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燃易爆場所防雷檢測的探討

2014-09-24 05:42陸凱琦楊磊強田德寶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雷電檢測

陸凱琦 楊磊強 田德寶

摘要:雷電雖然說是一種自然現象,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息息相關的,它會在特殊的場合,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作用,對我們的安全問題構成相當大的危險,易燃易爆場所如果發生雷電災害,其造成的危害更加巨大。所以開展易燃易爆場所的防雷檢測工作,對保護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意義重大。本文關于易燃易爆場所防雷檢測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易燃易爆場所;雷電;檢測

中圖分類號:S761文獻標識碼: A

前言:防雷裝置檢測、審核與驗收是防雷減災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任務之一。由于危險品、易燃易爆品的特殊性質,一旦發生火災、爆炸,將會產生巨大的危害。依據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存放這些物品的建筑物應屬于二類防雷建筑物,必須安裝系統的防雷裝置,并要求每半年定期進行防雷裝置檢測一次,確保防雷裝置安全可靠運行,從而避免或減少雷電事故的發生。

1、關于雷電的基本常識

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放電現象,并且會伴有電閃雷鳴,其放電威力也令人們嘆服。產生雷電的基本條件是雷雨云中累積、聚集并形成相應的極性。雷電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是直擊雷、電磁脈沖、球形雷、云閃4種。雷電是大自然中的一種不可避免的放電的現象,雷云是構成雷電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條件,雷云是水蒸汽和強烈氣流在一定的條件下組合形成的。

2、易燃易爆場所的防雷等級

根據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危險程度及其產生危害的嚴重程度,可以將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防雷等級分為三類:即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主要包括炸藥,如黑索金、三硝基甲苯苦酸、特屈兒等;還有一些具有0區或10區爆炸環境的建筑物。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主要有:制造、儲存或使用爆炸性物質的建筑物,但電火花的引爆率比較小或危害性不會傷及巨大破壞和人身安全。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它的危害性也不會導致較大程度的破壞。它的危險環境在于當處于正常的情況下時不能形成,但在非正常的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第三類防雷建筑是指具有21區、22區以及23區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險場所。

3、易燃易爆場所的防雷檢測

3.1從“雷擊選擇性”考慮煙花爆竹倉庫的選址

筆者在檢測一些煙花爆竹場所時發現,這些場所大都位于郊區的空曠地帶,有些甚至在河流或者池塘旁邊。這些地方雖然都采取了直擊雷防護措施,但是雷擊概率依然很大。實際上,這是因為“雷擊的選擇性”。如果地面土壤電阻率的分布不均勻,則在電阻率特別小的地區,雷擊的幾率較大。這是因為在雷電先驅放電階段中,地中的電導電流主要是沿著電阻率較小的路徑流通,使地面電阻率較小的區域被感應而積累了大量與雷云相反的異性電荷,雷電自然就朝這些地區發展。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岸、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的地上、具有不同電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湖沼、低洼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比較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

3.2加油加氣站附近高大樹木的“保護作用”

在加油加氣站防雷檢測中可以發現,油氣站周圍往往生長著高大的樹木,這些樹木距離地下儲罐都比較近。在與油氣站管理人員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認為這些樹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油氣站免遭直接雷擊。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些樹木往往比較高大,樹枝分叉較多,距離油氣站非常近,一旦接閃,由于樹木沒有良好的接地,瞬時雷電流無法泄流入地,樹木內部水分瞬間氣化,巨大的氣壓會炸裂樹木,引起樹木燃燒。由于分支較多,如果有人剛好從旁邊經過,很可能造成旁絡閃擊或者跨步電壓,這是非常危險的。鑒于以上原因,應該砍伐掉距離油氣區太近的高大樹木。

3.3各種線路纏繞在避雷帶帶來的隱患

這個問題應該是防雷檢測中最常見的,也是最難以根除的。建筑物在竣工驗收時樓頂并沒有圖示的情況,但是投入使用后,為了布線的方便,施工人員將各種線路纏繞在避雷帶上。這種情況應該是絕對禁止的,因為一旦避雷帶接閃,雷電流就會沿著這些線路進入室內,擊毀設備,擊傷人員。即使不是直接雷擊,雷雨天氣時,這些錯綜復雜的線路上也很容易產生感應過電壓,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由于一般建筑只有在竣工驗收時會進行防雷檢測,投入使用后,防雷檢測單位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因此需要加大防雷減災的宣傳,增強公眾的雷電防御意識。

4、防雷建筑設施存在的隱患問題

易燃易爆場所的檢測是防雷檢測中的重中之重。加氣區和儲氣瓶存放區位于磚混建筑內,僅設備接地,無直擊雷防護措施,也沒有任何防雷電感應和電磁屏蔽措施。金屬罩棚下面存放的是海綿,罩棚是彩鋼板,由鋼柱支撐。四角從罩棚頂部焊接了圓鋼,與砸入地下的接地角鋼焊接。由于大多數人對雷電防御意識不強,有些從彩鋼屋頂焊接的引下線基本上就是個擺設,接地阻值遠遠達不到規范要求。一旦出現雷雨天氣,彩鋼板上感應的大量電荷無法及時釋放,很可能擊穿空氣產生電火花,如果罩棚下存放的是海綿或者其他易燃易爆品,后果將不堪設想。施加合理的約束和載荷,才能得到正確的分析結果。

5、針對不同的雷擊形式給出不同的防雷擊設計方案和措施

5.1 直接雷擊的防護

對于直接雷擊的侵襲,我們一般會采用的防御措施是:用導體將雷云中的電荷導入大地,不讓它跟它所能觸及到的易爆易燃場所、建筑進行接觸。簡單說來就是,人為的給雷云創造一條放電的通路,引流。直接雷擊的防護系統包括接閃器、地網和引下線三個部分。其中,接閃器主要會使用到避雷針、避雷網和避雷帶等。避雷針的保護范圍要按照滾球法進行計算,比較復雜,但精準度很高。

像雷電這種自然現象,它是一陣一陣的,很可能會出現二次放電。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不論是空氣中或地下,都必須保證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與鄰近導體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無論何種情況,不同類型和級別的建筑物,他們同導體之間的距離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電的最小距離也要超出3米,而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電的最小距離稍微小一些,不得少于2米。如果碰到不能滿足間距要求的情況,一定要想辦法進行跨接。

5.2 關于感應雷擊的防護

感應雷擊就是雷電的第二次作用,為了防止感應雷擊對易爆易燃場所或建筑造成傷害,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導體將設備或電力設施中的雷電感應電流通過接地級導入大地。靜電感應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為了防止這種危害,應將建筑物內不帶電的金屬裝備、金屬結構連成整體并予以接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將平行管道、相鄰間的距離小于100毫米的管道用金屬線跨接起來,從而達到防止電磁感應雷造成威脅的效果。

5.3 雷電沖擊波的防護方案和措施

雷電沖擊波是這樣一種現象,當發生雷電時,直擊雷或感應雷在架空線路或電纜上可能產生迅速傳播的高壓沖擊機波,它經由室內對變配電裝置造成雷電沖擊,造成損害。雷電沖擊波的速度非常之快,損害力極強強大。為了預防雷電沖擊波侵入變配電裝置,可在線路引入端安裝閥型避雷針。它具體的操作就是,將閥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線路上,下端與地相接。當沒有任何雷電現象發生的時候,即一切正常時,避雷器對地保持絕緣的狀態;而當雷電沖擊波到來時,避雷器被擊穿,從而將雷電引入大地,沖擊波過去后,避雷器將自動恢復絕緣狀態。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易燃易爆場所防雷檢測是防雷檢測的重點和難點,不僅需要檢測單位按照國家規范嚴格執行,也需要加大防雷減災知識的宣傳普及,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雷擊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中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2008:[2]楊仲江.防雷裝置檢測審核與驗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3]蘇邦禮,崔秉秋,吳望平.雷電與避雷工程[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雷電檢測
避雷妙招
筆記本雷電接口究竟有何用?
雷雨天氣別站在樹下
“平移”檢測題
必修二 Modules 1—6綜合檢測題
必修二 Modules 1—6綜合檢測題
“整式的加減”檢測題
“整式”檢測題
雷電能治病嗎?/自殺疑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