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數理大師

2014-09-22 10:05董彥
學習博覽 2014年4期
關鍵詞:牛頓力學數學家

董彥

1736年的一個冬日,一個男嬰在意大利都靈誕生,他的名字是約瑟夫·路易·拉格朗日。拉格朗日的父親是法國人后裔,后來他也加入了法國國籍。父親希望拉格朗日學習法律,但他卻愛上了文學。然而,16歲那年,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點》,對牛頓產生了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決心要成為牛頓式的數學家。

牛頓是一個全才科學家,在物理、天文、數學三大領域中均有卓著貢獻,以他為榜樣的拉格朗日在此三大領域中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稱他為數學家更為恰當,因為拉格朗日研究力學和天文學的目的是證明數學分析的威力。數學分析的發展使力學和天體力學深化,而力學和天體力學的課題又成為數學分析發展的動力。作為數學家,拉格朗日曾獲得18世紀“歐洲最大之希望、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數學科學的一座巍峨的金字塔”的贊譽。

早慧的數學少年

少年時代,拉格朗日是一個極具天賦的早慧男孩。在18歲時,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用牛頓二項式定理處理兩函數乘積的高階微商》。他將論文寄給了當時在柏林科學院任職的數學家歐拉。不久后,他得知萊布尼茲在半個世紀前就完成了這一論證。但這并未使拉格朗日灰心,相反,更堅定了他投身數學分析領域的信心。

1755年,拉格朗日在探討數學難題“等周問題”的過程中,以歐拉的思路和結果為依據,用純分析的方法求變分極值,并發展了歐拉所開創的變分法,為變分法奠定了理論基礎。變分法的創立,使拉格朗日在都靈聲名大震,并使他在19歲時就當上了都靈皇家炮兵學校的教授,成為當時歐洲公認的一流數學家。

拉格朗日不負眾望,在數學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他在代數方程解法中把前人解三、四次代數方程的各種解法,總結為一套標準方法,而且還分析出一般三、四次方程能用代數方法解出的原因。他的思想方法中已蘊含著置換群概念,可以說拉格朗日是群論的先驅。拉格朗日還完成了歐拉40多年沒有解決的一個費馬的猜想“一個正整數能表示為最多4個平方數的和”,證明了著名的定理:n是質數的充要條件為(n-1)!+1能被n整除。另外在微分方程、函數和無窮級數等數學領域,拉格朗日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8世紀最偉大的力學家

拉格朗日在使天文學力學化、力學分析化上,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大大促進了力學和天體力學的發展。拉格朗日也許不是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但他一定是18世紀最偉大的力學家。

經典力學有三種形式,即牛頓力學、拉格朗日力學與哈密頓力學,后兩者被稱為分析力學。拉格朗日利用數學中的變分原理,經過30多年的精雕細琢,于1788年發表了其不朽的名著《分析力學》。與牛頓力學比起來,分析力學更抽象,更簡潔,更加公式化。在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譜寫成由數字和方程組成的有節奏的旋律,把動力學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這兩個分支統一起來。他建立起了優美而和諧的力學體系,這是整個現代力學的基礎。愛爾蘭數學家哈密頓稱這本巨著為“科學的詩篇”。在《分析力學》中,拉格朗日第一次把當時人們所普遍接受的“最小作用原理”在動力學上用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于單個質點來說,質量、速度和兩個固定點之間距離的乘積的積分是一個極大值或極小值。

事實證明,拉格朗日的數學分析方法具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在今天,這種方法已經成為理論物理領域普遍使用的一件銳利武器。

解開天文學中的力學難題

在拉格朗日的研究工作中,約有一半內容同天體力學有關。他用分析力學中的原理和公式,建立起各類天體的運動方程,解決相關問題。他的重大歷史性貢獻是發現三體問題運動方程的5個特解:3個是三體共線情況;2個是三體保持等邊三角形,在天體力學中稱為拉格朗日平動解(對應位置叫拉格朗日點)。他同拉普拉斯一起完善的任意常數變異法,對多體問題方程組的近似解有重大作用,促進了攝動理論的建立。在具體天體的運動研究中,拉格朗日也有大量重要貢獻,其中大部分是參加巴黎科學院征獎的課題。他解決了“月球自轉以及繞地球轉時為何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難題、“木星的4個衛星和太陽之間的攝動”問題,討論了“地球形狀和所有大行星對月球的攝動”“行星軌道交點和傾角的長期變化對彗星運動的影響”,等等。

壓力之下統一米制

統一度量衡領域的米制,是在法國大革命中誕生的一項最偉大的科學事業。1791年,拉格朗日當選為法國度量衡委員會主席,在建立和完善新的度量衡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當時,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大都采用以十二進制為基礎的度量衡制,這種制度和十進位的計算制并存,給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帶來極大不便。在拉格朗日的堅持下,委員會堅決主張以10代替12作為度量衡制的基礎。面對歐洲各國的反對和強大的傳統勢力,拉格朗日沒有妥協。在他的全力推動下,法國相關當局規定:把經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定義為1米。據此規定,十分之一米為1分米,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為1千克。

1875年,國際度量衡委員會在巴黎開會,法、德、美、俄等17國政府代表共同簽署了《米制公約》,確定米為標準國際長度單位,這是今天世界通用的國際單位制的基礎。

令人懷念的科學紳士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極富傳奇的科學旅程。他離世已經整整200年,而他的學術成果卻為高斯、阿貝爾等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梢哉f,在他去世后的100多年里,數學中的很多重大發現幾乎都與他的研究有關。

拉格朗日視金錢如糞土。早年,他父親突然破產,萬貫家財頃刻間被變賣一空,他在晚年談起這件事時感嘆道:“如果我繼承了可觀的財產,我在科學上可能就沒有什么價值了?!彼麆?0歲出頭,便被腓特烈大帝邀請當上德國普魯士科學院數學部主任。他從不擺起架子,指手畫腳,面對牢騷滿腹的同事,他總是謙虛溫和,彬彬有禮。在和朋友通信時,拉格朗日的意見是直率的,可是在科學院的正式報告中,他對別人的科學工作的評價總是十分寬厚。在生活上,他從來不觸犯別人,哪怕這種觸犯有正當的理由。他對女科學家絲毫不抱偏見(在當時保守的普魯士,抱這樣開明的態度幾乎不可思議),對她們的論文和信件都一視同仁。評價拉格朗日的品格和成就,用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比較恰當:“一個人的貢獻和他的自負嚴格地成反比,這似乎是品行上的一個公理?!?/p>

(摘自《百科知識》)

猜你喜歡
牛頓力學數學家
命途多舛的數學家:安德烈·韋依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傅里葉
一道力學綜合題的多種解法
相互作用與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幾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お
失信的牛頓
力學 等
數學家回答“神”問題
樹立整體觀念,鞏固力學知識
自學成才的數學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