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適地適樹理論新解

2014-09-24 05:42祁鳳娟金衛剛王再興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風景園林

祁鳳娟 金衛剛 王再興

《摘要》本文主要從適地適樹理論系統分析入手,對適地適樹理論原則、標準、方法進行了分析,并著重針對基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適地適樹理論新解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適地適樹理論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風景園林學中的“適地適樹”主要指人們在植物景觀營造過程中,根據對其的功能性需求,選擇適生于當地氣候和景觀營造場地條件的植物種類及品種,并進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和養護管理,以形成穩定的、適宜的、節約資源的植物景觀?!暗亍敝钢参锞坝^營造地區的氣候條件、場地的基址條件以及人們對所營造植物景觀的基本功能需求;“樹”涵蓋植物景觀營造過程中常用的,具有一定生態學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的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適”指植物景觀營造所應用的植物材料既適生于營造地區又適應場地的基址條件,同時適宜構建資源節約型、安全健康和長時間處于穩定狀態的植物景觀功能空間。

一、適地適樹原則的貫徹

進行定位樹種試驗以及對造林地(或環境條件相似的土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進行調查,是貫徹適地適樹原則的基本方法。在各種不同條件下營造各樹種的試驗林(即樹種試驗),可為適地適樹提供直接的依據。但要從這類試驗林中得出可靠的結論,往往需要幾年以至幾十年的很長時間。為了較快地獲得這方面的資料,可利用天然林和散生樹,特別是利用現有的生產性人工林進行調查研究,并應用數量化理論、多變量分析及其他數學方法深入探討現有林中各樹種的生長指標(包括其立地指數)與各立地因子之間及各因子組合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數學模型,對各樹種在各種立地條件下的生長進行預測【1】。

二、適地適樹的標準

雖然適地適樹是個相對的概念,但衡量是否達到適地適樹應該有個客觀的標準。適地適樹的衡量標準主要是依據造林的目的來確定的。不同的地區就要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比如,對于用材林樹種來說,一定要確保成活、成林、成材,同時還要確保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也就是說要具備抵抗間歇性災害的基本能力。另外適地適樹的衡量標準還包括數量標準,衡量適地適樹的數量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某個樹種在各種立地條件下的立地指數,二是平均材積生長量,三是立地期望值,具體表現在:

1、立地指數與樹種選擇

立地指數可以很好地表現出立地性能與樹種生長之間的關系,倘若可以通過調查計算,充分了解樹種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相關的立地指數,特別是如果能夠將同一立地條件下的不同樹種的立地指數做出對比,就能夠比較客觀地提供選樹的具體依據,還可以與適地適樹原則相結合。但是,立地指數在進行適地適樹的指標的判斷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無法衡量或評估人工林具體的產量水平。由于樹種的不同,其樹高與胸徑和形數的關系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單位面積上能夠容納的樹種株數也不一樣,由此可見,立地指數和產量之間的關系同樣是有所差異的。

2、材積生長量與樹種選擇

衡量適地適樹的指標還包括平均材積生長量。如果在成熟收獲時,樹種想要保質保量的達到平均材積生長量,就要將決定其材積生長量的立地條件以及密度范圍和經營技術水平充分考慮在內,由此而來進行衡量的指標就變得相對復雜起來。然而,倘若我們把具體的規定落到實處,使其可以順利達到高產量的范圍,就需要分析經營水平的高低,或者將其分成幾個經營集約度等級,來實施調查研究人工林產量在不同立地條件下的變化情況,這樣不僅可以非常鮮明的將出立地條件的影響度充分反映出來,還能夠為制定適地適樹的方案提供可靠依據。換句話說就是需要分地區,并且按照立地的種類和經營強度編制林來進行收獲表分析,從而更好地實施適地適樹理論在風景園林植物規劃設計中的實施和應用。

3、立地期望值與樹種選擇

針對不同樹種采伐年齡、培育費用、成材價格等,單從經濟效益來反映林地立地的產量,而且是在樹種的地位指數或蓄積指標的基礎之上,還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立地經濟評價指標中進行立地期望值的設置,來評價立地的經濟效益。

三、基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適地適樹理論新解分析

1、適地適樹之場地條件特征分析

在適地適樹理論分析過程中,場地條件特征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1 地區氣候特征,主要受到太陽輻射、溫度、水分以及小氣候等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以及城市環境的影響。太陽輻射受到緯度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以及季節更迭與晝夜交替的影響,會呈現出輻射不均勻、時間縮短、直射輻射少而散射輻射多的特點,另外建筑物、污染氣體等城市環境也會給地區氣候特征造成影響【2】。

1.2 場地基址條件。場地基址條件主要包括土壤條件、水分條件、地形條件以及生物條件,通過對物化性質及形態結構、土壤肥力、自然降水、溫度、太陽輻射等方面的分析,對于場地基址的土壤污染情況、水資源供應以及山水格局、地形高速、走向以及朝向等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確定場地基址。

1.3 人的功能性需求。人的功能性需求主要是從區域環境改善、景觀美化以及文化創造三方面來分析。由于人類需求的特點與內容,改善和提升城市環境質量,美化城市環境,同時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文化教育的展開。

2、適地適樹之植物材料分析

適地適樹之植物材料分析主要從植物對氣候的適生性、植物對場地的適應性、植物與人需求的適宜性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2.1 植物對氣候的適生性。植物對氣候的適生性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節律變溫、三基點溫度、三基點水分以及一般適生條件。在分析植物對氣候的適生性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城市熱島”以及“城市干島”、“城市雨島”現象的影響,關注降水量和蒸發量以及時間分布,做好氣候適生性分析【3】。

2.2 植物對場地的適應性。植物對場地的適應性主要有水分、土壤、地形以及生物因素的影響,水分補給量以及流失量、土壤結構及土質、地形是陰坡還是陽坡、潛在生物種類都是在分析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方面,只有如此,才能科學合理地進行植物種類選擇及配置。

2.3 植物與人需求的適宜性。植物與人需求的適宜性主要表現在具有穩定的空間環境、益于健康,能夠有效節約資源。進行植物的生物、生態學特征及種間關系的研究,促進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配置。

3、適地適樹之實現途徑

3.1選樹適地。若場地條件適宜營造植物景觀,則尊重和保持場地的基本條件,對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充分認識的條件下,選擇適當的植物種類根據人們對場地內植物景觀的基本功能需求進行植物景觀營造。

3.2 選地適樹。在已確定造林樹種的前提下,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生態學特性,去選擇適合該樹種生長的造林地。造林地選擇不僅關系到造林的成敗,而且關系到林木生長迅速、豐產、優質,只有當選擇了能滿足某個樹種生物學特性的立地條件,才能使其正常生長發育而成材成林。如果“地”選擇不當,不僅苗木不易成活,即使成活也生長不良,最終成為“小老樹”。在速生用材林的培育上,這一點非常重要,如南洋楹適宜發展區域多在北回歸線以南,且應選擇山坡中下部土層厚的地方。

3.3 改地適樹。植物景觀營造場地的某個條件或某些條件不能滿足觀賞植物正常生長發育需求時,可以通過土壤管理、給排水管理和養護管理等一系列技術措施逐步改善場地條件,使之滿足植物景觀生長發育的需要。這也是園林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3.4 改樹適地。通過育種、選種等方法,改變植物的某些原有特性,并目的性地選育某一抗性,例如抗寒性或抗旱性,使植物與立地條件相互適應。在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實踐中,應以“選樹適地”為主,配合實施改地適樹或改樹適地,這樣既不違背自然和經濟規律,還可以充分發揮人在植物景觀營造中的創造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適地適樹理論對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彭江,彭海.談森林采伐利用管理[J].科技創業家,2012(12).

[2]包志毅. 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和營造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以杭州西湖風景園林建設為例[J]. 風景園林,2012,05:52-55.

[3]潘劍彬,李樹華. 基于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適地適樹理論新解[J]. 中國園林,2013,04:5-7.

猜你喜歡
風景園林
中國風景園林學科發展大會暨風景園林學科創立七十年紀念會華南區域會場成功舉辦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風景園林設計中對于人性化理念的應用探討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生態學視野下的風景園林設計分析
信息時代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研究
論風景園林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風景園林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建設措施
新時期下中國風景園林標準化體系的構建
婁鋼繪畫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