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巖組合地基處理方法與實例

2014-09-24 05:42趙輝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處理設計

趙輝

摘要:通過對某住宅小區的土巖組合地基工程處理方法實例分析,制定多種能夠及時應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不良地質問題的處理方法,加上施工過程中設計、施工、勘察和監理各單位的密切配合,對土巖組合地基工程進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得到了良好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

關鍵詞:土巖組合地基;處理;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地基基礎是整個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著密切聯系,一旦出現事故,處理就比較困難,例如地基的下沉將造成室內地坪空鼓、開裂,室外散水空鼓開裂、下沉,建筑物基礎受水浸泡,甚至導致建筑物不均勻沉降等問題。土巖組合地基是山區常見的建筑場地,濟南市常見的土巖組合地基主要有:①土層呈尖滅狀分布的地基,這是由于下臥基巖表面坡度較大形成的;②覆蓋土層厚薄極度不均勻的地基,這是由于基巖表面起伏不平導致的。一般來說,這些地基無論巖石還是土體的承載力都比較高,因此地基的承載力一般有富余,但是由于土層和巖石的剛度差異巨大,因此最大的問題是容易出現不均勻變形,導致建筑開裂等問題。已有的文獻對這些地基的處理已有大量介紹,本文將在這些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介紹一個土巖組合地基上的基礎工程處理方法和實例,供同行參考。

一、工程概況

銀豐花園住宅小區的建筑場地地面起伏不平,相對高差最大為26.46m,呈南高北低,北部地勢較平坦。其中16#、17#樓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體系,筏板基礎,總高34.7m(11層,1層地下室)。該場地土層厚薄不均、性質不同,自上而下的土層分別是:①雜填土厚0.6~2.0m;②黃土(fak=120kpa,Es=8.54Mpa) 厚1.75~3.8m;③碎石混粉質粘土(fak=180kpa,Es =22.3Mpa)厚5.6~7.3m。土層以下為基巖,為奧陶系下統灰巖,但是基巖面深淺不一:淺的0.6m,深的10.0m,基巖fak=1500kPa,qpk=5000kPa?;讟烁卟糠治挥诨鶐r下,部分位于土層上。根據地質勘察報告,該場地巖溶發育,而且存在不均勻性,鉆探中發現普遍存在溶溝、溶洞等不良地質條件。這是一個土層厚度不均勻,基巖承載力較高,但又存在不良地質的土巖組合地基,加之上部結構為復雜高層建筑結構,整體荷載較大。其基礎工程的妥善處理,不僅事關工程造價,而且影響到建筑的安全和使用。

二、處理方案

經過多次方案比較、論證,最后采用“獨立基礎+人工挖孔樁”基礎方案:在基巖面埋深較淺的部分,挖除填土,將柱基礎直接落在基巖上;對于基巖面埋深較大的部分,則采用人工挖孔樁,一柱一樁,樁端落在基巖上。這樣的基礎方案適合該工程特點和場地特點:①基礎直接落在基巖上,基巖承載力較高,滿足高層建筑荷載大的要求;②落在基巖上的基礎不存在地基變形問題;③采用該方案后工程主樓與連接體之間不設永久縫,僅設后澆帶用以解決險收縮和溫度應力。同時,這樣的基礎方案傳力明確、質量可靠、造價較低。

由于該場地土層厚度不均,基巖中又存在溶溝、溶槽等諸多不良地質現象,而且在設計階段,是很難掌握非常詳細的場地地質條件的,因此設計中要求無論是直接落在基巖上的柱下獨立基礎還是人工挖樁基礎,均應對持力層灰巖進行超前鉆探,查明基底5m(獨立基礎)或3d(樁基礎)范圍內基巖的完整性。

三、方案實施與效果

由于地質狀況在設計階段很難完全清楚,通過勘察手段也只能概括的查明場地內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質構造特征,對于是否存在巖溶、土洞、不均勻地基不良地質現象,場地內的地層結構、分布厚度及均勻性,各巖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場地內地下水類型,水位變化等,有一定的局限性。真實的場地條件只有基坑開挖才得以暴露顯現,因此對于土巖組合地基的處理,必須由設計、施工和勘察密切配合,根據暴露顯現后的實際情況,調整處理方案,使設計方案實施可行。在銀豐花園住宅小區土巖組合地基的處理中,要求設計人員應參與全過程,不僅是在設計中制定處理方案,還應配合施工,實行動態設計,使處理方案經濟可行,安全可靠。該工程的基坑開挖后,多處出現在勘察報告中未反映的溶溝、溶槽異常狀況,但是通過設計方、施工、監理即時趕到工地,一方面安排清除溶溝、溶槽內泥土,另一方面,請地質勘察部門配合查清溶溝、溶槽平面范圍,判斷在基礎平面內尺寸、定位以及在基礎平面外1m范圍內的走向、尺寸以及溶溝、溶槽旁基巖是否為完整或較完整的基巖。然后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對每個溶溝溶槽做了相應的處理方案。例如:23#樓A-9~A-E軸交柱基礎 (獨立柱基礎),基礎尺寸A×B×H(高)=1.8×1.8×1.2m。在基坑開挖時,發現基底在5m或3d深度范圍內,有外露溶溝,溶溝較淺,溶溝內泥土易清除干凈??砂聪率鲈瓌t:“對外露的、淺層的溶溝、溶洞、裂隙,采取挖填置換的方法處理。能全部清除洞內泥土的全部清除,將洞壁(溝壁)表面鑿毛,然后用混凝土回填?!边M行處理。采取了以下措施:溶溝內泥土全部清除干凈,將溝壁表面鑿毛,然后用混凝土回填。由地質勘察部門鑒定基坑基巖符合設計要求后,將原基礎底面積擴大,跨越溶溝。確定方案后,設計單位立即以設計更改(補充)通知單的形式發至施工單位,及時處理了施工中發現的問題,排除了建筑危害。在該小區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多處出現了類似的問題,但是通過各方密切配合,多次進行基礎設計變更取得了良好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

結語:

土巖組合地基是不良的建筑場地,對于這樣場地的基礎工程,必須根據工程特點和場地特征因地制宜的確定地基基礎處理方案。本文介紹了某住宅小區工程中遇到的土巖組合地基基礎工程處理實例,通過采用獨立基礎和一柱一樁的基礎形式,并在設計時制定遇到不良地質條件時候的處理原則。在施工過程中,通過設計、監理、施工、勘察的緊密配合,針對工程進行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得到了效果的良好技術和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1]宋均.新都住宅小區土巖組合地基處理方案優化[J].湖南農機,2010(5)

[2]韋創新,蔣旭光.軟土和巖石組合地基基礎處理方法與實例[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04)

[3]鐘果.特殊地質條件下地基的處理問題探討[J].科技風,2010(19)

猜你喜歡
處理設計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陳國興設計作品
橋梁軟土基礎處理應用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