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如何稱呼“老師”?

2014-09-16 08:56
科普童話·百科探秘 2014年9期
關鍵詞:山長教課古時候

咦,教我的“老師”一點都不老,看上去就是位大哥哥、大姐姐,那為啥要叫人家“老師”呢?嗯,小編小時候也有同樣的疑問,等長大之后,才破解了這個秘密……下面就讓咱來告訴你“老師”的由來吧。

從古至今,“老師”指的就是教給學生們知識的人。當然啦,最早的“老師”確實都是些白頭發、長胡子的老爺爺。他們年紀大,知道的事情也多,就成了真正的“老師”。

從明朝以后,人們一般把教師稱為“先生”。到了清朝末年,中國人開始模仿西方開辦現代的學校,而且在《學生操行規范》里做了規定,學生應該把教師稱為“老師”,于是,這個稱呼就一直用到現在了。

其實,古代人對老師還有很多其他的稱呼,但因為不是經常使用,所以現在的人們都不怎么知道它們了:

師長:意思是將老師視為自己的長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

夫子:這原來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尊稱,后來也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山長:古時候,有些讀書人隱居在山里,開辦書院,招收學生。在這些山中書院里講課的教師,就被稱為“山長”。嗯,這么說來,在村里講課的就是“村長”、在鎮上講課的就是“鎮長”……了嗎?

師傅:古代的皇帝是不上學的。當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在宮里會有一些專門的官員負責教他讀書。這些官職有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久而久之,人們就將它們的合稱“師傅”用來稱呼老師了。

師父:要注意,“師父”跟上面的“師傅”在古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過去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才有了將老師稱為“師父”的做法。當然,對于武俠小說里那些沒有父母、被“師父”養大的俠客們來說,這個稱呼就更名副其實啦!

西席:漢朝時的皇帝劉莊,在當太子時曾拜桓榮為師。在他當上皇帝以后,對老師仍然十分尊敬。按照當時的習俗,西邊的座位是給長輩、客人坐的,于是每次桓榮到宮里來,劉莊仍給他安排坐西面東的座位,表示對老師的尊敬,此后,“西席”就成了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教授:如今的教授都是在大學里上課的老師,但在古代,他們是在太學中講課的一種官員。從宋代開始,很多地方的學校里也有了“教授”來給學生們上課。這個稱呼于是流傳開來。

助教:從西晉時起,皇帝在首都設立“國子學”,就是一種國家級的學校。在這里教課的老師很多。正常情況下,需要被授予“博士”和“祭酒”的頭銜之后,才能成為正式的老師。而有的老師還沒有獲得這些頭銜,就先做“助教”,意為“幫助教課的教師”。從那時起,歷朝歷代的學校里就都有了“助教”這個職位。

猜你喜歡
山長教課古時候
古時候的計時方法
眼力考驗之找不同
古時候的記數方法
無題
怎樣上好低年級口語交際
要賬
福安市率先開展一重山森林資源“山長制”績效管理
嚇人的尖叫課
山長的出身與岳麓書院的千年發展*
香港國民教育爭議中開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