動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依據和出發點。當前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公平正義的原則和價值,即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實現,并沒有成為明確的德育目標,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和價值只散見于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各門課程中,沒有進行系統深入的闡述。培養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首先應加強大學生對公平正義品質內涵、原則和價值的認知,使大學生真正樹立科學的公平正義觀。為此,高校德育工作應根據大學生自身思想狀況的實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環境,確立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的培養目標,充實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的內容,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

(二)構建公平正義制度

制度是人的行為方式規范和關系結構,是社會成員分配權利與義務的約定。制度對人的品質具有明確的導向、激勵和教育功能,是品質修養的外在動力和有力支撐。當每個人受惠于公平正義制度,并對制度產生依賴時,就會產生公平正義的情感,踐行公平正義的品質。正如密爾指出的:“要使每個人具有正義感,必須首先要使他有維護自己正當利益的權利,有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利,若沒有這些權利,他就不會關心社會國家,只有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協調起來的制度,才有利于培育公民正義感情和正義觀念?!保?]大學生的公平正義觀念、情感、意志與行為主要受高校制度與環境的影響。如果高校制度背離公平正義,大學生即使擁有公平正義觀念,其公平正義品質也很難形成。慈繼偉指出:“他人普遍遵守正義規范是每一個人遵守正義規范的前提?!保?]公平正義的各項制度是培養公平正義品質,保證每個人行為公正的現實背景與有力依托。因此,高校應努力構建公平正義的教育教學管理與服務制度,形成公平正義的育人環境。

(三)建設公平正義文化

文化是作為社會群體的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凝結和精神財富積累。公平正義文化是崇尚平等自由、尊重權利、追求民主的生活觀念和行為方式,是近現代崇尚理性、科學、民主的結果,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的表征。文化對人的品質的影響是深刻、潛移默化的。人的品質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正如楊壽堪指出的:“人既是文化的生產者,又是文化的產物,我們塑造了文化,文化反過來塑造我們。人離開了文化就不能存在?!保?]因此,高校應大力營造公平正義文化,創建文明的人文環境。

(四)倡導公平正義品質自我修養與踐履

培養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不僅要依靠外在教育、制度、文化的影響與熏陶,更要依靠大學生自身對公平正義品質的內在體認、向往與追求。公平正義品質是每個人實現平等自由權利以真正達到自信、自尊、自強的高貴品質,是人的高層次精神需要和生存境界。培養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要倡導大學生在較高層次上實現自身價值,在完善自我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修身養性,重視公平正義品質的踐履。實踐證明,擁有公平正義情感,形成公平正義觀念,并不一定導向公平正義行為。要想擁有真正的公平正義品質,還必須踐行公平正義。公平正義品質是公平正義觀念、情感、意志與行為的統一。

傳播公平正義知識、構建公平正義制度、建設公平正義文化,為培養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提供了外在動力與依據;而倡導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自我修養和踐履,是發揮大學生提升自我公平正義境界的內在動力和依據。此外,要真正培養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體現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價值,推動大學生公平正義品質教育,還必須切實保障大學生各項權利的實現與職責的履行。

[1]《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選集:倫理學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13.

[3][美]密 爾.功利主義[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153.

[4]慈繼偉. 正義的兩面[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97.

[5]楊壽堪.20 世紀西方哲學: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55 -356.

[6]陳傳勝.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義觀研究[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11.

[7]劉月嶺,鄭華萍. 試論和諧社會視閾下公平正義美德的培育[J].理論月刊,2010(1):46 -47.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公正正義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遲到的公正
堅持公平正義 增強裁判效果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公正賠償
有了正義就要喊出來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法律與正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