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處理方法

2014-09-24 05:42魯鵬王艷平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處理方法病害

魯鵬 王艷平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著剛度大、穩定性好、擴散荷載能力強的特點,被廣泛的應用于道路工程當中,但其還存在著讓人頭疼的病害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U37文獻標識碼: A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工程中有著獨特的優勢,也存在著許多的病害問題,而造成病害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們必須要在設計、施工、養護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優點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種剛度較大、擴散荷載應力能力強、穩定性好與使用壽命長的路面結構,與其他的路面相比,具有以下特點:強度高;穩定性好;耐久性好;養護費用低;抗滑性能好;利于夜間行車;更為環保;耐腐蝕性強等。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可分為:斷裂類、豎向位移類、接縫類和表層類四種類型。斷裂類主要指縱、橫、斜向裂縫和交叉裂縫、斷裂板等:豎向位移類主要指沉陷和脹起;接縫類主要指接縫的填縫料損壞、唧泥、錯臺和拱起等;表層類主要指坑洞、露骨、網裂和起皮、粗集料凍融裂紋、修補損壞等。

三、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一)荷載超重。隨著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私家車保有量增加,運輸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絕大部分的貨車都被做了改裝,加高車廂、加厚大梁等等,造成嚴重超載,據路政部門檢測統計雙軸車輛總重量均在23~24t、三軸車輛總重均在35~45t,荷載大大超過路面設計荷載,造成混凝土板塊疲勞,形成水泥板斷裂、破碎,大大縮短正常使用年限。

(二)水的作用。一般來說水泥路面在施工中橫縫均是采用瀝青灌縫,縱縫為施工縫不灌縫,路肩盲溝排水的設施基本沒有。特別是“先行工程”建設期間由于對水泥路面性能認識不足,相當一部分排水設施配套不到位。如養護不及時,使用多年后,一般會表現出兩種形式破壞:一種是路面板塊間相互擠壓,原路面橫縫接縫的填縫料老化剝落破損,路面的雨水通過裂縫接縫滲入基層,造成基層軟化;另一種是低洼地水排不掉,兩側產生積水,積水滲透路基,通過毛細作用逐漸向上,使路基上部土層變濕。在車輛荷載的重復作用下,出現基層承載力不足,地基不均勻下沉。產生唧泥將基層細料沖走導致板端脫空、路面板塊松動、錯臺、板角冒漿,最后出現斷板破碎。

(三)施工質量的問題。路面材料質量控制不佳,配合比達不到要求,拌和不均勻,壓實或振搗不實等原因,降低了混凝土路面的強度,在荷載的作用下,無法承受荷載帶來的豎向剪切力從而導致路面破損。路基密實度不足形成不均勻沉降,造成的病害大部分布在路基填挖交界,高填方路段和路面與橋涵等構造物交接處,由于路基的這種不均勻下沉造而造成的路面沉降,在行車的沖擊作用下造成錯臺滲水、唧泥導致水泥路面破損。

(四)設計方面的問題。設計時因為對交通量的預測計算不夠準確,基層、面層設計厚度偏薄,或者設計時的當量軸載是按標準車型額定載重進行換算的,而近幾年來交通量迅速增長,超載超限車輛不斷增多,造成設計軸載與實際不符,都會大大影響水泥路面的壽命。

(五)養護方面的問題 。水泥路面的縮縫、脹縫、施工縫,在施工時基本上都是用瀝青灌縫,使用壽命一般為2~3年,而后由于材料自身原因老化松脫,如果不及時填縫料更新,雨水滲入,破壞基層和墊層,造成板接縫處的變形和破損?;炷涟逶缙诘囊恍┎『μ幚矸椒ú划敾虿患皶r,如混凝土板斷裂、板角斷裂、錯臺等病害不及時處理,而是只重視處理嚴重病害而忽視對板裂縫封水處理,使路面水滲入,就會加劇其他病害的產生。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辦法

(一)瀝青類材料維修

瀝青類材料維修適用于養護中輕微裂縫、板角斷裂、輕微沉陷、錯臺、孔洞及接縫損壞等病害數量不大時。

1、填縫灌縫。灌縫材料主要采用新鄉生產專用填縫料,清縫、灌縫宜使用專用機具,經多年使用質量較好。自制填縫料配合比:(60號瀝青96%+重柴油4%)60%~65%、石棉屑5%~10%、石粉10%~15%、橡膠粉15%~20%,效果良好。

2、過度性處理采用瀝青碎石罩面的辦法。采用瀝青碎石主要優點是維修方便、快捷,影響交通小,施工成型后立即可通車,造價省。缺點則是路容路貌不美觀,使用周期短。因此,只能作為一種臨時性措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二)整塊混凝土板翻修。適用于嚴重破板、沉陷、板角斷裂等。施工要求及操作方法:鑿除破碎板塊并清理干凈,檢查基層是否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如果出現基層軟彈、松散、不板結現象,則要求全部挖除直至穩定層,然后采用C15貧混凝土補強調平,其他施工工序按水泥路面施工規范要求進行鋪筑。

混凝土配合比及所選用的材料,根據路面通車時間的要求選用快速修補材料。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JK-24早強劑推薦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6%(外摻),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水泥400kg、JK-24修補劑64kg、水150kg、砂629kg、碎石1220kg。另一種是YF-3型混凝土道路增強劑推薦最佳摻量為水泥用量的5%(外摻)。施工方法與普通混凝土相同,外加劑用JK-24早強劑24h內用薄膜或土工布養生,一般36h即開放通車;外摻劑用YF-3增強劑的混凝土,在土工布或薄膜養生4~5天后開放交通,兩種外加劑實踐效果良好。

(三)加強排水措施。路面水通過接(裂)縫或板邊縫隙進入基層又無法自行排出是產生唧泥的重要原因,采用適當的路面防排水措施可大大減小唧泥現象的產生,這些措施包括:采用路面排水措施加強路面排水;加強接縫處理;采用合適的路面結構,增強排水能力;加強中央分隔帶排水設施建設。

(四)選擇優質混凝土原材料

1、水泥:對于特重型交通,可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道路硅酸鹽水泥,但其標號必須在42.5級以上;對于中等和輕型交通,也可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得低于32.5級。

2、細骨料:采用質地堅硬、潔凈的河砂或海砂,細度模數宜在2.5以上,級配應符合規范要求,砂的含泥量應控制在3%以內,其他指標符合要求。

3、粗骨料:粗骨料可為碎石或礫石,應質地堅硬、耐久、結晶,符合規定級配,最大粒徑不超過40Inm,含泥量不超過1%,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不超過1%,針狀、片狀顆粒不超過15%。

(五)做好接縫的設計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凝結硬化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干縮變形和溫縮變形,從而要求混凝土路面設置間距很密的脹縫、縮縫以及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縫,水泥混凝土常見病害與防治分析。按目前我國現行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40.2002)規定,縱向縫必須與路線中線平行,當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m時,應增設縱向縮縫,并設置拉桿,若一次鋪設寬度小于路面寬度時,應設置縱向施工縫,并設置拉桿。

1、橫向縮縫采用假縫,在特重交通的公路上,應設置傳力桿。

2、橫向脹縫:脹縫采用寬度較大的真縫形式,設置滑動傳力桿,并設置支架或其他方法予以固定。

3、橫向施工縫:每日施工終了,或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因故中斷澆筑時,須設橫向施工縫,設在脹縫處的施工縫構造。

(六)加強養護工作。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工作,使用壽命要比其他的路面長。但是一旦有所損壞,有的損壞會發展的很快。所以,必須做好預防性和經常性養護,如果發現缺陷,要弄清其原因,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來保整路面的完好性。

1、控制超重車和大噸位車的通行,嚴禁履帶車的通行。

2、保持路面的整潔,經常清掃路面上的雜物、污泥,尤其路面上的碎石子一定要及時的清除,防止車輛行駛損壞面層。

3、保持橋涵構造物、邊溝的排水暢通,特別是在雨季時要把邊溝疏通,從而保證路面沒有積水,排水性能良好。

4、控制公路兩側的永久性建筑距離邊溝外沿不低于5米,保持有一個良好的行車環境。

5、公路兩側的路肩寬度一般不低于50厘米,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漿砌或者干砌片石硬化路肩,也可采用土路肩,如果有塌陷,要及時進行培土,路肩的橫坡度按照1.5%控制。

6、每月要檢查路面一次,并及時修補好出現的各種破損。

7、在雨季與冰凍期到來前,要對路面進行檢查,將一般的破損修補好。冬季注意清除積雪,尤其是融雪期間,要注意清除雪水與薄冰,避免水分滲入到基層,要注意對路肩的養護與加固,保持路面和路肩銜接平順,保持應有的橫坡度。

五、結語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一次性投資大,出現病害不容易修復,而造成病害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種,因此在設計、施工、養護過程當中,必須要認真負責,全面綜合的考慮問題,對其進行預防和處理,從而保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躍森.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 科技與企業,2013,(22).

[2]王磊,王世坤.關于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與養護技術的探討[J].2013,(29).

[3]趙彪文.探討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與防治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5).

猜你喜歡
水泥混凝土路面處理方法病害
橋梁病害分析及加固處治設計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維修改造方案探討
蔬菜病害田間診斷依據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漿病害防治對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層的質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復技術
探究發射機風機運行中常見故障原因及其處理方法
土傳病害防治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