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園林規劃設計的依據和原則

2014-09-24 05:42何敏祺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園林規劃園林景觀

何敏祺

摘要:提高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前提是認真做好園林規劃設計,而做好規劃設計工作不僅是在電腦前畫好圖,是要創新設計理念,遵守設計規范,遵循設計程序,深入勘察現場,深入溝通,深入施工配合,才能最終實現建造節約型、生態型、精品園林綠化工程。

關鍵詞:社會需要功能要求經濟條件六大原則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新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園林是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空間藝術,要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另一方面,園林又是社會的物質福利事業,是現實生活的實境。所以,還要滿足人們良好休息、娛樂的物質文明的需要。

1、創新設計理念

園林規劃設計師所進行的工作大部分內容是和“水、山、植物”打交道。由于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的生態穩定系統,在做園林規劃設計時,不但要遵循自然規律,保護原生態表土,防止流失,又要做好微地形地貌,營造出人類向往的親近自然界的表象起伏地形。因此,在所需規劃設計的宗地,需全面熟悉其自然屬性,尊重自然規律,多做生態恢復,少做破壞改造,使建筑、人、生物和諧共存,并達到三者互動共贏。植物是園林運用的主要材料,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進行的植物配置好比中國傳統中醫的藥材配伍,不但要將各種植物搭配得相得益彰,還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適宜季節植樹的原則,充分考慮植物在所立地環境的各種因素,如陽光、水、溫度、土壤、微生物環境,以及植物之間的互生排斥關系,這樣才能讓規劃的園林景觀能夠和諧共存、長久保持,而且通過植物后期的生長能夠形成一個更加和諧完美的園林景觀效果。

2、園林規劃設計依據

2.1科學依據在任何園林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要依據有關工程項目的科學原理和技術要求進行。在園林中,要依據設計要求結合原地形進行園林的地形和水體規劃。必須對該地段的水文、地質、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凍線深度,土壤狀況等進行詳細了解??煽康目茖W依據,為地形改造,水體設計等提供物質基礎,避免發生水體漏水,土方坍塌等工程事故。種植各種花草、樹木,也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生物學特征,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要求進行配置。一旦違反植物生長的科學規律,必將導致種植設計的失敗。園林建筑,園林工程設施,更需嚴格的規范要求。園林設計關系到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術方面的,有建筑科學技術方面的。有園林植物,甚至還有動物方面的生物科學知識。

2.2要根據廣大群眾的審美要求、活動規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創造出景色優美、環境衛生、情趣健康、舒適方便的園林空間,滿足游人是游覽、休息和開展健康娛樂活動的功能要求。園林空間應當富于詩情畫意,處處茂林修竹、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令游客流連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區,選用不同的設計手法,如兒童活動區,要求交通便捷,一般要靠近主要出入口,并要結合兒童心理特點。該去的園林建筑造型要新穎,色澤要鮮艷,尺度要小,符合兒童身高,植物無毒無刺,空間要開朗。形成一派生動活潑的景觀氣氛。

2.3經濟條件是園林設計的重要依據。經濟是基礎。同樣一處園林綠地,甚至同樣一個設計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規格的苗木,不同是施工標準,將需要不同的建園投資。

3、園林規劃設計必須遵循適用、經濟、生態、以人為本的原則

適用是指園林的功能要求要滿足人的活動需要;經濟是指園林綠化的投資、造價、養護管理等方面的費用問題,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資;美觀是指園林的布局、造景是藝術要求;生態是指園林綠化必須建立在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特色是指園林的個性,要營造有特色的園林。以人為本是指園林的使用主體是人,園林設計要處處以人為中心的宗旨。

園林設計時首先要考慮是否實用的問題,其次考慮是否經濟,然后考慮是否美觀和生態問題。適用、經濟、美觀三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但必須建立在生態的基礎上。這四個方面的關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既不能片面強調,也不能相互孤立。這是園林綠化認定的總方針,一般均需按照這個方針來設計。在不同情況下,根據園林綠地類型的差異,適用、經濟、美觀這三者的關系可以有不同的側重。

3.1適用原則

以公園為例,首先要為游人創造出良好的休閑環境。有進行科學普及和體育活動的文體設施,有方便的交通聯系,完善的生活設施和衛生設施,有兒童游戲的場地等,使不同年齡不同愛好的游人都能各得其樂。夏天可以少曬些太陽,雨天有地方避避雨,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餓了渴了有飯吃有水喝等。這就是公園的適用問題,而且是首要的問題。

3.2經濟原則

自古以來,造園活動就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緊密掛鉤。園林是否能建成以及其規模與內容,包括建成后的維護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經濟條件??偟膩碚f,園林建設應盡量降低造價,節約投資,使園林建設發展水平與國家,地區或單位的經濟實力相適應,否則再好的設計也是難于實現的。

3.3美觀原則

園林中美觀,是指園林除了滿足功能要求以外,還要考慮游人的審美情趣,滿足游人賞景的要求。主要是指園林中地形、地貌、水體的起伏開合;建筑物的布置;游覽路線的安排;樹木及花草的搭配;園林空間的組織;色彩的運用等方面,要遵循一定的藝術原理,達到風景優美,使游人喜聞樂見,心情舒暢而流連忘返。

3.4生態原則

園林如果僅僅解決了適用,經濟和美觀還不行,還必須考慮將園林建設成為具有良好生態效益環境的需要。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學者,將生態環境引入城市科學,從宏觀上改變人類環境,體現人與自然的最大和諧。于是景觀生態、環境美學的理論應運而生。國家公園的出現和城市生態系統工程的提出,即從生態學的觀點出發,在人類生存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態系統。

3.5特色性原則

特色是事物特殊的內部組織關系的表現。特色產生差異,每一個景觀都具有其不同的場所特征,因此都應該具有自己的個性。特色性景觀對人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園林景觀設計的追求目標。城市特殊性景觀的創造一方面要清理歷史文脈,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地域特征。城市在形成發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風貌、形態結構、文化格調、歷史底蘊、景觀形象越是有差異,特色越容易顯現,這種個性和特征源于歷史和傳統,源于久遠和遙遠。城市的景觀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跡的特色、自然環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觀和綠化空間的特色、建筑風格和城市風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構成,一個城市的景觀特色是它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符號特征,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武漢的黃鶴樓、杭州的西湖、安徽西遞古城等都是其城市僅有的特色景觀。當代城市景觀的設計應避免格式化的統一局面,應努力探尋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將各個城市精神納入景觀設計的風格之中,將城市看作一個整體,城市歷史、城市精神與城市景觀共同打造出城市富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內涵。

3.6以人為本的原則

景觀空間,如果不與人的行為發生關系,則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因為它只是一種功能的載體。人的行為如果沒有空間環境作為背景,沒有一定的氛圍條件也不可能產生??臻g與行為的結合構成了為人使用的場所,以適應人們各種不同的行為,只有這樣的空間才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近年來,“以人為本”這個概念逐步走向大眾生活,成為大家熟悉的名詞。它的內涵就是以人為基礎、以人為前提、以人為動力,以人為目的。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即人性化景觀設計,人性化設計是以人為軸心,注意提升人的價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動態設計哲學。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上,在景觀設計工程中要始終把人的各種需求作為中心和尺度,分析人的心理和活動規律,依次滿足人的生理需求、交往需求、安全需求和自我實現價值的需求,按照人的活動規律統籌安排交通、用地和設施,充分考慮城市人口密集、流動量大、活動方式一致性高和方向性、時間性強的特點,依據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去設計、建設各種內外環境以及選擇各種所需材料,對場地的規劃設計致力于建設一個高度舒適的區域,杜絕非人性化的空間要素。合理安排無障礙設施,滿足不同層次的人類群體的需要,使不同層次的人享受設計的使用趣味和快感,進而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豐富,達到人和物的和諧。

4、結語

園林是一門時間和空間的綜合藝術,同其他藝術的創作一樣,園林的建構必須根據園林的性質、規模、地形特點等因素,將設計者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創造出舒適、優美的休憩環境。人類渴望自然,城市呼喚綠色,園林綠化發展就應該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園林的創造中,滿足人們的休閑、游憩和觀賞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

猜你喜歡
園林規劃園林景觀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園林》
景觀生態學基本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在園林里遇見自己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中國園林“綴玉集”
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設計方法分析
中東政治景觀——阿倫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