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思考

2014-09-24 05:42顧巍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質量監督技術政府

顧巍

摘要:建筑工程質量問題歷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黨和政府一再強調,為保證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強化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本文即詳細闡述了政府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政府;監督執法;技術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一、政府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概述

1、加強對建筑工程投資的監管符合現時國家政策

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負有一定的監督管理的責任,但過多的介入往往會對市場造成過大的沖擊,既有悖于市場經濟原則,又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精神。隨著政府體制的改革,政府管理機構正向“小政府大社會”,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進行轉變。對于政府投資的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工程,政府是投資商,也是業主,業主委托監理單位管理自己的工程項目是有法可循的。 有了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理相結合有利于增強市場活力,強化對政府投資工程的規范管理起到龍頭效果,從今年初國務院就提出為刺激國民經濟發展,必須擴大內需,將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畢竟政府作為投資者身份才是市場的主導力量。[1]

2、單一的實物質量監督無法實現政府對建筑市場參與各方質量責任希望的全面監控

建筑工程工期長、多專業、多工種和材料設備多品種的特點,決定了傳統的、單一的實物質量監督方式已遠遠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單純依賴質量監督機構的幾次到位,施工幾百天甚至幾年或更長施工時間,僅在幾次現場抽查就“判斷”一下,難免使監督的全面性受到約束,造成無法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準確的核驗、評定和有效控制。 政府監督必須抓住建設工程參與各方的質量行為才能促使建設各方發揮自身的素質功能控制好工程質量。

因此,現行建設工程質量監必須從單一的實物質量監督轉向各方質量行為的監督形式為延伸,并不斷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嚴格遵循質量監督程序,充分發揮各方責任主體的主導作用,依靠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充分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監督管理工程質量活動,不斷探索和實踐適應新時期要求的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建立起規范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二、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

(一)做好工程施工各個階段的質量監督

1、工程施工前的監督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主要工作是設計等相關準備工作,這時候的監督工作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對有關設計、勘察文件審查的監督管理。二是對設計、勘察單位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的監督。監督重點是有關設計、勘察文件的審查,以確保工程的相關程序和準備工作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確保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細致、充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如果相關規定不符合法律法規,出現了質量問題,或者是經濟處罰或者是法律制裁,按照規定進行處理,使直接責任主體承擔由其失誤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質量責任。

2、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工作

工程施工過程中,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工程質量是影響結構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監督管理的重點??梢哉f,施工中的質量監督管理就是從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三方面開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兩部分,要在施工前、中、后進行多次巡回監督管理,不僅要質監人員現場查看,而且需要用科學的監測儀器和設備進行精密的檢查,得出準確可靠、有說服力的數據進行判斷監督,使得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具備科學性和權威性的特點。這樣的監督檢查,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保證人們的使用安全[2]

3、工程竣工后的監督工作

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也要加強,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加強對工程整體質量的檢查,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如果建筑工程有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地方,就不能予以通過,避免“豆腐渣工程”出現。如果把關不嚴格,讓低劣工程進入市場流通,則會給國家、企業和使用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出現極其惡劣的影響。

二是做好工程裝修、維修和維護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的維修維護以及裝修等工作要嚴格把關,以免在這些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甚至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環境質量造成破壞,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對國家和用戶造成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另外,工程質量保險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可以解決很多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現的一些質量問題,免除后顧之憂。

(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管理措施

1、加大監督執法的力度,確保工程的質量

由于過去的監督工作缺少法律依據,而且其體制也不健全,員工的素質能力差,自身建設的水平差,對監督執法的需要無法滿足,使得國家建設部的工作要求與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存在差異和很多違法的現象。

頒布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條例或法規等制度,對建筑工程的違法行為加大力度進行懲處,但還有的質量監督機構,其法律的落實并不太理想。執法的情況在各地也不平衡,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情況還在很多地方發生,對違規違法的行為仍是零懲處的記錄。若執法不嚴對責任主體的懲戒或質量監管的權威性就會大打折扣。在對監管隊伍的素質進行提高的同時也要加強依法行政的能力。對監督人員要求必須有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較強的責任心。給予建筑行政主管部門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重視,保證監督工作能夠全面開展。加大管理機構與工程質量監督對建筑工程的全過程監管,尤其對工程質量上違規違法的行為加大執法的力度。

深刻地認識到任何的不良行為都會面臨嚴肅的處罰,牢固樹立質量意識。若在監督的過程中發現違規違法的行為,必須切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提升質量檢測技能,實現檢測成果終身責任制

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建筑工程進行質量監督之時,需要在工作過程中堅持科技創新,助力工程檢測行業技術進步。

具體來說,首先,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工程檢測信息化。即政府相關部門要建設建筑工程檢測信息管理平臺,并將這一平臺投入運行到當前建筑業當中,政府部門也要針對運行情況及時了解反饋信息;其次,由于目前材料檢測單位逐步開始市場化經營,在材料抽檢、送檢以及檢測的過程中存在人為的相關因素。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材料抽樣的過程中,實行建設單位、檢測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四方現場監督并會簽送檢報告單。在樣品送達后,檢測單位對該項目的所有材料抽樣的檢測結果出具相關報告,同時對報告內的數據及結論實行終身責任制。[3]

3、加強技能培訓,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

通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監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監督工程質量,對于工程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影響,監督工作是管理人員的一個行為,監督的效果由人的素質決定,因此監督人員素質的高低對于監督的結果會有很高的影響,要起到很好的監督效果,必須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

主要的方法有兩點:一是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提高職業道德素養,使監督人員能夠公平公正的進行監督并給予意見,在質量面前不說假話,以事實為依據,給出客觀的結論,不有損政府部門的監督形象;二是加強業務技能素質培訓,提高業務技能水平,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了解相關的法規標準,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提高整體素質。以上內容都需要政府定期開展培訓,或是請專家講解,或是通過視頻、討論等方式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

參考文獻

[1]朱孟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的若干問題分析[J].科技資訊,2009(07)

[2]朱同照.建筑工程質量有效監督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2)

[3]倪雪梅.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07)

猜你喜歡
質量監督技術政府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水泥混凝土灌注樁質量監督檢驗及缺陷防治
總包模式下核電廠調試質量監督研究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