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城市規劃中的市政園林設計

2014-09-24 05:42郝文華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發展現狀

摘 要:對于城市規劃和風景園林兩個學科領域而言,彼此的融合和滲透,相互的借鑒和交流,將成為發展的趨向,也是它們在改善城市景觀、為人類創造更為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方面取得更大進展所不可或缺的條件。在城市規劃下的市政園林設計,將城市的政治、經濟、人文因素綜合考量,形成獨具城市特色,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特點,滿足城市發展需求的園林景觀為城市和居民帶來嶄新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關鍵詞:城市規劃;市政園林設計;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一、城市規劃與市政園林設計的關系

1、從人文環境建設來看,市政園林設計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基礎

目前來看,世界經濟處于重大變革的時期,中國進行的城市化建設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的,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在城市化進程過程中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尤其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早在1987年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就明確指出,要進行“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方針。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要切實考慮到城市的居民生活環境、城市的綠化面積、城市的生態建設等,在發展中做好對大氣、水資源、空氣資源、土地資源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城市尤其是小城鎮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并成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因此,這就更加需要做好市政園林的設計,保證城市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相互發展中,不對城市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市政園林設計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進行的對城市生態環境的規劃和建設,是扭轉城市建設必然造成生態破壞的根本誤區,保證城市與綠化和諧共存。市政園林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基礎,只有做好市政園林設計,才能建設好城市發展環境,也才能滿足城市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提升城市的質感,為城市進行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和產業調整提供可靠的支撐。

2、從經濟發展建設來看,城市規劃是市政園林設計的基本保障

我國城市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消除社會財富不均,實現社會公平,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市政園林設計實際上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形式,通過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化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固有模式的經濟建設方式,將生態環境建設與城市規劃緊密聯系,實行生態轉化資源,資源轉化能源,能源轉化經濟,經濟促進生態的循環模式,將生態破壞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證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建設和諧共處。作為合理的城市規劃,應當是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以節約資源為目的,實現城市發展持續型和生態環境友好型的雙贏模式。城市規劃是市政園林設計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城市規劃,才能將市政園林設計落到實處,符合實際發展需求,改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現狀,實現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城市規劃的主導者應當在對城市整體環境綜合考察、研究后,將市政園林設計充分滲透到城市規劃的每一個方面當中,保證市政園林設計的戰略意義,制定出符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滿足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實現政務機關的公共服務型的城市規劃方針。

二、市政園林設計的內涵與意義

市政園林設計指的是轄區內城市綠地的規劃和設計,這是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部門在對城市綠地規劃設計時,要根據實地情況制訂完善設計方案。市政管理部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對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調研考察。特別是要對該區域城市建設情況進行充分分析考察。像住宅區、工業區、交通情況、地形情況等,還要注意該區域的整體綠地風格的協調性,從美學角度體現人文觀念。

市政園林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個城市的氣質和文化風格。因此,設計人員要發揮聰明才智激發創造力,將先進獨特的設計理念體現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市政園林設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程建設,不僅需要設計人員的智慧,也需要市政管理部門的有效調度和領導協調,只有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和適地適景原則,才能體現園林設計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底蘊。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快速擴張的城市空間,需要市政園林來優化整合,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要適應城市的發展,也要創造人居適居生態環境。市政管理下的城市園林設計當然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市政園林設計要從長遠的發展的角度切入,要關注城市建筑周圍的自然環境建設,要從生態角度出發,規劃設計最佳人居環境。這是市政園林設計追求的最高境界。

城市建設發展不均衡,城市規劃發展也是參差不齊。特別是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城市規劃系統建設還不夠完善,市政園林當然就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城市規劃中的市政園林設計的具體實施建議

1、優化植物配置,完善排水給水系統

植物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是市政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的功效和作用存在區別,優化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能降低城市綠化成本,提高城市建設效率,達到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實現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的目的。優化植物配置,需要市政園林設計主導者對植物的屬性和功能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城市規劃的總體統籌下,依據城市的具體需要和主要特色進行植物的配置和栽種,保證植物起到應有的作用。對于城市的給水排水系統,大多數城市仍然采用的是以人工澆水的方式,在缺水時對植物的澆灌量也相應的減少,而在降雨量充沛時,直接將雨水引入排水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之中,未充分加以利用,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城市規劃建設中,市政園林設計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建立一個將雨水儲存并在植物需要時給予提供的循環系統,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園林設計要因地制宜

市政園林設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針對城市不同區域不同需要,特別是要與區域周圍環境形成和諧統一,需要精準把握城市環境要素,要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特征制訂不同園林設計方案。市政管理部門要對城市的經濟、文化、歷史、生態等多個因素進行充分考量,劃分區域板塊。特別要對一些特定區域進行“量體裁衣”,要確保園林設計和城市區域特色保持高度一致。像商業區就要體現商業特色,教育區就要體現文化氛圍,居民小區又要體現閑適性。市政園林設計一定要注意考慮人的核心因素,所有綠地規劃建設,都應該圍繞人來做文章。像居住區,要注意設計防塵植物、隔離汽車的綠化帶等,這樣才能更好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3、生態文化相結合原則

市政園林設計還要遵循生態文化結合原則。園林設計不僅要符合生態學原理,還要體現美學法則。我國園林文化源遠流長,有的地域還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園林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要體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一個小區的園林設計也要體現這個小區的文化特征。工業園區就需要有生產經營的文化特點,城市廣場自然要體現一定的主體特征。園林設計的人文色彩要作為主導因素體現于綠地規劃建設之中。

結束語

城市是人類經濟互通、政治往來、文化交流、歷史傳承、創新發展的中心,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因此,做好城市規劃,是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實效化的根本保證,也是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合理環境的重要因素。市政園林設計在城市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做好市政園林設計,是對國家發展的負責,也是對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太益.市政園林設計與城市規劃[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4,04:97-98.

[2]孫曉琳.探討城市規劃中的市政園林設計[J].企業技術開發,2013,09:161-162.

[3]穆桂林.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國的市政園林設計[J].吉林農業,2012,(6).

[4]萬子宇.市政公園園林綠化設計的創新研究[J].現代園藝,2013,(2).

作者簡介:郝文華(1972.04—)漢.男.畢業于燕山大學.研究方向:建筑、園林綠化設計、綠化種植與養護。

猜你喜歡
城市規劃發展現狀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那些“搞城市規劃的人”到底是誰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