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述建筑設計中通透設計手法的運用

2014-09-24 05:42馬巧敏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手法建筑

馬巧敏

摘要: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通透設計的手法的運用已經是大眾化了,而且還成為重要的空間處理方法。本文主要是對建筑設計之中重要應用的通透類型以及結構的造型進行了探究,因此說明合理的通透設計不但能夠完善建筑的功能,還能夠創造出獨特而優美的空間設計形式,希望能夠對建筑設計師們有所啟發。通透是現代社會的空間設計方法,也是加入了自然建筑觀的理念,它主要是利用現代的材料以及結構技術來改變空間形態以及空間效果的設計手法。通透手法其中包括,空間的通透和視覺的通透以及氣流的通透等。有效合理的利用通透的空間手法,不僅能夠改善功能,而且還能夠創作出更多的獨特而又優美的建筑空間形式。

關鍵詞:通透設計;建筑;手法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在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通透主要指的就是反向的空間處理,對原來分割空間的界面全部或部分進行有效的除去,這樣就會讓空間更加具有變化。在進行通透設計的過程中,其設計的手法主要指的就是對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的處理,屬于通透的空間處理主要分為設計空間、建筑實體、設計材料、結構和構造等。針對目前而言,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比較熱門的設計手法就是通透的設計,它不僅對空間進行有效的改變,還能夠對空間進行豐富,體現著造型和空間的美感。完全符合了現代建筑設計中所崇尚的形式和功能統一的理念。

1.通透的概念

通透主要指的就是在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對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進行處理的一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也包含了空間、實體、材質、結構構造以及材料結構的綜合進行處理的一種方式,現代建筑中所追求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空間通透,在當代建筑空間過程,通透的概念運用已經成為了普遍是事實,尤其是一些新材料和新技術,讓通透的概念成為了某種可能,但是針對空間通透的理論而言,還是很少有人涉及,通透乃是人力追求的自有空間設計的本質,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空間形態最具活力的空間要素,同時也具有多樣變化的潛質特征,所以我們指的空間通透概念,就是建筑室內的空間通透概念。所謂的空間通透就是處理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空間層次之間的關系手法,是通過運用新的材料以及結構等方式來設計出變化的空間形式,是一個相對圍合的一種方式,對于分割以及切割來說,是通過一種反向的空間處理,就是指把原來分割空間的界面部分或者是全部的除去,使空間的形態能夠通透變化,從而使光線以及實現能夠無阻礙的融合,空間的通透主要是包括通暢以及透明這兩點。

2.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透的類型

通透的設計手法相對來說是比較靈活的,在進行通透設計的過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分離以及縱向上的分離相對來說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它們的所進行縱橫交錯的方式,在通透空間中可以豐富多彩的設計,我們經常使用的有三種方式,一是視覺上的透視;二是空間上的透視;三是氣流上的透視等。

2.1視覺的透視

視覺的透視主要指的就是通過半透明以及完全透明的建筑和一些裝飾材料所表現出來通透視覺效果的一種。視覺通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絕對透明方法;二是半透明方法等。

2.1.1絕對透明方法

絕對的透明可以進一步的讓人們在視覺上形成空間擴展的感覺.它在設計過程中,所使用材料主要就是透明的玻璃,不僅可以形成開敞視覺空間效果,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玲瓏剔透的視覺空間效果。

2.1.2半透明方法

半透明的設計手法主要采用的就是半透明玻璃以及帷慢垂簾等來進行隱約顯現的,不僅對空間的層次感進行了充分的體現,還對含蓄的朦朧美進行了體現。針對這種設計手法而言,它可以通過不同的材質、樣式以及色感等對空間的分隔進行實現。這種空間上的分隔主要指的不是完全地隔斷,它還使空間保持一定程度的流通,對空間的層次感覺進行不斷的加強。

2.2空間的透視

很多建筑設計中都會對空間透視進行有效的體現,這樣就能夠讓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在一定的程度上超出了實際的邊界,并有效的營造出一種相對來說獨特的建筑美感??臻g的通透主要分為:一是將室內與室內之間的隔墻進行完全打通,或者將其進行部分打通,這樣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達到擴大視野以及增強空間流暢性的效果;二是使室內外之間達到通透,主要講究就是借景和對景,具有比較大的空間的靈活性,可以進一步的增強空間的開放性:三是空間層次上的通透,這種處理方式可以使人們的視線從一點開始轉向另外一點,不僅能使空間界面具有良好的節奏性,還具有一定的連續性以及導向性。

2.3氣流透視方式

所謂的氣流通透性就是指大量的外氣通過洞孔出入。建筑設計中的氣流透視是通過建筑的開口和方位問題實現的。良好的氣流可以使室內的熱量、濕氣以及氣味等有效的改善,這種處理方法可以很好的滿足當代建筑設計以及裝飾設計中所追求的生態以及環保。

3.通透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結構以及造型

該項設計手法主要是在于它的透明,在通透的表現方式中玻璃構造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方式了,所以,在建筑設計中,通透的設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說是玻璃構造方式以及相關的支撐設計。

3.1在通透空間中的玻璃構造方式

3.1.1玻璃肋構造的方式

這種的方式主要是在玻璃部件中將肋玻璃增加在縱向玻璃件的表面,通過粘結的方式是其組合到一起。這種方式能夠完全取消金屬支撐框架的使用,從而形成完全由透明玻璃組合成的構造部件,建筑空間的完全開放和透明感覺有所增強。

3.1.2.SSG構造的方式

所謂的SSG構造方式就是使用建筑密封玻璃的一種構造方式,玻璃內側的部門是以不銹鋼和鋁合金等金屬構成的支撐框架,其中玻璃的支架和玻璃與玻璃件是通過密封膠來進行粘合的。SSG構造方式可以使金屬框架有效的遮蔽,在外面看,則全部都是由玻璃所構成的,但是,這種方式也會對空間的通透性帶來一定的影響。

3.1.3 DPG構造的方式

點式的玻璃結構也可以稱做為DPG構造方式,就是把自有選擇的金屬支撐爪接入到鋼化玻璃的死角鉆出來的小孔例,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設計的支持,對于這種方法的安全性相對比較高,并且也有著裝飾的工藝性,也不受限制,它是當前階段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通透玻璃構造方式。它主要是有著四種支持結構的設計;一是玻璃肋板結構設計;二是單柱式結構設計;三是精架式結構設計和拉桿;四是拉索式彬架結構設計。

3.2通透空間中的玻璃類型

3.2.1單片的鋼化玻璃

通過對普通的玻璃經過切割、加熱以及軟化和快速冷卻等特殊處理后便得到了單片的鋼化玻璃。這種玻璃有著很高的強度,一旦發生破碎時是沒有尖角的安全小顆粒,并且價格也相對較低,容易獲得。

3.2.2鋼化的夾膠玻璃

所謂的鋼化夾膠玻璃就是通過普通玻璃和鋼化玻璃減小粘結所形成的。這樣的玻璃在安全性方面相對比較高,在玻璃碎時只會形成裂紋,卻不會造成碎片的發散,并且這樣玻璃的隔音效果比較好,同時還可以把膠膜的顏色變成已達到的藝術效果。

3.2.3在鋼化當中的空玻璃

鋼化中的空玻璃就是使用鋁制的空心邊框把鋼化玻璃和普通玻璃框以中間形成中空的一種特殊玻璃,鋼化玻璃可以起到防熱、隔音以及防霜露等的作用,總而言之,在建筑通透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建筑功能來對玻璃進行著不同的處理。

結束語:對于上文所述,通透的建筑設計不僅是我國在傳統空間的變形方式,也是當代建筑設計當中比較熱門的設計方法,它可以有效的改變以及豐富著空間,同時也是符合著當代建筑設計中所崇尚的形式和功能統一理念,通透手法正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成為建筑設計的重要設計形式。

參考文獻:

[1]陳衛政.探討建筑設計中通透設計手法的運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1:24.

[2]滑冰.探討建筑設計中自然采光手法的運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1.

[3]高陽.夏熱冬冷地區方案設計階段建筑空間的節能設計手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0.

[4]程慶.淺談通透設計手法在建筑設計上的運用[J].民營科技,2011,06:346.

猜你喜歡
手法建筑
擬人手法真多情
俄羅斯銀器有多少種裝飾手法
畫與理
七步洗手法
建筑與數學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