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電站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探討

2014-09-24 05:42鄧俊良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水電站管理措施

鄧俊良

摘要; 水電站的工程建設是一個多工種、多項目、資金和技術密集的項目,其中涉及到水工、防滲、基礎處理、機電安裝、金屬結構、送出線路、調度、通信自動化的建設管理等分部分項工程的實現完成。同樣,水電站建設完成后,進行運營管理,同樣是一個多工種、多項目、技術密集型的工作,其中涉及人員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營銷管理等工種實現完成。本人參與了部分水電站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現將本人在建設和運行管理的一點心得和同行進行探討,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關鍵詞; 水電站 建設運營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M622文獻標識碼: A

水電站建設的周期長、工種多、交叉作業多,因此建設期間必須加強管理,確保安全、質量、進度、合同和投資管理按計劃進行,質量、合同和成本管理都是建設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有些管理是最易被忽視的,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建設管理

1、加強設計管理

水電站設計對于整個電站的建設至關重要,是電站建設的指針和方向,因為一切建設項目的施工方案均源于設計圖紙。因此,在設計院出具初設報告和圖紙時,聘請各專業的技術人員(從建設施工角度審視設計)和有經驗運行管理人員(能從運行管理角度考慮設計)擔任設計監理,對初涉報告、初設圖紙進行各專業細致審核。對設計可以優化的地方進行優化,有錯誤的地方進行整改,便于建設完成的運行管理,避免造成永久缺陷。因此,加強設計管理既可以優化設計節約投資,又可以為以后的運行管理減輕工作量和減少運營成本。

2、加強安全管理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是以施工方項目經理部為主進行管理,但是業主的安全管理一樣不能松懈,同樣要加強對施工項目經理部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分為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防洪安全管理、山地自然災害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設備材料安全管理等。建議業主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配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主要加強對施工項目經理部的監督和管理,對于現場發現的安全問題和隱患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如果施工方拒不整改可以要求其停工,整改完成方可開工。同時,還應與當地水文局建立合作,建立水情預報和分析,便于工程建設期間的防洪安全,減少人員和材料及機具的損失。業主還應檢查施工方的施工平面布置圖,防止因山地自然災害出現的人員和材料損失。另外,業主還應加強交通和材料安全管理,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3、加強建設期間設備管理

水電站的建設期間設備管理關系到水電站建成的運行管理,因此必須嚴格把好這一關。建設期間設備管理主要包括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和質保等工作。設備管理,建議業主指派專業的運行管理人員進行,因為專業的運行人員所涉及的設備的品牌和型號較多,對設備的運行性能和工況比較熟悉,便于在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過程中隨時進行監控,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設備。做好了建設期間設備管理,有利于在電站建成后減少運行管理中的設備檢修、維護等工作,減少運營成本,有利于電站的安全運行,反之,則是事倍功半,增加運行成本。

另外,盡量減少35KV電纜的使用。目前,很多投運的電站普遍發現35kV系統電纜故障率高、絕緣監督困難。因此,建議各在建電站在規劃階段應盡量避免選用35kV電纜進出線。運行電站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商討技改方案,對不具備技改條件的電纜應在日常運行中加強巡檢,對與其他重要電纜共用通道或日常巡檢困難的電纜溝、孔、井內應加裝感溫電纜或感煙探頭,以監視35kv電纜運行情況

4、加強專業人員的培養

電站的建設最終是為了安全生產,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在建設中,一定要加強專業人員的培養,以便更好的實現建設和運行管理的過渡。首先,在電站的建設時期,特別是機電安裝、金屬結構、線路和通信自動化施工前,一定要配置相應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與現場施工管理,這樣,既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又學習了施工的全過程,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還為以后的設備故障處理積累了經驗,一擊多的,何樂而不為。其次,在電站投運前一年應將電站的運行檢修人員配置完成,并送到同類電站進行系統的培訓半年,主要從機、電、油、水、氣、監控、保護、測量、通信自動化幾方面進行專業的講解和培訓,并隨運行人員進行跟班學習設備的運行原理、操作技能和常見的故障處理等,半年后,將運檢人員分散到安裝公司的各工種進行現場的安裝和調試學習,以便于快速的熟悉設備,順利完成建設和運行管理的過渡。

5、完善生產準備機構的建立和加強檔案的管理

在電站投運前,一定要建立相應的生產準備機構,配置相應專業的運行管理人員,一是對施工進行監督和管理,二是準備和報送省電力公司的各類資料。

在電站建設投運前,成立相應的生產準備機構,配備高水平的專業運行管理,從運行管理的角度進行施工的現場管理,有條件還可優化設計,避免因設計不合理給運行管理造成的永久缺陷。同時還可以對施工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施工質量。

在電站建設投運前,成立了相應的生產準備機構,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加強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在電站建設中應加強各類圖紙資料的分類和歸檔。在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做好設計圖紙、設計報告、各類合同、各種文件(含發文和收文)、工作聯系單等資料按照類別和時間進行分門別類,并建立相應的電子檔案,以便隨時查詢,快速找到。

檔案管理在電站投運前,就是要準備相應投運資料。因為省電力公司為確保電網安全,需要對接入電站的線路和電網進行潮流計算,需要接入電站的發電機、主變壓器、開關柜、線路等相關設備的各種參數(有的是投運前一年報送、有的是投運半年前報送、有的是投運前三個月報送、有的是投運前一個月報送等),以便于進行計算值準確可靠。因此,這類資料通常是專業運行管理人員最為熟悉,所以,這類資料由專業運行管理人員進行收集和報送最為合適。為確保電站順利投運,這些資料必須按照省電力公司給出的資料報送清單提前報送完成,否則,將影響電站投運。

二、運營管理

水電站建設完成后進行運行管理,就是強化水電站安全、人員及設備設施、營銷管理,實現水電站的安全運行、可靠運行和經濟運行。具體應加強一下幾方面的管理:

1、強化安全管理

水電站建設完成后,投入運營管理,安全生產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強化安全管理,主要是加強人員安全意識和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加強人員安全意識管理首先應加強生產人員安全意識的培養、培訓,并定期組織進行安全規程和安全事故案列的學習和考試,讓生產人員對電力生產安全規程和違反安全規程將要釀成的后果熟記于心,防止因安全知識不足導致的事故發生。其次,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和處理。加強設備設施安全管理,首先建立設備設施安全臺帳,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和分析,發現異常,立即進行檢修處理,其次嚴格執行驗收制度,確保設備設施檢修效果和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安全管理中,對山地自然災害的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強。針對山區的水電站,有一定要建立自然災害(如山體崩塌、滑坡、塌陷等災害)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目前很多水電企業有很多應急預案,例如防洪、消防、黑啟動等預案,但應對山地自然災害的預案并不多見。由于大部分水電站都處在山區,因此應對山地體自然災害的預案的編制和建設迫在眉睫,不能再可有可無了,否則,災害發生造成損失后,悔之晚矣。

猜你喜歡
水電站管理措施
中小水電站集控系統建設改造對策分析
淺談變電站變電運行的管理措施
伊泰普水電站仍是全球發電量最多的水電站
俄最大水電站發生事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