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中水生植物的應用

2014-09-24 05:42郭曉川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綠化設計水生植物園林

郭曉川

【摘要】隨著水景園林與人工濕地的興起,水生植物的配置與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本文介紹了水生植物的概念與分類,分析了水生植物的應用應該遵循的原則,探討了水生植物在園林中的配置及在園林綠化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園林 綠化設計 水生植物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而且通過吸附和轉移污染物、富營養化物質來凈化和改善水質, 成為城市生態水景設計的必需元素。杭州水生植物的大量應用也表明: 園林水景建設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水生植物需求量。水生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生態配置原則, 旨在為進一步合理地利用水生植物營造生態水景提供理論基礎。應用于水體景觀綠化設計中的水生植物材料既要有景觀價值, 又要有生態意義(抗污染、水土保持、抗風浪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園林景觀類型多樣性, 豐富園林空間在結合周邊景觀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合理布置各類水生植物, 形成美觀且具有一定水質凈化能力的水體景觀具有重要意義。

一、水生植物的概念與分類

所謂水生植物,指的是那些能夠在水中長期正常生活的植物,它們是出色的潛水者或游泳運動員,在水中的常年生活,使其可以很好地適應水生環境。一般情況下,依據形態與生活方式的不同,將水生植物分為挺水型、浮水型、沉水型3類,水生植物又包括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在園林中,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習性可分為以下幾種:

1、濕生植物

濕生植物是指能適應潮濕環境的一類植物,它們生長于陸地和水體間的潮濕環境中。常見的濕生植物有蘆葦、沼柳、莎草、水杉等。

2、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是指莖葉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見有荷花、千屈菜、香蒲、慈姑等。

3、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其整個植株全部沒于水中,或僅有少許葉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魚藻、水蘚等。

4、浮葉植物

浮葉植物是根系或地下莖扎根水底,莖生長于水中,葉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如睡蓮、王蓮、芡實等。

5、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的根不生長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懸浮于水里。如浮萍、槐葉萍、鳳眼蓮等。

二、水生植物在園林中的配置

1、寬闊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

寬闊水域由于面積較大,最好是以營造群體景觀為主,主要考遠觀。要注重整體效果,采用大面積、大色塊的種植方式,給人一種大氣、壯觀的視覺感受。如湖面片植荷花、片植睡蓮、岸邊及淺水區域片植千屈菜或多種水生植物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的地方水生植物配置

在水域面積較小的地方,主要考慮近觀效果,一般以單株、單叢景觀為好,對植物的形態、色彩、高度要求較高,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水生植物配置不能太擁擠,最好不要超過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響水面倒影效果及景觀透視線。水緣植物應該間斷種植,留出供游人觀賞和親水的間隙。小面積水域在配置水生植物時,可在水面點綴幾株睡蓮,岸邊及淺水處可栽植幾叢鳶尾、菖蒲、慈菇等,使景觀更自然、更豐富。

3、水體邊緣的水生植物配置

水體邊緣即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線。水體邊緣的植物配置既能裝飾水面,以能實現從水面到堤岸的過渡。一般應該選用淺水植物,如溪蓀鳶尾、菖蒲、蘆葦等。

4、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

自然河流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要求植物材料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避免所有植物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河流兩岸可選用高低錯落的水生植物組團,使景觀更具有自然的韻味。如蘆葦、美人蕉、千屈菜、慈菇組團;水蔥、香蒲、菖蒲、睡蓮組團。

5、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

人工溪流的寬度及深淺一般比自然河流小,此類水體植物配置主要根據溪流的寬窄、深淺來確定。一般宜選用較低矮的水生植物作點綴,數量及品種不宜過多。如選用溪蓀鳶尾、菖蒲、香蒲等幾株叢植于置石邊,清新靈動,給人工溪流增添不少自然美。

三、水生植物在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的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水位深度問題

水是水生植物生活的重要環境,水的深淺以及水域的大小對水生植物生長和景觀效果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多數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cm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cm為適;而沼生、濕生植物種類只需20~30cm的淺水即可。寬闊水域常采用多種水生植物配置;小水域主要考慮近觀,其配置手法往往細膩,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同的水位深度和不同的水域應選擇不同的水生植物類型進行配置,這是在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中的應用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2、土壤環境和地域環境問題

不同的土壤環境適合不同的水生植物,在園林綠化設計和施工中應該注意這個問題。那些肥力高的土壤應種一些喜肥的植物,那些土壤貧瘠且少水分的環境比較適合耐旱的水生植物生長。而且大多數的挺水型的植物是喜光喜溫暖的,浮葉型的植物適應性比較強,沉水型的植物耐寒耐陰性比較強。在水生植物的設計和施工的工程中一定要考慮到這點,以在適合的土壤環境上種植適合的水生植物,提高其生存率。

不同的地域環境選擇不同的植物進行配置。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有一條配置應用的主線,即“以鄉土植物品種進行配置為主”,在人工濕地建設時更應把握這個觀點。而對于一些新奇的外來植物品種,在配置前,我們應該參考其在本地區或附近地區的生長表現后再行確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困難。

3、植物類型問題

雖然我國水生植物資源較為豐富, 但在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中大多數僅局限于荷花、睡蓮、金魚藻、浮萍、菖蒲、千屈菜、鳶尾等常見的水生植物,缺少池杉、水松、河柳、落羽松、銀葉柳等優美的水上景觀。種植的水生植物品種比較少,特別是野生的水生植物和反季節性的水生植物種類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林景觀的多樣性。同時也存在著被同類化的問題,大多數地方在園林景觀的設計和施工中采用一樣的水生植物,而沒有利用當地的特色水生植物或者引進新的品種,存在著盲目跟從的問題。

4、季節問題

不同栽植季節選擇不同的植物類型栽種。在設計時,設計者應該預料到各種配置植物的生長旺季以及越冬時的苗情,防止在栽種后即出現因植株生長未恢復或越冬植物太弱而不能正常越冬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選擇時,應該先確定設計栽種的時間范圍,再根據此時間范圍以植物的生長特性為主要依據,進行植物的設計與選擇。

5、苗木規格標準問題

目前水生植物雖然在園林上綠化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并沒有設計統一的品種名稱,苗木規格標準也不是很統一。在實際施工中還普遍存在著種名混亂、苗木張冠李戴,規格標注與苗木形態、生物習性不符,苗木密度與實際需要差距較大等諸多問題。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建立統一的苗木規格標準。

結語

水生植物是建立優美和諧園林水景的重要因素,一抹綠點、一泓清水所裝點的不僅是我們的視覺,更是對生態自然的平衡。園林水景的配置應遵從自然規律,來為人們營造一個有自然氣息的生活環境。在實際的園林水景配置當中,結合自然園林情況、地域特點,結合上述內容,科學、合理的開展,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園林布景的理想目標,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柳驊.庭院中的水生植物及其配置[J].園林, 2005,第7期,28-29頁.

[2]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0,第8期,94-95頁.

[3]崔娜欣.庭園水景園常見水生植物及其配植[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11,第6期,67-68頁.

[4] 陽征助,魏喜鳳.淺談水生植物造景設計[J]實用科技,2007,第8期,46-47頁.

猜你喜歡
綠化設計水生植物園林
《園林》
在園林里遇見自己
中國園林“綴玉集”
居住小區功能空間中的綠化設計研究
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理念及實踐探討
鐵嶺市凡河流域水生植物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