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問題探討

2014-09-24 05:42張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景觀設計建筑設計

張璇

摘要:建筑設計關系到建筑的功能是否得到充分發揮,對整個建筑完工后的質量也有很大影響,而建筑景觀設計則對建筑的觀賞性有直接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在關心建筑設計的同時,也進一步地關注著居住區環境的景觀設計,對建筑是否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產生了一定要求。本文就城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兩方面內容的融合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建筑設計;景觀設計;融合問題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1、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含義

建筑設計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前提,設計圖紙是建設施工的主要依據。在施工前,設計方應依據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工程建設的技術、經濟、環境等條件,將擬設計方案以圖例、表格、文字說明、文檔等形式表達出來。設計時,應盡可能細致周密地考慮到建設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從而有效應對建設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并方便施工人員進行協調和統籌管理,從而有利于施工單位有效控制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景觀設計側重于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整體關系的和諧統一,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環境因素,力爭減小對周邊環境的破壞,盡量保持建成物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配合,從而使得二者相輔相成,為建筑物的使用者營造良好的視覺環境,使得建筑整體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

2、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融合的現狀

目前,我國居民城市建筑規劃設計的形式存在主要的問題在于形式單一,格局單調。普遍的建筑規劃格局形式是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條形排列方式,一般的住宅建筑單體在設計上都采用一梯兩戶、一梯多戶的梯間單元式結構。雖然此種單元結構形式可以滿足住宅居民擁有一個安靜祥和的室內居住環境,但是具有高度秩序的背景下,構圖嚴重缺乏變化,給人的印象只能夠是單調、缺少生氣、無新鮮感和人情味,可以供人們欣賞回味的地方乏善可陳。居民建筑小區的綠化形式主要是在單體建筑之間的空間范圍內栽種各種喬木植物,居住建筑外部空間環境可以營造景觀設計的難度有一定難度。外部空間環境的設計僅僅能夠被局限應用到經濟方面的使用水平上,而不能為居民帶來精神上的追求,淡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針對居住建筑設計也提出了圍繞“人-建筑-環境”的學說,試圖可以使得建筑設計與人文心理學和生態環境學相互融合,從而強調居住建筑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

在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在改變城市建筑環境的過程中,建筑景觀設計思想的發展必然將會成為遵循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物質上和精神上追求向往的主觀意識的一種規律。但是,事實上對于景觀建筑設計中場地意識的淡薄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決定于我國自身的基本國情,人口基數大、增長率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居住建筑景觀設計的可實施性。對于現階段我國居住建筑景觀設計尚處于起步階段,設計要求也主要以視覺形象、環境綠化及活動空間范圍三方面作為要點,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對待居住建筑景觀設計,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將自然部分還給自然的指導思想,旨在居住建筑中體現自然景觀美,像以往的只注重于建筑設計的使用功能而忽略了人為和自然的做法萬萬不可再取。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均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等實際具體情況進行切合實際地的設計,因地制宜,突出個性美,力求設計出獨具當地特色的建筑景觀。

3、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具體手法

關于對城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具體手法歸納有單體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和設計形態抽象化、立體化等,以下將做具體分析討論:

(1)單體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建筑作為單體結構如在高度密集居住小區的景觀建筑設計,在設計增加人的活動區域后,不可一味的培植大片的人工草坪,可以設計花壇栽種各色花卉,同樣地綠化手段卻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建筑單體向外部環境擴展,敞開以往的封閉居住空間,內室成為一個小型的景觀設計空間,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使得建筑成為外部環境的一部分,外部環境是建筑的延續。同時建筑與外部環境界限在高負荷的景觀中十分重要,應將建筑輪廓線與外部環境界限分明化,不顯乏味。

(2)設計形態抽象化、立體化:景觀設計不能脫離自然,結合自然環境進行建筑整體的形體設計,相對比于自然環境的自然線條美,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可以搭配抽象立體的幾何線條,對比鮮明而不單調。建筑的立體景觀設計與外部環境的景觀設計迥異,大中有小、小中見大,形成景觀層次感和良好的建筑氛圍。

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是現代城市建筑規劃的需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存在的生態環境進行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既是繼承目前世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宗旨,也是為建筑用戶提供一個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的服務,并且合理地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進行融合,可以極大地反映出設計工作者的意趣,也可以為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提升系統性、層次感及藝術性。

4、建筑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當前,人們的生活方式較以往有了較大的轉變,在人們日益倡導健康綠色生活的今天,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市建筑景觀化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建筑大師在設計時都會將景觀作為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設計要素,精心考量并設計景觀的形態、材料和環境效益,按照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將景觀設計領域的工藝和技術融入到城市建筑設計中,全方位整合整體空間布局。

4.1、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貫穿于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必然會給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這樣的情況背后帶來更多的是給人們富足生活多樣性的徹底打擊。水電、交通、通訊等都由一根管線所代替,而不會再出現街坊鄰居走道互相寒暄招呼的情況,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交往變得簡單而稀疏,社會環境、人及自然環境被無情的隔離開來。因此,城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應盡量將“人-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建筑空間設計的格局和人文景觀的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始終。

4.2、注重建筑景觀的共享功能:建筑規劃小區內的住戶都具有享用景觀環境的權利。在針對建筑規劃設計與景觀設計過程應充分考慮到利用現存的自然環境改建人工的景觀環境,并利用自然環境所擁有的豐富空間層次設計出為所有建筑用戶所能共同享用到的交流與娛樂的景觀場所。

4.3、建筑景觀設計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景觀建筑設計的宗旨是為住戶服務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景觀設計能夠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風及隔音效果是最基本的要求。對于建筑區域內的生態自然環境盡量避免破壞,注重人工景觀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以可持續發展的人性化觀點進行建筑景觀的設計工作。

5、結束語

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都是城市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筑應該在建筑設計方面突出個性,在景觀設計方面與之協調統一。我國對景觀設計和建筑設計的融合問題重視程度不夠,相關專業人才稀缺,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對不斷探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完美結合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造成阻礙。我們要重視并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相信城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將會成為未來美化城市和服務人民生活的保障基礎。

參考文獻

[1] 溫亞利.淺談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科技大視野,2010,(12),124-114

[2] 徐德才,孫永平.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山西水土保持科技[J].2008,(3),11-14

[3] 孫明,曲慧萍.中國傳統環境審美觀與現代城市景觀設計[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3):8-11

猜你喜歡
景觀設計建筑設計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形式美的研究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景觀設計學課程教學與實踐研究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淺談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關惠聰等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張鑫、靳政景觀設計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