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電力調度數據網建設

2014-09-24 05:42樊建偉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網絡拓撲鏈路路由

樊建偉

摘 要:本文結合電力調度數據網結構特性的分析,對電力調度數據網網絡建設中的技術體制、網絡拓撲、路由策略、網絡節點及IP規劃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鍵詞:電力調度 數據網建設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 A

1 電力調度數據網結構特性分析

電力調度數據網是通過VPN(虛擬專用網絡)實現各級調度中心之間以及調度中心與相關發電廠、變電站之間的互聯,在專用通道上利用IP路由交 換設備組網,實現在SDH或PDH層面上與系統內公用的電力信息包括SCADA/EMS調度自動化系統(綜合自動化、遠)、電能量計費系統(電能量采集裝 置)、繼電保護管理信息系統、動態預警監測系統(功角測量裝置)和安全自動裝置信息等數據傳輸業務。從而滿足電力生產、電力調度、繼電保護等信息傳輸需 要,協調電力系統發、送、變、配、用電等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保證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可靠運行。

電力調度數據網絡架構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

1.1 核心層

核心層是電力調度數據網的主干部分,由位于省調和地調的核心路由器組成,利用可靠的網絡拓撲結構和高性能的網絡設備實現網絡報文的高速轉發,并提供220kV變電站和統調發電廠的網絡接入功能。

1.2 骨干層

骨干層由位于地調和部分縣調、監控中心(集控站)的路由器組成,負責匯接管轄范圍內的所有接入層節點的信息。接入層:接入層主要承擔各調度點 的業務接入及數據匯入骨干層的作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絡承載的調度系統數據通信業務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實時監控業務。包括EMS(能量管理系統)與 RTU(遠程終端控制系統)或變電所自動化系統的實時數據及地/縣級調度、縣級市/縣級調度EMS之間交換的實時數據。二是運行管理業務。如發電、用電及 聯絡線交換計劃、聯絡線考核;調度票、操作票、檢修票等;調度生產運行報表(日報、月報、季報);電能量計量計費信息;故障錄波、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有關 管理數據。

2 電力調度數據網建設方案

2.1 設計電力調度數據網技術體制

2.1.1 虛擬局域網技術

虛擬局域網技術(VPN)是指網絡中的站點不拘泥于所處的物理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加入不同的邏輯子網中的一種網絡技術。在網絡中根據不 同業務需求劃分了幾個虛擬局域網(VLan):EMS、自動化、保護、方式、調度等。因為VLan間是不通的,所以在鏈路末端的交換機上可以劃分屬于不同 VLan的端口。在這些端口上公用一個該VLan的網關,并且分配一個子網,這樣接在該VLan上的工作站只需與該網關進行通訊,該網關再為數據尋找路 由。這樣,不同業務的工作站只需接到自己的VLan端口,再將自己的IP地址改為網段中的地址,再設上相應的網關和掩碼即可,實現數據包的轉發。

2.1.2 多協議標簽交換協議

多協議標簽交換協議(MPLS)是核心路由器利用含有邊緣路由器在IP分組內提供的前向信息的標簽(label)或標記(tag)實現網絡層 交換的一種交換方式。由于骨干網內全網部署MPLSVPN,為降低網絡復雜度,需要在全網PE上運行MP-BGP。并可通過建立路由反射器(RR)來實現 MP-BGP的路由交換。MPLS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路由表對相應的轉發等價類(FEC)查詢并分配,同時采用固定長度的標簽對該FEC進行描述與編碼,并 將此標簽附加到IP報頭的前面。相應的處于LSP中的標簽交換路由器,利用報文攜帶的標簽信息庫(LIB)進行索引,確定相應的下一跳,在LSR出端口用新的標簽替換原有標簽,實現攜帶新標簽的報文便沿著LSP向目的地轉發。

2.2 設計網絡拓撲結構方案

網絡拓撲(Topology)結構是指構成網絡的成員間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實的、或者邏輯的即虛擬的排列方式。電力調度數據網采用分層設計,內 部結構分為核心層、骨干層和接入層三層。三層設計便于組織網絡路由,優化網絡結構,簡化廠站接入。網絡拓撲結構設計原則應遵循以下幾點。

2.2.1 拓撲可靠性原則

網絡的拓撲設計應遵循N-1的電路可靠性和N-1的節點可靠性原則。即要求每個節點至少有2條不相關的鏈路與其他節點相連,去掉拓撲中任何1 條鏈路,對節點的連通性無影響;N-1的節點可靠性是指去掉拓撲中任何1個節點,對其他節點的連通性無影響,如某個地調節點故障應不影響其他節點的連通。

2.2.2 雙出口原則

國調局域網、每個網調局域網都有兩個出口。同時,為防止因外部原因(如停電)造成兩出口同時失效,兩個出口應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兩出口的外聯電路中至少有兩條沒有相關性。

2.2.3 流量優化與時延原則

根據網絡的流量和流向,合理配置電路及其帶寬。網絡流量分布均勻,各電路帶寬得到較充分的利用,不存在網絡帶寬瓶頸,并適度考慮“N-1”情況下的網絡流量。

2.3 設計路由策略

根據路由協議的分析可知,調度數據網首選路由協議為OSPF,而該協議支持兩層結構,即主干域和子域,從而分散路由處理,減少網絡帶寬占用。 使用OSPF協議必須考慮到骨干區域的連通性,即使某條鏈路斷開后也可以保證主干區域不會分離。每個子域將省調節點或較為重要的地調節點設置為該域的邊界 路由器ABR。為保證網絡的彈性,每個子域ABR均應考慮采用分布體系結構,以滿足可靠性、冗余性要求。系統OSPF劃分為8個區域,區域0:加入到區域 0中的接口是各地調上聯省調路由器的接口,與其他地調路由器互聯;區域1~7:區域1~7分別為各地調及下屬變電站的相關接口。

2.4 設計網絡節點

由于核心層站點匯聚了整個地區調度數據網絡的信息,所以對可靠性要求極高,宜采用路由器+交換機方式。遠景規劃在地調網絡中心增加1臺路由 器,2臺路由器通過快速以太網相連,實現站點設備的備份。由于骨干層站點匯聚了各縣級調度數據網絡的信息,所以對可靠性要求較高,采用路由器+交換機方 式。接入層站點采用路由器+交換機方式。

2.5 設計IP規劃方案

地址編碼的基本原則是滿足地址的唯一性。為使尋址更加有效,且保證地址的唯一性,網絡地址編址編碼及分配應與網絡拓撲及地址管理體制相結合。 可采用30位掩碼的分配方式,每條鏈路(如為N×E1則視為1條鏈路)采用1個子網網段。核心、匯聚層節點間的連接共有9條鏈路,共需9個子網網段。接層 節點上聯匯聚層節點的鏈路為90個變電站,其中82個110kVA變電站按單鏈路上聯鏈路計算,則共需82個子網網段,8個330kVA變電站按雙鏈路上 聯鏈路計算,則共需16個子網網段。

3 結語

通過電力調度數據網的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點對點信息傳送方式,為生產調度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優化配置提供了基礎,大大改善了信息傳輸通道的質量,提高了信息的準確性和信息的冗余度,為電力調度和電力生產數據業務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通道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小平.電力調度數據網的建設[J].電力系統通信,2004(10).

荊銘,邱夕兆,延峰.電力調度數據網安全技術及其應用[J].電網技術,2008(S2).

猜你喜歡
網絡拓撲鏈路路由
數據通信中路由策略的匹配模式
一種用于6LoWPAN的多路徑路由協議
OSPF外部路由引起的環路問題
一種IS?IS網絡中的鏈路異常檢測方法、系統、裝置、芯片
電網運行風險評估與輔助決策系統的應用
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方法探索
數據中心網絡拓撲結構研究
基于熱備份提升微波站點傳輸穩定性
一種FC網絡管理軟件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