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條碼的制作和印前輸出要點

2014-08-27 13:00陳寒之
印刷技術·數字印藝 2014年7期
關鍵詞:印前鋸齒條碼

陳寒之

自1993年至今,出版物條碼已在我國使用了20年?,F在,印前流程中的條碼早已不是一張小小的膠片,而是各種格式的電子文檔。而有些期刊印刷客戶只提供ISSN號,需要印刷廠根據ISSN號制作相應的期刊條碼(也稱“ISSN條碼”),因此,進行期刊印刷的印前工作者,有必要了解ISSN條碼的相關知識,并能夠制作、輸出符合要求的ISSN條碼。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生產經驗,介紹ISSN條碼的制作和印前輸出過程,供同行參考。

我國的出版物條碼分為中國標準書號條碼(ISBN條碼)和中國標準刊號條碼(ISSN條碼)。其中ISSN條碼主要用于期刊雜志。如表1所示,ISSN條碼的代碼由主代碼(EAN-13)和附加碼(2位)組成。主代碼中的前綴碼指定為977,數據碼為ISSN號前7位數字,年份碼為公歷年份后2位數字,校驗碼(1位)按一定方法計算得出。附加碼表示期刊的系列號(月份或周的序數)。

在印刷尺寸方面,ISSN條碼的放大系數應為0.8~2.0。圖1為放大系數為1.0時的條碼尺寸示意圖。有些期刊因為版面等原因,條碼做得很小,這是不符合標準的。另外,附加碼的放大系數應該和主碼一致。在印刷位置方面,一般應將條碼置于期刊封面的左下角或封底的右下角,距離書脊和底部約10mm處。在色彩搭配方面,必須讓條碼的條空顏色形成一定的反差,目前最為常用的條空顏色搭配是單色黑條白空(其他顏色搭配可參考GB/T 12906-2008中的表8)。另外,條碼不能印刷在圖案上,否則容易導致識別失敗或者誤讀。

為了保證印刷的條碼能夠達到識別要求,在印前輸出環節,應保證條碼的印刷精度(圖像格式條碼)和顏色值準確。

1.條碼圖形的輸出

在選擇條碼的存儲格式時,應優先選擇將條碼存儲為矢量文件。筆者建議選擇PDF或EPS格式,因為這兩種格式都支持矢量圖形,能夠被常用的排版軟件識別,且為印刷標準格式。另外應注意,在保存文件時不要嵌入ICC文件,以防止輸出時顏色數值發生變化。在輸出條碼圖形時,不用考慮精度問題,只需要根據要求設定輸出參數即可。

2.條碼圖像的輸出

如果需要將條碼保存為JPG、TIFF等圖像格式,則必須將圖像模式設定為CMYK,分辨率建議設置成1200dpi。為了避免條碼精度變化,在輸出文件參數設定時,不要對圖片精度進行縮減。此外還應注意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時的算法,如在使用Photoshop保存條碼圖像時,應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

筆者做了個小實驗,將創建的條碼保存成PDF格式(矢量圖)后,分別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將PDF格式轉成分辨率為300dpi、600dpi和1200dpi的TIFF格式文件,圖像模式均設置為CMYK。在RIP時,使用的加網線數為175lpi,精度為2400dpi,RIP后條碼的條和空邊緣效果如表2。

可以發現,當分辨率較低時,使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保存的TIFF格式文件,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模糊,而使用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保存的TIFF格式卻不存在這種情況。這是因為軟件在將圖形轉換為圖像的過程中算法有所不同,有時為了使保存的圖像過渡平滑自然,會自動在顏色邊界處進行插值算法,而這種算法并不適合于條碼的制作。因此,在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格式時,應謹慎選擇,以保證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清晰,防止最終印刷的條碼無法識別。

事實上在實際印刷生產中,碰到的情況遠比文章中介紹的復雜,有條件的印刷廠可以配備條碼掃描設備,在印刷生產中對條碼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endprint

自1993年至今,出版物條碼已在我國使用了20年?,F在,印前流程中的條碼早已不是一張小小的膠片,而是各種格式的電子文檔。而有些期刊印刷客戶只提供ISSN號,需要印刷廠根據ISSN號制作相應的期刊條碼(也稱“ISSN條碼”),因此,進行期刊印刷的印前工作者,有必要了解ISSN條碼的相關知識,并能夠制作、輸出符合要求的ISSN條碼。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生產經驗,介紹ISSN條碼的制作和印前輸出過程,供同行參考。

我國的出版物條碼分為中國標準書號條碼(ISBN條碼)和中國標準刊號條碼(ISSN條碼)。其中ISSN條碼主要用于期刊雜志。如表1所示,ISSN條碼的代碼由主代碼(EAN-13)和附加碼(2位)組成。主代碼中的前綴碼指定為977,數據碼為ISSN號前7位數字,年份碼為公歷年份后2位數字,校驗碼(1位)按一定方法計算得出。附加碼表示期刊的系列號(月份或周的序數)。

在印刷尺寸方面,ISSN條碼的放大系數應為0.8~2.0。圖1為放大系數為1.0時的條碼尺寸示意圖。有些期刊因為版面等原因,條碼做得很小,這是不符合標準的。另外,附加碼的放大系數應該和主碼一致。在印刷位置方面,一般應將條碼置于期刊封面的左下角或封底的右下角,距離書脊和底部約10mm處。在色彩搭配方面,必須讓條碼的條空顏色形成一定的反差,目前最為常用的條空顏色搭配是單色黑條白空(其他顏色搭配可參考GB/T 12906-2008中的表8)。另外,條碼不能印刷在圖案上,否則容易導致識別失敗或者誤讀。

為了保證印刷的條碼能夠達到識別要求,在印前輸出環節,應保證條碼的印刷精度(圖像格式條碼)和顏色值準確。

1.條碼圖形的輸出

在選擇條碼的存儲格式時,應優先選擇將條碼存儲為矢量文件。筆者建議選擇PDF或EPS格式,因為這兩種格式都支持矢量圖形,能夠被常用的排版軟件識別,且為印刷標準格式。另外應注意,在保存文件時不要嵌入ICC文件,以防止輸出時顏色數值發生變化。在輸出條碼圖形時,不用考慮精度問題,只需要根據要求設定輸出參數即可。

2.條碼圖像的輸出

如果需要將條碼保存為JPG、TIFF等圖像格式,則必須將圖像模式設定為CMYK,分辨率建議設置成1200dpi。為了避免條碼精度變化,在輸出文件參數設定時,不要對圖片精度進行縮減。此外還應注意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時的算法,如在使用Photoshop保存條碼圖像時,應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

筆者做了個小實驗,將創建的條碼保存成PDF格式(矢量圖)后,分別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將PDF格式轉成分辨率為300dpi、600dpi和1200dpi的TIFF格式文件,圖像模式均設置為CMYK。在RIP時,使用的加網線數為175lpi,精度為2400dpi,RIP后條碼的條和空邊緣效果如表2。

可以發現,當分辨率較低時,使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保存的TIFF格式文件,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模糊,而使用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保存的TIFF格式卻不存在這種情況。這是因為軟件在將圖形轉換為圖像的過程中算法有所不同,有時為了使保存的圖像過渡平滑自然,會自動在顏色邊界處進行插值算法,而這種算法并不適合于條碼的制作。因此,在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格式時,應謹慎選擇,以保證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清晰,防止最終印刷的條碼無法識別。

事實上在實際印刷生產中,碰到的情況遠比文章中介紹的復雜,有條件的印刷廠可以配備條碼掃描設備,在印刷生產中對條碼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endprint

自1993年至今,出版物條碼已在我國使用了20年?,F在,印前流程中的條碼早已不是一張小小的膠片,而是各種格式的電子文檔。而有些期刊印刷客戶只提供ISSN號,需要印刷廠根據ISSN號制作相應的期刊條碼(也稱“ISSN條碼”),因此,進行期刊印刷的印前工作者,有必要了解ISSN條碼的相關知識,并能夠制作、輸出符合要求的ISSN條碼。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生產經驗,介紹ISSN條碼的制作和印前輸出過程,供同行參考。

我國的出版物條碼分為中國標準書號條碼(ISBN條碼)和中國標準刊號條碼(ISSN條碼)。其中ISSN條碼主要用于期刊雜志。如表1所示,ISSN條碼的代碼由主代碼(EAN-13)和附加碼(2位)組成。主代碼中的前綴碼指定為977,數據碼為ISSN號前7位數字,年份碼為公歷年份后2位數字,校驗碼(1位)按一定方法計算得出。附加碼表示期刊的系列號(月份或周的序數)。

在印刷尺寸方面,ISSN條碼的放大系數應為0.8~2.0。圖1為放大系數為1.0時的條碼尺寸示意圖。有些期刊因為版面等原因,條碼做得很小,這是不符合標準的。另外,附加碼的放大系數應該和主碼一致。在印刷位置方面,一般應將條碼置于期刊封面的左下角或封底的右下角,距離書脊和底部約10mm處。在色彩搭配方面,必須讓條碼的條空顏色形成一定的反差,目前最為常用的條空顏色搭配是單色黑條白空(其他顏色搭配可參考GB/T 12906-2008中的表8)。另外,條碼不能印刷在圖案上,否則容易導致識別失敗或者誤讀。

為了保證印刷的條碼能夠達到識別要求,在印前輸出環節,應保證條碼的印刷精度(圖像格式條碼)和顏色值準確。

1.條碼圖形的輸出

在選擇條碼的存儲格式時,應優先選擇將條碼存儲為矢量文件。筆者建議選擇PDF或EPS格式,因為這兩種格式都支持矢量圖形,能夠被常用的排版軟件識別,且為印刷標準格式。另外應注意,在保存文件時不要嵌入ICC文件,以防止輸出時顏色數值發生變化。在輸出條碼圖形時,不用考慮精度問題,只需要根據要求設定輸出參數即可。

2.條碼圖像的輸出

如果需要將條碼保存為JPG、TIFF等圖像格式,則必須將圖像模式設定為CMYK,分辨率建議設置成1200dpi。為了避免條碼精度變化,在輸出文件參數設定時,不要對圖片精度進行縮減。此外還應注意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時的算法,如在使用Photoshop保存條碼圖像時,應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

筆者做了個小實驗,將創建的條碼保存成PDF格式(矢量圖)后,分別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將PDF格式轉成分辨率為300dpi、600dpi和1200dpi的TIFF格式文件,圖像模式均設置為CMYK。在RIP時,使用的加網線數為175lpi,精度為2400dpi,RIP后條碼的條和空邊緣效果如表2。

可以發現,當分辨率較低時,使用Photoshop(勾選“消除鋸齒”選項)保存的TIFF格式文件,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模糊,而使用Photoshop(不勾選“消除鋸齒”選項)和Acrobat保存的TIFF格式卻不存在這種情況。這是因為軟件在將圖形轉換為圖像的過程中算法有所不同,有時為了使保存的圖像過渡平滑自然,會自動在顏色邊界處進行插值算法,而這種算法并不適合于條碼的制作。因此,在將條碼保存為圖像格式時,應謹慎選擇,以保證條碼的條和空邊界清晰,防止最終印刷的條碼無法識別。

事實上在實際印刷生產中,碰到的情況遠比文章中介紹的復雜,有條件的印刷廠可以配備條碼掃描設備,在印刷生產中對條碼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endprint

猜你喜歡
印前鋸齒條碼
中國條碼技術與應用協會
條碼微站
熱線互動
猛犸殺手——鋸齒虎
探討印前、印刷與印后工序三者之間的關聯
淺談專題圖印前檢查重點和方法
一種免測量的鋸齒磨削方法*
基于固定條碼與電子標簽比對設備的設計
新媒體出版技術與數字印前課程的整合實踐
傷口多了就是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