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淺析

2014-09-24 05:42張琦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建筑設計規劃

張琦

摘要:目前,伴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往簡單的住宅中建筑類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如何深入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完善住宅建筑設計綠色環保建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在。本文筆者就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進行了闡述分析,并究其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以備參考。

關鍵詞:現代化住宅;建筑設計;規劃;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據調查顯示,近年來,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為緩解城市住宅壓力,住宅小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節約用地至關重要。建筑是小區的主體,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規代化建筑取得了很大進步技術不斷更新施工工藝呈現出多樣化而且朝著節能環保的方向邁進,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的規劃設計效果直接影響著小區的形象,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所在城市的發展水平必須加強重視。

一、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相應的增加科技技術的應用,引進國際化的設計理念。不過根據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現狀來看,雖然給社會公眾群體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是更多的環境破壞以及威脅公共安全的潛在因素也在滋生,加重了社會公眾群體的心理負擔,違背了舒適性的住宅小區要求。

首先,現代化設計施工建筑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施工技術陳舊落后,無法滿足現階段現代化小區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其次,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材料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建筑材料的品種選擇與質量問題也是影響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現代化建筑小區規劃中大量的應用了假山、人工湖、園林等設計,雖然美化了現代化小區的環境,但是較為容易由于人為因素導致假山坍塌、人工湖溺水等情況出現;如果小商販、超市、娛樂場所等如果進駐小區,就會擾亂小區正常秩序,威脅小區正常治安環境,還容易產生噪音污染;最后現代化小區在日常運轉的過程中,會消耗非常多的能源,包括電能、天然氣、水資源等等,由于節能技術應用不到位,導致大量的能源浪費。

目前,現代化小區建筑多為高層建筑,而高層建筑最重要的就是突發情況的緊急疏散能力,如果緊急疏散通道設計不夠合理,那么久不利于住戶的人身安全。

因此,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應該立足于當前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狀,以優美的環境、舒適的住宅氛圍、以能緩解壓力為重心進行科學合理的建筑規劃設計,促進人與自然得完美結合,才是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根本。

二、現代化小區中的建筑規劃設計措施

(1)建筑的布局

現代化小區建筑的布局,首先要考慮的是能否便于住戶日常生活與出行,其次還要考慮到當地的自然環境,根據道路的分布、綠化帶的分布等情況,合理的規劃設計小區建筑的朝向、分布,保證現代化小區建筑整體布局的合理性、觀賞性已經舒適性。在確定小區建筑的朝向之后,就需要根據設計人員的實際考察,確定小區內部公共設施、建筑間距等一系列的位置,使現代化建筑小區整體布局井井有條,也能使現代化小區建筑整體的美觀性得到提升,也能保證住戶每天都能獲得美的享受,在繁雜的工作后能夠得到舒適、溫馨的休憩之地。

(2)綠色節能設計

現代化建筑正朝著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在保證建筑實用性的基礎上應重點考慮屋面、地面、墻體、門窗的節能問題,如外門窗,能耗較大加若設計不合理,熱量很容易散失,包括1/3 的冷風滲透和1/3 的傳熱損失,所以,在不影響日常通風、采光、觀景需求的前提下,盡量縮小住宅外門窗的面積。加強其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和外門窗自身的傳熱量,提高外門窗的保溫性能。

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外墻占的面積最大,能源消耗量也最大,必須重視外墻的節能工作。在外墻節能設計時,主要是依靠保溫隔熱材料來實現傳熱系數的關鍵其節能效果,因此必須選擇適宜的材料和結構。當前的保溫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外保溫,二是內保溫,三是夾心層保溫,且這三種保溫結構都各具特色。外保溫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其發生在實際中,常會出現的冷橋熱橋的現象,還能減少能源消耗,保護主體結構,有效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因此在節能設計時外保溫體系多被人們采用。

(3)電氣設備設計

首先供配電系統要合理,在實現正常供電的同時盡量簡單設計,參照用電負荷容量及其分布、用電設備特征等因素進行合理設計,保障系統實現最佳狀態的經濟節能運行;電纜盡量選擇安全性較高的環保節能型材料,變壓器的數量和容量合理設置,在調速控制方案和用電設備選型一定的條件下,如果供配電系統的功率因素不符合接入電網的要求,要及時補償無功率,以減少線路損耗和變壓器損耗。

其次,在照明設計方面,對自然光加以利用,將其引入室內與人工照明互補,減少能耗使用節能開關,如公共場所以聲控開關為主樓道則盡量選擇節能自熄開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推廣一些高效低耗的光源電器,如T8 熒光燈等。

(4)打造特色小區

現代化的小區,還應有自己鮮明的特色,要創新規劃設計理念。對小區進行準確定位,通過多元化的組織手法和多樣的居住空間創造方法,結合小區所在地段、城市大環境,建設特色小區。

可以運用靈活的組織手法,創造豐富的藝術生活空間。小區景觀可以充分借用周圍的景觀,并巧妙應用過渡、滲透、對比等豐富的組景手法,打造主題鮮明、動靜結合、軟硬搭配的建筑結構空間,提高整個小區的文化品位。

還應重視小區規劃與當地的歷史文脈相結合,要與城市整體形象相協調。在規劃設計上充分考慮當地的歷史人文環境,使小區能夠延續所在地區的歷史文脈,體現出文化傳統的積淀。

(5)轉型為生態型小區

現代化小區應該逐步向生態型小區轉型,在保證住戶的舒適溫馨住宅環境前提下,讓人們的生活與自然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首先是要融合生態學,建筑學,美學,生態學等學科,綜合小區的實際環境,協調生態平衡,充分利用綠地建設,增加小區綠化面積。而且,增加綠化面積不僅能夠美觀小區,在夏天,濃密的樹冠能夠吸收反射將近50%的太陽輻射,可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降低溫度,調節濕度。

然后,對于現代化小區的設計,應該盡可能節約土地資源,利用最少的土地建造達到最好的效果,合理設計管道,盡可能的節約寶貴的水資源。除此之外,設計者應該學會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賞賜,通過利用陽光熱能,風能等使用節能燈,降低成本的同時,創造了不可小視的生態效益。最后,生態型小區必須保證綠色環保,對于日常生活垃圾等進行良好的分類,回收。

三、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的規劃和設計效果直接反映了小區的綜合水平,這就要求在保證建筑具有實用價值的前提下應積極引進現代化工藝建設。把和諧社會理念的建設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融入到住宅小區的實際建設規劃中,從而保證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與時代特點相符合。還有,在對住宅小區進行建筑規劃的時候,要著重注意對相關高科技的引入和運用,努力做到將人們傳統的居住生活模式與相關的新技術、新觀念以及新材料進行有機的結合,從各個方面保證建筑的合理性及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鄭凱. 鄒議住宅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田.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7):192-193.

[2]門楊飛. 淺談現代化小區中的建筑規劃設計[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2(9):123—124.

[3]蔣官杰. 淺談如何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實現建筑節能[J]. 現代物業2012,19(8):143—144.

[4]劉凱. 探討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田. 科技資訊,2012,13(G):127-128.

猜你喜歡
建筑設計規劃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規劃人生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淺談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四大看點
參數化虛擬建筑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