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土地流轉及開發利用淺談

2014-09-24 05:42何佳麗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流轉土地利用

何佳麗

[摘 要] 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涉及范圍廣,工作量大,牽扯職能部門多,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及鄉鎮集體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局,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因此,在維護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推進農業產業規?;洜I,保障農村經濟乃至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本文中主要介紹了積極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轉有形市場。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5392140.htm

[關鍵詞] 農村 土地 流轉 利用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本政策不變和保障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轉有形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有序流轉,不斷提高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要形式和特點

1.流轉形式

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有轉包、轉讓、出租、互換、入股形式。

2.流轉的特點

一是流轉土地的流向以農戶為主,但逐步多元化。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發展效益農業,實行連片種植和適度規模經營,迫切需要調整土地,土地由分散經營向連片種植、集約經營轉移。土地流向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農村土地流轉由初期農戶之間的相互流轉逐步發展到向有實力的專業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業投資主體流轉。

二是流轉土地用途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逐步向非糧食作物轉變。隨著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種植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土地流轉用于經營內容逐步轉向畜牧養殖、蔬菜等高效農業。

三是流轉出耕地的農戶增加。而且耕地流轉的對象由本村、本鄉內流轉逐步向村外、鄉外流轉。四是土地流轉由農戶間的口頭協商向簽訂流轉合同、規范化方向發展。五是土地流轉平均價格上漲。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種田的比較效益日趨回升。

四是土地流轉市場功能不健全。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由于信息傳遞平臺或手段相對落后,土地供求信息不能高效準確的在農戶和業主之間傳遞,更多的依靠自發進行和政府推動,但是分散經營的農戶不可能為了出租或轉讓幾畝土地而主動尋找大規模需求土地的業主,而投資規模較大的業主對土地的需求數量通常比較大,也不可能主動與每個農戶進行談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信息不對稱,農民和業主之間的溝通沒有有效的中介機構進行銜接,大部分的信息往往都是通過鄰居或是周邊村民散發出去的,傳遞過程中也會造成信息失真,從而導致雙方需求信息不能很好地傳遞,而某些地區雖然已經配置了中介機構,但是因為缺少相應的服務手段和調控能力,缺乏必要的經濟利益刺激機制,導致有部分農戶有轉出土地意向卻無法找到合適的業主立即轉出,而業主有土地的需求但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賣家同時存在。同時,由于農村信貸管理比較嚴格,涉農機構在審核貸款時,為避免風險,往往要求貸款者有足夠價值且容易變現的有效抵押物,削弱了及neon機構對土地流轉的支持力度,這些都制約了土地流轉的推進。

二、農村土地流轉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

一是人多地少。近來來,因城鎮發展和各項建設占用減少耕地剛剛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鄉工業企業發展不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困難大。三是農田水利建設不配套、田間道路、水、電、溝渠不通暢;農村分散經營體制下,形成的村界、組界、戶界,多數村組一戶耕種多塊土地的現象難改變,導致農業機械化作業推廣難,農村土地集并成塊成片難,引導社會能人投資創業實行規模經營難。四是干部群眾思想認識的偏差,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也是制約我市土地推進規模經營的重要因素。

三、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措施

1.明確指導思想。以科學發觀為指導,以穩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為基礎,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為目標,積極推行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建立土地流轉交易平臺,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程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嚴格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三十年”不變的基本國策,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一是充分尊重農民自愿;二是堅持“穩制活田、三權分離”的原則;三是堅持“依法自愿、有償流轉”的原則;四是堅持“規模適度、注重效益”的原則。運用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代耕代種等方式引導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有序流轉,穩步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

3.認真總結農村土地流轉的典型經驗和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加快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發展步伐。一是總結推廣各地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特色產業推動土地流轉,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全市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二是學習借鑒外省市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實情,建立多種形式的流轉體系,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三是鼓勵引導農戶通過轉包、租賃、互換、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推行委托流轉和土地股份合作制。

4.規范管理,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一是要建立流轉服務機構。以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為依托,建立 鄉 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并在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建立土地流轉服務站。二是加強土地流轉管理。除代耕代種不超過1年的外,其他土地流轉的當事雙方必須依法簽訂統一文本格式的書面流轉合同。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承包人要先向發包方提交書面申請;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及時向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機構報告。三是維護了農戶合法權益。承包農戶在承包期內有權決定是否流轉承包地和流轉的形式,鄉鎮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不得強行收回農戶的承包地或強迫農戶放棄、變更、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

5.加強領導,確保土地流轉健康發展。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土地規范流轉、規模經營和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試點示范。二是強化部門責任。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各盡其職,密切配合,積極推進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各級農經部門著重做好土地流轉的日常管理,對土地流轉進行指導,培育和發展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建立相應的土地流轉市場信息、咨詢、預測等服務體系

6 加強宣傳引導,增強農民土地流轉認識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農村土地流轉作了深刻闡述,農村土地流轉對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培訓班、群眾大會、政策講座等多種形式,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土地流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思想上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抵觸,教育和影響周邊的農民,使他們真實感受到土地流傳帶來的好處,從而轉變思想觀念,投身非農產業,加快土地流轉。

同時,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本著自愿的原則,在遵循土地流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由農民自主決定是否進行流轉以及流轉的方式,任何鄉鎮涉農機構或組織不得干涉或誤導農民的意愿,結合本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區域規劃,指定流轉土地的用途范圍,不得擅自挪作他用,對于違規的涉農機構要給予嚴厲的處罰,切實改變農民的基本權益。

7 加快農村金融改革,促進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以農業部為主導,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供技術服務;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引進科學農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產量。同時鼓勵農民創業,對于全部轉出土地的農戶給予一定政策和資金上的補助;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租賃和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土地流轉,建立生產基地,對于規模經營的業主要從扶持資金、稅收政策、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優惠;涉農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服務創新力度,積極開發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方式,滿足土地流轉雙方的合理資金需求。

四、結語:

研究和創新農村土地流轉的新方法,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將土地以入股方式集中,統一對外出租和轉讓,所得收益按照入股比例劃分,多轉多得,提高農民流轉的積極性。同時要促進農村土地集中到規模經營或發展潛力大的業主手里,保證流轉的土地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傳崗.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流轉成本與治理績效分析[J].江漢論壇,2011,(6).

[2]王美青,衛新.浙江省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綜合評價[J].農業經濟,2009,(5):28-29.

[3]施勇杰.我國農地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07,(11).

猜你喜歡
流轉土地利用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
畫與理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論藝術品拍賣在藝術品流轉中的作用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非上市公司庫存股流轉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土地流轉信托模式分析
廢物巧利用
分土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