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身邊的“大好人”

2014-09-24 12:19
黨建 2014年9期
關鍵詞:指路志愿志愿者

編者按:

今年6月起,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推出“每月10 位優秀黨員志愿者”、“每季度10個優秀志愿服務黨組織”活動,本期刊登第四 批“10位優秀共產黨員志愿者”的感人故事,以及10個優秀志愿服務黨組織名單。 同時,黨建網、黨建微信平臺、《黨建》雜志與北京交通臺合辦的“黨員小故事” 也將聯動推廣。中國楹聯學會的專家為每位優秀志愿者撰寫了小傳。10個優 秀志愿服務黨組織的事跡,在黨建網上刊登。

成亮:智障孩童貼心人

成亮者,長治市委一組工干部也。近十載,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志愿服務于智障兒。感幼兒之羸弱,憐愛于心;傾己身之微力,援助于手。獻物捐資,洗衣喂飯,遍歷春夏秋冬,不計苦辛;無論陰晴雨雪,未言放棄。用真情詮釋雷鋒精神,用行動展示青春風采。論曰:古人嘗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其以每日之小善,而累為千鈞之大愛。斯足以成三晉之楷模,立九州之典范也! (作者:卜用可)

1980年出生的成亮,內心深處有一股溫情脈脈的柔腸,把一片愛心投放到智障孩童的身上。這位工作在山西省長治市委組織部的年輕干部,從2005年至今,堅持在智障幼兒園做志愿者,捐款物、拉贊助,共計50多萬元;同時,洗衣服、學啞語、喂飯,和孩子們過節,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難以計數。

生活中的成亮愛好文學,喜歡讀詩、寫詩,曾經發表詩作近300首,熱情歌頌美好生活,謳歌先進典型。2005年,《長治日報》一篇關于智障兒童幼兒園的報道撥動成亮的心弦。這家幼兒園是針對低齡和重度智殘兒童康復訓練的機構,那些特殊孩子的特殊故事久久閃回在成亮的心頭?!澳抢镉腥氖畟€智障兒童,有的孩子七八歲了還不認識父母,不會跑,不會跳,他們需要關愛?!背闪琳f。

愛心與責任促使成亮下定決心,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些孩子。成亮發現,很多智障孩童都有自尊自愛。他說:“志愿者要做有心人,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及時表揚鼓勵,哪怕一個微笑,一次拉手,一下掌聲,對他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庇變簣@園長回憶:“前來資助的志愿者沒有間斷過,而堅持九年時間的只有成亮?!?/p>

解海龍:深情匯聚鏡頭中

解君海龍,冀之景縣人,公益攝影師也。素以記錄農村教育為己任,游藝方寸之間,潛心光影之內。一架相機,一身風雨,奔走于大別、太行、沂蒙、云貴、晉陜、青藏諸多山區,凡數十年。稚子純真向學之眸,校舍破敗簡陋之貌,其視角乃至畫面,呼喚愛心,感動世界,啟迪人生。嗟乎!定格雖僅剎那,重意歷久不息,促公益助學之希望工程,而萬千學子命運,亦隨之改變,乃忠而舉善也!

(作者:朱榮軍)

今年63歲的解海龍,1985年入黨,在新聞記者當中享有很高知名度。他的出名,還是因為一張拍攝于安徽金寨的獲獎作品《大眼睛》。照片上的那個小姑娘,一雙渴望上學讀書的眼睛,呼喚人們的愛心,開啟中國希望工程的今天。

從那一刻起,解海龍也把自己的鏡頭對準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他認為,“攝影要關注民生,攝影讓人喜,不如讓人思”。他自籌資金,以客觀紀實的手法,用攝影記錄下中國農村的教育現狀。還在1991年,解海龍就到過全國12個省的28個國家級貧困縣,傾心關注100多所學校。1992年,解海龍在北京舉辦以“希望工程”為主題的攝影展。隨后,他在石家莊、武漢、廣州、珠海、青島、上海、合肥等地相繼舉辦展覽,為了農村孩子上學求知,爭取各界人士大力資助。

多年來,解海龍先后在寶島臺灣,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地進行巡展,利用各種機會,向世人講述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贏得海外人士對于中國希望工程的關注,讓很多貧困孩子得到善款資助。2006年,解海龍作品《大眼睛》拍得版權費30.8萬元,他全部捐給希望工程。2011年,他獲得“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獎金8000美元,也如數捐給希望工程。

林萌:甘做盲人的眼睛

林萌者,京城人氏也。外表柔弱,心底純良。求學時即以獎學金捐助他人,其后營生職場,更每以扶殘助弱為己任。及至投身盲人圖書館志愿服務,屢歷艱辛,然始終甘之若飴,未嘗絲毫怠息。導盲引領,聊天幫扶,處處熱情似火;讀書購物,整理錄入,時時笑靨如花?;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故焉?萌者,時人別解為“可愛”,林萌者,何其可愛,絕不愧斯名矣!

(作者:文偉)

1987年出生的林萌,一個心地善良的姑娘,2008年加入黨組織,現在北京市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同時兼任團委副書記。

大學期間,林萌即把獎學金捐給家庭困難的同學。2011年參加工作以后,多次看望患有孤獨癥的孩童,為孩子們送去生活用品。后來,她參觀中國盲人圖書館時,深深體會到盲人朋友生活工作的艱辛,意識到盲人朋友需要自己的幫助。之后,她便和公司團委書記一起,投入公司志愿服務團隊籌備中。

2013年12月,“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青年助殘志愿服務隊”成立。林萌熱情參與中國盲人圖書館各項志愿服務工作,如整理書刊、搬運圖書、導盲引領、后勤管理、會議服務,還幫助盲人朋友購物等。

林萌一方面用雙手幫助盲人朋友,一方面用美好的心靈感染身邊的人。盲人朋友都愿意和她聊天,也和她有說不完的心里話。林萌覺得,志愿者不僅僅是服務,也在傳遞一種精神。她說,志愿者最大的收獲,就是在服務他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許多快樂和感動。

盧瑞雄:社區服務老英雄

盧瑞雄者,長沙古稀翁,社區志愿者也。年雖暮,熱心公益。嘗組義務治安巡邏隊,披寒冒暑,巡于里巷間。某日,電器引爆火災,遂挺身而出,往來以諭路人避行之。又兼任街道十余職,排民之憂,解民之難,扶貧幫困,濟眾盡責,十三年樂而不疲,樁樁件件,感動人心。其錚錚言辭曰:“老有所為不畏難,不讓自己半點閑;為黨為民作貢獻,死而無憾立人間?!绷凉澑唢L,于斯可見矣。

(作者:康永恒)

今年70歲的盧瑞雄,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在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幸福橋社區擔當志愿者十三年,人們尊稱他為統攬社區大事小情的“管家婆”。

實際上,最讓盧瑞雄看重的,還是他在2006年親手組建的“夕陽紅”黨員治安巡邏隊。他擔任隊長,有36名隊員,全隊平均年齡66歲。

“夏季生活防高溫,防火防盜莫放松,出門關好水電氣,垃圾雜物不亂扔……”聽到這樣的順口溜,幸福橋社區的居民就感到溫馨——“夕陽紅”的大爺大媽又出來義務巡邏了。暑往寒來,盧瑞雄和隊員們堅持在街巷里義務巡邏,社區發案率年年下降,這位“零報酬”的“社區編外主任”聲名遠播。

實際上,盧瑞雄的右腿還有殘疾,整日風里來雨里去,他所付出的辛苦要比常人多十幾倍;一旦遇到突發緊急情況,他還沖在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的最前沿。去年,社區一處變壓器突然起火,一個個火球從電線桿上往下掉,該處的民居商鋪還低矮易燃。危急時刻,盧瑞雄一面勸導居民撤離,一面疏導交通,為消防車進入做準備。最終,火災得以控制,大家紛紛向這位英雄老人致謝。

孫源慶:“中國好人”做義工

孫源慶者,是為大連金州一普通給水工也。十二年如一日,踐行誓念:“盡己所能、奉獻愛心,不計報酬、服務社會?!笔菚r,參辦愛心驛站,追求價值人生。舉義務服務之幟,立維修便民之范。更始矜眷患疾,助困資學;顧懷孤寡,睦鄰理家。老子曰:“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夫之品猶如谷川,上仗高山之氣象,下蘊流水之情懷。嗟乎,善者美也,美哉義工! (作者:葉子彤)

今年45歲的孫源慶,遼寧省大連市自來水集團給水有限公司金州分公司員工,身兼大連金州新區慈善總會義工隊隊長,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已有12年,五年前加入黨組織。

這位普通工人在大連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帶領金州義工隊開展便民維修自來水管、照顧孤寡老人、資助困難學生等活動,10多年來為困難群體累計捐款捐物價值100多萬元。他連續兩屆被評為“大連慈善人物”、“大連慈善優秀工作者”,2012年被評為“大連好人”、“中國好人”。

孫源慶是大連金州義工隊伍創始人。2006年,在大連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支持下,他組建金州愛心驛站,其愛心行動感染很多人,到2007年,金州愛心驛站注冊義工500多人,2013年發展到8000多人。

2005年,孫源慶發現一些人家自來水管腐蝕生銹,便組織12名義工,成立便民維修小組,利用雙休日,免費為困難群眾維修自來水管,至今已服務500多戶貧困人家。今年93歲的夏淑貞老人認他為“義工兒子”,家里大事小情都靠孫源慶帶領義工幫忙?,F在,老人的工資卡和家里的鑰匙都放心交給了他。

黃秀明:訪貧問苦大山中

黃秀明,桂林陽朔人氏。學有成,以志愿者至隆安屏山鄉。十年一日,備歷苦艱。初至,見鄉窮僻,良有所感。后語幼童學業事,對曰:“學之所愿久矣,惜家無長物,乃罷?!彼杏?,乃自出財物以贈。惜一人之力薄矣,遂求于眾。嘗撰文言所愿,建助學網,又建“愛心超市”,籌款百余萬,條縷翔實,悉用于民。贊曰:扶幼助貧,積微成眾,以言其志,以言其行。

(作者:金銳)

黃秀明,一個生于1980年的廣西桂林女孩,2003年入黨。這一年,團中央發起大學生服務西部計劃志愿活動,黃秀明響應號召來到當地隆安縣屏山鄉進行兩年的志愿服務。服務期滿,黃秀明放心不下那些經她資助得以上學的貧困孩子,放棄家人在桂林找的工作,留在了貧窮落后的大石山區。

從事大學生志愿服務時,黃秀明總是找機會走訪貧困學生家庭。最初,她都是拿出自己的收入捐資助學,半年時間就花完家里給的生活費、學校的獎學金,還有團中央的生活補貼,共計四五千元之多。后來,她想到,僅靠個人力量無法解決問題,決定尋求社會的幫助,發動各界人士籌措學費,資助貧困孩子上學。就這樣,黃秀明開始了探訪貧困孩子家庭,尋找熱心資助者的“愛心使者”之路。

當地屬于大石山區,陡峭的山路讓她吃盡苦頭。幾年間,黃秀明跋山涉水,步履匆匆,走遍大山的每個村屯、每戶貧困家庭。許多愛心人士主動聯系黃秀明,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十多年來,捐資助學隊伍中,有國內人士,也有海外熱心者。截至目前,已為900多名貧困學生籌措助學款150多萬元;為50多所鄉村中小學校募集課桌椅、床架、蚊帳等。她用大學生志愿者的行動,為貧困學子撐起一片藍天。

冀銀收:克拉瑪依“鐵老漢”

冀銀收者,豫籍,生于克拉瑪依。先從戎于京師衛戍,繼轉業至新疆油田,多次立功受獎焉。退休后入志愿者行列,踐行“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之誓言,成立“鐵老漢”服務隊,開展“愛心月月幫”活動,宣講文明,巡邏安全,清理衛生,調解糾紛,乃至理頭發,測血壓,磨刀剪,修水電等,莫不熱心為之,無私奉獻,凡十余年矣。人皆贊曰:“桑榆雖晚,丹霞滿天”也。 (作者:康永恒)

今年66歲的冀銀收,44年黨齡,曾經當過兵,后來轉業到石油戰線,退休之后投入志愿者服務工作,創建新疆克拉瑪依昆侖路街道南泉社區“鐵老漢”服務隊。

從2006年始,在冀銀收的動員組織下,先后有100多名離退休黨員加入社區志愿者行列。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冀銀收和大家商議,將便民利民服務隊更名為“鐵老漢”磨刀隊。大家不求報酬,在每月18日為轄區老弱病殘居民提供磨刀磨剪等服務,一年四季風雨無阻。8年來,冀銀收和“鐵老漢”們為居民提供志愿服務近6000個小時,打磨刀剪25000多把,“鐵老漢”的精神感染無數人。同時,他還帶領隊員走進公園、廣場、文化步行街、學校、機關,以及周邊街道社區,為群眾服務,深受市民歡迎。

后來,通過社區黨總支的幫助,冀銀收在居委會設立“鐵老漢”工作室,在社區七個生活園設立“鐵老漢”服務點,服務內容包括理發、測血壓、磨刀剪、修電器、修水管、清理衛生等,進一步滿足居民需求,同時,在傳播精神文明、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呂強:春風化雨惠眾生

今年38歲的自主創業者呂強,2009年入黨,同年從事志愿服務工作,成為江西吉安吉州區黨員志愿者中的骨干精英。呂強在古南鎮街道創辦了“四語”工作室,即“心語”、“夕語”、“青語”、“她語”四個聊天氛圍的心理疏導,旨在全方位幫助居民化解心結,疏導情緒,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心語工作室”幫助來訪者妥善處理家庭關系、鄰里關系;“夕語工作室”旨在維護老年人的合理訴求;“青語工作室”重在幫助青少年排解心理困惑,學會自主調節心理情緒;“她語工作室”重在關愛女性群體。

同時,呂強針對不同人群舉辦健康講座,開展心理疏導、集體輔導活動,另外,開通了知心電話、網絡(QQ群)、信箱、郵箱、窗口等“四語”預約途徑。

截至目前,呂強先后動員百余名黨員志愿者加盟,“四語”工作室讓200多戶居民遠離家庭紛爭,幫助幾十位心理疾病患者從精神崩潰邊緣回歸正常生活。他們還籌集救助資金20多萬元,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呂強說:“人的生命似一條長河,我愿一直流淌著,用自己的心血,涓涓不息?!?/p>

呂強,江西吉安人氏。素懷服務社會、奉獻他人之思,遂以自主創業之身,創社會互助之式,踐志愿服務之行,參籌“四語”工作室?!靶恼Z”、“夕語”,助家庭鄰里之睦;“青語”、“她語”,解少年、女性之憂。嘗舉辦健康講座,組織文藝匯演,進行心理疏導,且救助網癮少年,關愛留守兒童,凡此義行壯舉,不計其數。贊曰:涓涓細流,匯愛于海洋;遍植玫瑰,濟世以芬芳。 (作者:賈雪梅)

謝亮:義務指路十三春

謝亮,京華人氏,今八十有五。放棄安享晚景、頤養天年之閑適,長思愛心濟世、余熱助人之志趣,于京城東直門創設“義務指路點”,十余年寒暑不懈,風雨無阻,為過往行人義務指路,日均千五百人。自編指路手冊三大卷,中外人士頜首稱便焉。贊曰:首善之區,文明淵藪;耄耋指路,南針北斗;老馬識途,壯心恒久。 (作者:劉太品)

今年85歲的謝亮,北京市東城區工商分局離休干部,黨齡61年。2001年9月開始,當年已72歲的謝亮,義務在北京東直門外大街為過往行人指路,盛暑寒冬,風雨無阻,至今不輟,每天約為1500人指路,趕上節假日,一天可達三四千人。東直門地區是北京一處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都有眾多外地來京人員過往。初到京城,人地生疏,趕上謝亮這位熱情周到的指路人,倍感方便親和。

為了方便指路,謝亮把東直門周邊30多條公交線路的500多個站名一一抄錄,還把市區的公交車站、大學、醫院、公園、景點等4700多個站點,分成三大類、72部類,編成三本指路手冊。編寫這三本手冊耗時兩年多,堪稱北京交通百科全書。目前,謝亮還準備編纂第四本指路手冊,要把北京18個區縣的交通路線都納入其中。

遇到刮風下雨,老人照常上崗執勤。有人問他,您都這么大歲數了,為什么還要自找苦吃呢?謝亮說:“真心實意為群眾做點事情,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觀?!?/p>

如今,謝亮義務指路的義舉感動了許多人,先后有10多位老人加入義務指路行列。網友們還組織一個“義務指路團”,其成員發展到近50人。

周毅:燃燒青春為民生

周毅,西部計劃志愿者是也。素有潔志,學業甫畢,即棄杭城之優逸,經蜀地之苦寒。其時,赴海云鄉,地僻民窮,而許身不計。其初至也,訪民情,察村貌,不遺寸土。更乃整地修路,夷蜀道之艱難;打谷插秧,共農人之勞瘁。何況濟貧病,恤孤老,情親尤摯也;整困敝,求富庶,民望益隆焉。嘗乃以高票當選村支書,及至遷職離村,村民俱泣涕以送。斯亦可慨,斯亦可敬!

(作者:李曉嫻)

1978年出生的周毅,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大學畢業,放棄留在浙江杭州市工作的機會,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來到四川樂山沐川縣海云鄉。懷著對于當地群眾的深厚情感,三個月后,他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村民完成一條3.5公里長的村級公路;一年之后,又完成三條村級公路,共計9.5公里,解決了貧困山鄉的出行難題。

為了幫助鄉親實現創業增收,他購買芋頭良種發給村民;為了提高村民的拋秧技術,他下到田間地頭,挽起褲腿一次次示范。志愿服務期間,周毅大都住在老百姓家里,他和村民們同吃同住,熱心為村里解難題,辦實事。2004年,四川省實施村黨支部書記公推直選,幾十名黨員聯名推薦周毅為同心村黨支部書記候選人,后以高票當選,獲得村民的擁戴。

2005年元宵節,周毅放棄與父母和親朋好友團聚的機會,登門和村里一位80多歲的五保戶老人過節。這位老人無親無故,常年一個人生活,老人說,這是自己一輩子過得最舒心的一個節日。

作為西部計劃優秀志愿者,周毅先后獲得2004年度中國青年志愿者金獎、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等殊榮。

(責任編輯:楊連元)

猜你喜歡
指路志愿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為北京冬奧會奉獻青春力量
志愿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木牌指路
“中華慈善優秀工作者(志愿者)獎(共152名)
閱讀(中年級)(2009年3期)2009-06-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