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用建筑施工中相關技術的分析

2014-09-24 05:42楊艷青劉學何楠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民用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楊艷青 劉學 何楠

摘要:民用建筑施工建設離不開相關技術的運用,只有運用好相關的技術,才能促進施工的順利進行,提高工程建設效益。文章分析技術的應用,探討其技術要點。

關鍵詞:民用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U2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建筑工程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我國建筑工程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進步不斷向前推進著,各種建筑建設中的施工技術也在發生著變化,使其更能夠適應現代建筑發展的需要及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要求。

一、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后張法混凝土控制要點

對夾片,構件或外露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是工藝控制的要點之一,在其周圍應油脂塑料帽外罩然后澆筑以膨脹抗氧化的混凝土砂漿或其他施工粘結劑。在底層模板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在底層預留2~3mm縫隙,為混凝土充分融合和混凝土與梁板柱之間的構件支撐做預制操作。對于局部受損的鋼筋塑料護套,應由連接套管將鋼筋與錨塊的接頭處進行纏繞式膠帶密封處理,對于較為容易進入水分的地區,應做好永久密封性或粘結性的準備措施。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應針對混凝土土的抗氧化性和混凝土的凝結特性,在3~5d內進行混凝土局部養護和混凝土性能養護工作。

(二)后張法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技術特性

(1)預應力線性描繪

在實際施工行進中,針對現場施工技藝,可依據設計圖紙等提供的預應力鋼筋曲線坐標轉換為相應的金屬波管底線坐標。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施工階段平實,穩固進行施工??蓪⒌拙€坐標繪制在模板側面,作為波管放置的安裝基線;并依據這個安裝基線對預應力筋材料進行綁扎后再安裝。

(2)制作固定支撐架

施工過程中的固定支撐架是用于固定波紋管及其配套設施材質。注意支撐架安裝時,支撐架必須在金屬底線坐標之內,以防安裝錯位造成的預應力缺失,最后在安裝結束后,應將鐵絲把波管和支架綁定,防止混凝土施工后波管上浮。

(3)鋼筋下料

在鋼筋下至固定支撐架之前,應做好鋼筋長度,錨具,張力等計算。在極端天氣或氣候不適地區,混凝土或鋼筋的品種,抗壓等級,冷熱收縮比,彈性回縮率等均是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深入探討的因素?,F場施工應注重下料長度和相關預應力鋼筋的布置形狀,避免出現位置放置不當導致的建筑結構缺失。

(4)預應力筋的穿束和張拉

在梁柱中的結筋應從下至上進行合理鋪設。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將預先編制好形狀的無粘結性鋼筋逐一傳入鋼筋柱中,每一米應綁扎6~8根結筋,按照結構需求最多可綁扎10根。對于有性能特殊要求的鋼筋,可編制相應符合需求張拉程序。

(5)混凝土澆筑

在完成前期為混凝土澆筑所做的所有準備工作后,應進行孔道內部混凝土澆筑。在確保結筋或澆筑部件通暢情況后,混凝土漿液比列水灰比應為0.4~0.5之間,灌注順序應由下而上,并且在澆筑過程形近階段應使用振動棒攪拌,澆筑時不可直接澆筑最深處,應圍繞側板進行澆筑,避免產生氣泡或漿液炸出現象。最后在澆筑后的混凝土頂端進行相應混凝土防護,注重養護工作。

二、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信息技術應用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范疇

(1)施工前信息技術的應用范疇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信息技術要對施工環節流程中涉及的施工技術進行信息收集,為更好的管理施工技術做準備。同時,對施工中管理方面的信息近處理和整合,使之有效的應用于施工過程。如施工方案中標注容易出現操作上錯誤的問題,進行信息收集,對其進行詳細的了解,在施工中對容易出現操作錯誤的部位加強管理,能夠有效減低操作錯誤發生的概率。

(2)施工中信息技術應用范疇

施工中信息技術應用的范疇主要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紙上等方面中的數據和技術進行信息優化,促使施工中每個環節施工操作都能夠以信息優化的技術標準為主,提高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對于建筑施工過程中信息傳遞不及時的問題也屬于信息技術管理范疇,針對信息傳遞不及時的問題,指定專門傳遞信息將建筑施工中所需信息及施工時需要傳遞的信息由具體的負責人進行管理,保證信息及時的傳遞與接收。

三、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一)建筑梁柱節點施工技術

對于民用建筑施工當中的所有技術來說,梁柱節點的施工技術是非常重要的?,F階段的主要方式是在梁板模版全部安裝后,再對整體的梁板鋼筋與沉梁進行安裝。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式很有可能出現無法保證箍筋的間距和節點之間的箍筋少放的現象。那么,就需要采用以下方式來完善,主要是采用現場焊接柱節點區箍筋的方式。首先,采用縱向的方式來焊接出整體的模型,然后在對整體模型放在樓板模版面上進行穿梁鋼筋,接著進行鋼筋的綁扎與固定。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其綁扎時保持每個鋼筋與箍筋角部之間的距離大概為50mm。這樣做的目的是緩解套箍困難,同時還可以盡可能保證每個柱節點箍筋之間的距離與數量的控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控制柱節點箍筋,但在建筑環境較惡劣的情況下是很難進行施工的。這時,就需要在每個節點中加入若干跟縱向鋼筋來進行鞏固。

(二)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

另外,現階段在對框架澆灌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的現象就是混凝土漏漿。特別在嚴重時,還有可能引發建筑物的孔洞、漏鋼筋現象。為了防止這兩種現象的發生,就需要采取以下技術來進行鞏固。首先,在澆筑之前,在上面鋪一層比例為 1:0.4 的水泥砂漿,澆筑之后加上相同規格的邊框;然后,在版面上鋪墊水泥比例為 1:2 且厚度為 25~30 nm,水泥晾干后在上面鋪一層混凝土,這樣就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證民用建筑框架的牢固。與此同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成分、配料以及攪拌時間等細微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攪拌的過程中一定不要二次加水重拌以及漏漿的情況??傊?,認真執行以上幾個步驟才能很好的混凝土技術的順利實施。這不但可以提高民用建筑的抗震能力,也會使建筑框架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框架柱縱筋的搭接技術

在民用建筑的框架住施工時,其縱鋼筋的搭接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是允許使用機械連接或者焊接技術來實現的。但是在實際施工時,民用建筑施工單位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都是盡可能的在焊接橫面上耍伎倆,其很有可能由于鋼筋焊接處面積過小而導致柱縱筋難以緊靠箍筋的問題發生。這種行為在鋼筋橫截面積較大的情況下并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在鋼筋橫截面積越小時,其難以緊靠箍筋的現象就越明顯。因此在對民用建筑縱筋搭建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以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注重施工技術的運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實際工作積極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并采取相應的策略,保證施工技術能得到更好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張順.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漏技術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4,03:157.

[2]王黎江,楊波.淺談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技術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2:329-330.

[3]華艷. 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4,05:64.

猜你喜歡
民用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試析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點
淺談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