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作品《四季》之《秋之歌》的藝術特點與演奏

2014-08-26 07:02周娜娜
藝術評鑒 2014年14期
關鍵詞:四季柴可夫斯基情感

周娜娜

摘要:《秋之歌》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十月所作,也是《四季》這部組曲中感情表達最細膩、最深沉的一首小品。借著十月深秋的景象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即將逝去的惋惜以及內心的悲傷之情,同時這種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暗指了當時俄羅斯的某種讓人不滿的社會本質。本文從該小品的曲式、調性、和聲以及結構等方面為大家介紹了它的內部層次,并且從情感表達方面講述了該曲的演奏處理及藝術特色。

關鍵詞:柴可夫斯基 和聲調性 調式結構 情感

《四季》這個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首鋼琴套曲。是一部反映俄羅斯現實生活的作品。該組鋼琴套曲中包含12首鋼琴小品。這12首鋼琴小曲分別是作者在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中根據每個月的特點為一份雜志而寫的。

《秋之歌》創作于十月份。該曲是對秋天的一種描繪,纏綿的旋律中體現的是一種感傷的,凄婉的情緒。從結構上來看這首小品是一個再現單三部曲式。

呈示段(1-16):主調為d小調。有兩部分A和A構成,A是A段的變化重復。A部分(1-9)是由a、b兩個對比的樂句構成的樂段。整體的旋律聲部在女高音聲部。第一句有4個小節,主題以持續下行的柱式和弦進入,接著有個IV的離調接IV的七和弦到IV,最后回到V的形式結束構成半終止;第二句有5個小節,形成非方整性樂段。從樂思材料上沒有再出現第一句中的材料,伴奏音型也發生了改變由柱式和弦改變為低音加柱式的結構,形成了對比性的樂思。但最后收攏性的結束與主調。該句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結尾使用疊入終止。A段(10-16)旋律聲部變為中聲部,主題材料還是A段的材料,呈示段并不是一個再現單二部曲式而是一個樂段的變化重復,因為第三句并沒有形成對比,而是旋律聲部改變了。第一句有3個小節,從和聲分析上,該句和聲變得緊張,除了中聲部的主旋律較為突出外,高音聲部的旋律線條感也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比復調的形式映襯著主導聲部。并結束與d小調的屬和弦上形成半終止。第二句有4個小節,是,最后結束在主和弦。

中段(17-32):調性由d小調轉為關系大調F大調。由3個樂句加一個連接句構成。中段的主題來源于呈示段,因此屬于引申型中段。第一句有5個小節旋律聲部還是集中在高音聲部,伴奏織體仍沿用低音加柱式和弦。開頭才用一個屬七到I級的一個連接,然后結束在屬音上形成半終止;第二句有4個小節,該句調性轉回d小調,開頭是一個IV的離掉解決到IV,由于旋律上的模進,緊接著是一個三級的離調到三級,最后在屬和弦終止;第三句是第二句的重復;連接句有3個小節,它在節奏和和聲上都為再現段的出現做準備,和聲的緊張感沒有那么的強烈了,節奏也沒有那么緊張,也在向主題材料靠攏,又回到曲子開頭的那種舒緩纏綿的旋律。中部的主題材料由于來源于呈示段所以并沒有形成特別大的對比,最后結束在屬和弦上,形成“屬準備”使再現段可以更自然的引入。

再現段(33-49):是呈示段的原樣再現。

尾聲(50-56):尾聲一共有7個小節,主要調性也是d小調,和聲連接主要是一個IV-I的運用,和聲松散,伴奏織體運用與呈示段相同的柱式和弦,旋律聲部在高音聲部。力度有雙P到四個P也暗示著情緒緩緩的平靜,最終在d小調的主和弦上結束全曲。

從這首曲子的曲式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首很復雜的曲子,不論是調性還是和聲都不是很難理解的。

《秋之歌》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運用民歌的體裁寫作而成的。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它并沒有什么很難攻破的技術點,全曲是一小行板的速度。右手基本是柱式和弦或低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左手是主要的旋律聲部。只是在呈示段的后半部,中音聲部變為主旋律,因此這里要突出左手的旋律聲部。對于該首曲子來說聲部太多,所以就對各個聲部的旋律線條的要求就更多一些,這是一個技術難點。在練習這些聲部較多較復雜的復調音樂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各個聲部單獨練習,且心中要熟記每個聲部的旋律。對于這種技巧上沒有很大難度的旋律線條特別明顯的作品來說,最難的地方就在于對作品情感的理解以及表達。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在十月份寫的,所以深秋萬物凋零,凄涼,孤獨的對逝去的生命及青春的悲傷情緒在他的這首小品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悲傷地情緒除了受到季節的影響之外也受到當時俄羅斯黑暗的社會背景的影響,才使得柴可夫斯基所表現出來的情緒都是秋天的悲傷的一面,而秋天碩果豐收的一面卻沒有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從呈示段主題剛出來就奠定了該曲悲傷孤獨的感情基調,與中段相比呈示段更像是一種低聲的呻吟,是主人公內心的獨白傾訴,所以情緒是低沉的。到了中段,節奏變得緊湊和聲變得豐富的同時也代表著情緒變得激動,強烈起來,悲傷的情緒也被刻畫得更加突出。再現段雖然在音符上是沒有任何改變,但情緒卻發生變化,情緒變得更加黯淡,強弱起伏也變得平緩,從最后的雙p到4個p也能看出作者無限的惆悵和惋惜。整首曲子運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達出作者內心凄涼的情感。所以在演奏的時候要把握好柴可夫斯基想要抒發的對即將逝世的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以及深秋給人帶來的凄婉悲傷之情。

《秋之歌》是柴可夫斯基十二首作品中,最悲傷的最讓人感嘆并陷入沉思的一首小品。所以在演奏這首小品時,如何把握好作者要表達的這種細膩的情感就是我們在練習過程中的重點了。

參考文獻:

[1][俄]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論音樂創作[M].逸文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2]趙平國.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的演奏與教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3]李吉提.曲式與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歡
四季柴可夫斯基情感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情感
柴可夫斯基的難言之隱
臺上
“四季”語文,精彩教學
大腦也分“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的研究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美麗的距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