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探討

2014-09-24 05:42王東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公路隧道施工技術

王東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和道路的不斷完善,公路隧道的修建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分析影響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為整個工程質量的提升而不懈努力。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X734文獻標識碼: A

在公路隧道洞口施工過程中,影響其施工質量問題的因素較多,因而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這些因素的分析,并在一定的原則下開展施工工作,才能最大化的確保整個工程質量?;诖?,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做出以下幾點研究。

一、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要注意的問題

(1)在山洞的入口隧道開挖,要詳細調查地形、地貌和地質特征的隧道站點區域,切忌盲孔開挖,進到洞里。

(2)滑坡可用于洞口段隧道頂部切卸貨,可用灌漿固結法進行處理,以確保隧道的安全。

(3)洞中必須遵循軟巖石開挖過程,短片段、弱爆破循環,要使用緊湊的支持原則,不盲目增加循環。

(4)加強孔截面的表面監測,隧道頂部和洞初期支護后圍巖變形觀測,收集準確的數據,及時反饋給施工單位,以調整支護參數,確保萬無一失。

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

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應在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隧道施工之前必須對周圍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質特征進行調研,例如在山洞入口開挖隧道時,就不得盲目地開挖直接進入洞內,否則可能導致坍塌等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在開挖時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工序進行,不得打亂工序,尤其是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施工,否則極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例如在支護過程中,必須做好孔截面表面的監測工作,做好初期支護的圍巖變形觀測工作,確保數據收集的準確性和反饋的及時性,才能更好地確保支護的安全性。由此可見,在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應堅持的根本前提就是安全,只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施工。

三、.分析影響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

由于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其施工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在采取施工技術之前,必須對其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才能針對性的采用施工技術,最大化地確保其施工質量。

1.地形因素

隧道開挖過程中,往往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導致偏壓和淺埋等情況的粗線,而隧道的主要結構為“馬蹄形”,而由于這些因素的因素經常導致其結構的雙面荷載不對稱,從而導致施工難度加大,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由于施工技術不當或者開挖與支護不帶哦為,經常導致隧道洞口出現垮塌的安全事故,因而必須在施工過程中考慮地形因素。

2.地下水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經常在山凹和溝谷處修建,而這些地方又是地下水匯集的主要地點,且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尤其是軟弱性較強,進而給后期的施工帶來難處,因而在確定洞口位置時,應盡可能地設置在突出的山坡周圍進洞,并做好地表流經的處理,以最大化的避免地下水給隧道施工帶來的影響。

四、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研究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根本前提和影響因素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我們應采取哪些技術確保隧道洞口施工質量呢?筆者以下就此展開論述。

1.準備階段的技術措施

在工程準備階段,首先應加強與設計方的交流,明確設計意圖,加強設計交底,精心確定隧道口的位置,結合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針對性的開展施工組織設計工作,其次,應在施工之前結合企業實際針對性的確定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例如原材料、施工機械、人員、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制度等最大化的確保施工順利的進行;最后,應做好施工現場的清表工作,確保截水溝施工的有效性,并嚴格按照設計的需要開展放線刷坡工作,采取從上到下的原則進行開挖。

2.施工階段的技術措施

2.1明洞開挖技術

在明洞開挖過程中,首先應進行測量定位,在邊坡采取1:1的比例開挖到拱線高程,而在仰坡則采取1:1.25的比例進行開挖;其次,在支護過程中,應選用砂漿錨桿(長度為3.5米,直徑為22毫米),以1.2×1.2m的規格,采取梅花形的方式進行布置,并掛上直徑為6毫米的鋼筋網片,且網格尺寸規格為0.2×0.2m,并進行混凝土的噴射(砼型號為C20,厚度為12cm);再次,在洞口進行超前支護時同樣應進行測量定位,通常應采取環向的方式進行,且間距為40cm,再將鋼花管(直徑為42mm,壁厚為4mm)打入,仰角為5到10°,每次打入的長度應為15米,鋼花管外露的長度為1.5米,再采取直徑為14mm的鋼筋焊牢在鋼花管端頭;最后,在進行水泥漿注射時,應選用1:1的水泥漿,也注漿出壓在0.5兆帕到1.0兆帕之間,終壓為2.0兆帕。

2.2套拱灌注技術

在套拱灌注施工過程中,首先,由于成洞面已經形成,因而應選用簡易的臺架立模進行套拱砼的澆筑,并在砌襯輪廓線外進行施工再與巖面進行緊密相貼,再將套拱鋼筋進行綁扎,對管棚孔口套管進行埋設,再將二者進行焊接并固定;其次,應做好鉆機平臺的搭設,將套拱作為整個管棚施工過程中的導向墻,再通過鉆孔將小導管打入,但無孔管的鉆孔必須在有孔管中進行注漿并凝固之后方能進行,在鉆孔過程中,還應對壓漿的質量進行檢查,以最大化的確保壓漿的質量,當質量達標后,就應對無孔鋼管進行混凝土的灌注;最后,應采用無縫鋼管(直徑為42mm,壁厚8mm),并將其前端加工為錐形,再利用絲扣連接接頭,且相鄰的鋼管接頭應至少錯開一幕,并在管壁鉆壓漿孔(直接為12mm),同樣采取梅花形的形式進行布置,在注漿過程中,應選用水泥單液進行注漿,且擴散直徑大于等于1.0m,當注漿施工結束后,應根據隧道洞口段的V級圍巖超短臺階法的開挖順序開展掘進工作。

2.3洞身開挖技術

在洞身開挖過程中,應選用正臺階法進行開挖,并在拱部留下核心土進行開挖,在開挖時應嚴格按照以下順序進行開挖:首先應放線測量,再對管棚進行超前支護,鋪設鋼格柵以及錨桿和鋼筋網片,最后進行混凝土的噴射實施聯合支護,再經過監控和測量進入下一環節的施工。

2.4爆破施工技術

在爆破施工過程中,首先應確保所選爆破器材的有效性,一般選用的炸藥應具有爆速低和爆力高的特點;其次,應精心確定爆破參數,通常洞口段應采取光面控制的方式進行爆破,因而周邊眼的間距應在42.5±7.5cm之間,最小的抵抗線間距應在65±5cm之間,其裝藥參數應在0.10±0.02kg/m之間,炮眼的密集系數應在0.8±1.0之間;最后,在裝藥過程中,應采取小直徑的藥卷進行間隔的的方式裝藥,再利用黃泥堵塞炮孔,且堵塞的長度應大于等于30cm,再結合洞口段Ⅴ級圍巖炮眼的布置實施爆破。

2.5洞身支護技術

為防止工作面失穩,上弧開挖完畢后,清理開挖輪廓支護,上弧開挖推進5m以后,準備下斷面開挖,先開挖上部核心土,核心土與下部斷面開挖同時推進。開挖下斷面中槽。進行左右側邊墻開挖。為了防止拱部下沉,左右開挖交替推進,工作面交錯2-3m。當進行墻部初期支護時,邊墻推進10m左右,開挖仰拱仰拱開挖完畢后立即進行混凝土施工,使開挖斷面形成環形支護結構。仰拱施工完畢,二次襯砌緊跟,形成隧道永久封閉。

2.6防水板鋪設技術

防水層用墊圈和繩扣掛在固定點上,固定點的間距根據防水板每幅寬度、厚度及自重進行布設,并在鋪設時要預留松弛度,不能張拉過緊,以免混凝土灌注時損壞防水板。

3.監控量測

監控量測是新奧法施工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根據量測數據可對已開挖區間和掌子面前方的圍巖狀況做出判斷,對于指導隧道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義。隧道洞口段施工時,一般要進行地表監測和洞內監測。地表監測主要是利用水準儀觀測地表有無下沉,觀察隧道地表有無裂縫等;洞內監測項目通常有拱頂下沉、周邊位移以及地質和支護狀況觀察等。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位,都必須認真負責,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否則,就會影響整個隧道工程的質量。而帶來返工、甚至是工程作廢;或者更為嚴重的是在日后使用過程中埋下隱患而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使進洞以及洞內施工的安全都得到了有效保證,并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務,并且保證公路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斌:《試論大跨度隧道工程施工技術》,《經營管理者》,2012年19期

[2] 姚永強 汪建新:《公路隧道常見問題與施工方法》,《交通世界》,2011年11期

[3] 邵春:《三臺階施工方法在隧道施工中的應用》,《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年01 期

[4] 劉海文:《淺析隧道工程設計中檢測應注意的問題及對策》,《價值工程》,2011年33期

[5]趙翔宇.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31:98.

[6]楊能羽,仇凡.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6:94-95.

猜你喜歡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
公路隧道施工監控量測與超前地質預報技術現狀及思考
關于公路隧道施工質量問題與控制探討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預防及處理措施研究
某黃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甘肅省公路隧道運營防災及安全保障綜合體系研究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